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眼中的孤独症儿童和孤独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眼中的孤独症儿童 这里说的不是孤独症的定义,而是我们对孤独症儿童的直观认识,孤独症儿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怎么做呢?经过长期的研究,我们认为,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是渴望自由和爱的人,其程度更甚于普通儿童,但他们不会主动明确地提出要求,因为他们内心充满了恐惧、焦虑与不安全感,不知道谁能帮助他们,也不相信有人能帮助他们,因此这种恐惧不安造成了他们频频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如见到生人就躲和跑;总喜欢持有同样的东西,只有这样才安全;在情绪不好时若家人再提要求就尖叫、自伤、扔东西,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05,(9):13-14
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似乎成了现在儿童最主要的娱乐形式,所以到10岁时,大部分儿童都已变为遥控“专家”。但他们知道如何爬树、如何建沙堆城堡吗?根据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IPA)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其答案显然是“不”。  相似文献   

3.
娄亚丽 《小学生》2011,(2):18-18
我们到底要培养孩子什么?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想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因此,数学学习要回归于儿童的生活,要在学习中时时关注儿童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经历了什么?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将数学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于艳荣 《辽宁教育》2007,(11):48-5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有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儿童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大多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他们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童话作家,他们关注更多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怎样顺应这一儿童思维特点,放手让学生去写他们眼中的“有意思”的作文,写他们愿意写、高兴写的作文呢?“有意思”和“有意义”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人们总是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像培育花朵一样来养育孩子,但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里缺少阳光、雨露,伴随他们的只有孤独与寂寞,他们就是“留守儿童”。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这样一群远离城市,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似乎与自己不相干,但是当我们真正把目光投向他们的时候,谁又能真的置身事外?现在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按照年龄划分大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和初中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6.
刘辉 《家教指南》2005,(11):44-45
想要让您的小孩在新的学年有好的开始吗?专家建议给他们吃燕麦片当早餐就对了。已有多项研究显示,早餐对于学童的课业表现优劣有关,但华盛顿邮报引述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儿童早餐吃什么,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以及取得哪一类知识。  相似文献   

7.
杨小燕 《山东教育》2008,(1):106-108
近段时间接连有几个老家的亲戚打电话来,称他们的孩子血铅偏高,问是否得了铅中毒?该怎么办?现在儿童铅中毒的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一些儿童家长还是有许多的疑问存在,现简单地介绍一些儿童铅中毒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教例]教学要求:要求儿童用圆形和三角形平整地粘贴蝴蝶。在贴的时候,注意他们的位置。从小培养他们的位置感,从小培养他们的粘贴技能。教学准备:给每个儿童准备不同颜色的等边三角形纸片若干,不同颜色的纸片若干,胶水一瓶,水彩笔一盒,教师准备范画一张。教学过程:一、背儿歌(蝴蝶蝴识你找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着窗外的蝴蝶在鲜花上面飞得多高哪!让我们来一起背一下儿歌(蝴蝶蝴被你找谁?)好吗?老师给儿童起头,让儿童背儿歌:“花蝴蝶,多么美,张开翅膀飞啊飞,这里找,那里找,蝴蝶蝴蝶你找谁?你找谁?”…  相似文献   

9.
“迷恋网络”总是带有负面印象的.但网络上囊的人从网上得到了什么,使得他们如此沉迷?而他们在网上得到的是否亚是他们经欠缺的,如果达.种欠缺得以弥补是否会像弗洛伊德介绍的那样使症侯得以解除?在竞争越来越重的现代社会,压力也在向儿童群体蔓延.儿童在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扭之外.还有家长安排的种种校外功课.当今的“网络成癯。现象也暴露了儿童教育的缺陷.面对选种缺陷,应该对儿童教育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孙静 《小学生》2011,(2):47-48
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范围狭窄,思维局限,怎样开阔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范围,调动他们的思维想象力?怎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呢?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知识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虽内容浅显但涉及知识内容甚广,怎样在浩繁的领域里引导学生入门?培养他们各种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这是在教学实践中突出要解决的问题。实验教学具有特殊的作用,这主要是由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也是由自然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现就自然教学中发挥实验教学特殊作用的实践与探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1充分利用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儿童期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学、好问、好动手是他们天生的心理品质,他们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敏感性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告诉孩子死亡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为一件小事就轻生,或因荒唐而自杀?因为他们不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儿童由于生活经验少,心理还不成熟,并不真正知道"死"是怎么回事,他们往往以为别人会死,自己是不会死的。儿童也常有"拟人化"倾向,把各种东西都看成仿佛是...  相似文献   

1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竭尽全力地在物质生活上保证子女的饮食营养,费尽心思地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这倒也无可厚非。但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杜莲莲 《小学生》2011,(3):39-39
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l生。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支持、合作、引导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就是教师要关注儿童、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和瑞吉欧的教育理念——“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何树龙 《内蒙古教育》2005,(9):16-17,46
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其实与儿童息息相关的老师,一直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压力下工作着、生活着。长期以来,他们一边抱怨着工作的繁忙琐碎,一边依旧任劳任怨地在各种压力下努力支撑着孩子的蓝天。他们在孩子面前扮演着温和善良知识丰富的朋友角色,在领导面前表现出认真工作兢兢业业的教师本色,但一旦终于有空余时间面对自己,有谁听到过他们疲惫的呻吟和无奈的叹息?有谁注意过他们忧郁的目光彷徨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后进生纪律差,学习差,但并不是“朽木不可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只要老师善待他们,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怎样对待后进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三要”、“三不要”。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于2003年9月全面推行。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学带来许多盎然生机,但重新审视走过的历程,总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些儿童和青少年选择竞技体育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为什么有些儿童和青少年不参加运动?为什么有些儿童和青少年在运动生涯中半途而废?为什么有些儿童和青少年能坚持运动?对这些问题可以用遗传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来解释,其中个人运动动机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既然顽皮儿童身上具有独特的价值,那么教师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们呢?  相似文献   

20.
张宁娟 《中国德育》2012,(13):59-59
问:我很想为留守儿童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请问专家,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