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中国邮票以新石器时代远古文化为选题的有:黄河流域上游和中游的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的彩陶,鲁南大汶口文化的彩绘陶,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的漆碗、牙雕、船浆、稻作、建筑构件,西藏卡若文化的彩陶等。今年3月7日发行的《龙(文物)》第一图为红山文化的玉龙。  相似文献   

2.
伍波  宋康年 《收藏界》2012,(7):30-31
碗、盏系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但以玉材雕琢而成的碗、盏却让人更觉珍稀。凼为在古代,是大多杖贵人家所拥何,一般订姓只能是单碗必叹。所以说,玉雕碗、盏,受到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就自不待占了。下面介绍几件清代玉雕碗、盏,供同好欣赏。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2,(13):17
"龙凤呈祥熏"采用珍贵的花丝镶嵌"卡克图"工艺,其造型优美,花饰繁复,设色华贵。熏体从上至下共分9层,层层装饰吉祥富贵纹饰,龙凤交相辉映其间,暗含"龙腾盛世、凤舞九天"之意,九亦是数之极,寓意龙凤呈祥富贵长久。古云:龙不游薄财之水,凤不栖无福之地,"龙凤呈祥熏"通身鎏金嵌宝,珠光宝气。熏顶金龙神态生动腾之欲飞,龙足踏祥云于华盖宝灯,宝灯以金丝细花碗嵌6颗宝石,  相似文献   

4.
我心老瓦     
老瓦与酒: 老瓦是一碗酒,一碗陈年的酒。它多了一份甘醇,少了一点辛辣。它晶莹透亮,毫无杂质,甚至酒杯也因美酒而非凡。 老瓦是一碗酒,一碗陈年的酒,他多了一份底蕴,少了一点毛躁。他炉火纯青,毫无杂色,甚至银球也因老瓦而脱俗。 于是我的眼睛醉了,醉于他那娴熟的球技,那全而精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届世界杯赛,洋洋洒洒,在美国九大城市的九个赛场举行.对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当属那个位于洛杉矶巴萨迪那市的“玫瑰碗”.“巴萨迪那”是印第安土语,意即“谷地里的皇冠”.而“玫瑰碗”即位于皇冠的正中.玫瑰碗里无玫瑰,只是在碗外富人区的庭院里偶尔能  相似文献   

6.
程晓中 《收藏》2009,(12):46-47
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京黄浦路2号“黄埔广场”建筑工地(明故宫遗址内)发现一日深达11米的残井,出土一件轰动文博界的瓷器——明洪武官窑白釉褐彩“赏赐”款梅瓶。这是继1964年在疏浚南京明故宫遗址御城河时发现青花瓷、釉上红彩五龙盘、内外双色釉暗龙纹碗等洪武官窑瓷器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7.
《收藏界》2006,(9)
.日日.......、二层邮政编码:传犷〔:(川()){、l川;、1ot329宋影青釉执壶及注碗(瓷)尺寸(厘米):高28估价(RMB):600.000~800.000说明:一套,此执壶带座,盖为瑞兽形钮,长流,肩部饰莲瓣纹,施青釉,如脂如玉,有开片,胎质坚硬致密。10t 1175清孔雀绿地龙凤纹龙耳瓶(瓷)尺寸  相似文献   

8.
盖碗茶     
鲁迅(纪11)既嗜烟,又好茶。他在《喝茶》一文中津津有味地谈到自己的茶经:"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钟情的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它是带盖配托的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天、地、人谓三才。盖碗多以陶瓷制作,但也有金、银、玉等质地的。  相似文献   

9.
胡彧倩 《武魂》2013,(9):6-6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龙的传人自称,崇拜龙的图腾,以龙为尊。极具龙文化内涵的舞龙运动遍布大江南北,而重庆铜粱龙更是享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朱有仪 《收藏》2012,(1):86-91
"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出的一种虚拟动物,被尊为万兽之首,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说文》中认为: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多种动物之所长的神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真实的,唯有龙是虚拟的。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龙的影子几...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2,(7):17
"龙凤呈祥熏"采用珍贵的花丝镶嵌"卡克图"工艺,其造型优美,花饰繁复,设色华贵。熏体从上至下共分9层,层层装饰吉祥富贵纹饰,龙凤交相辉映其间,暗含"龙腾盛世、凤舞九天"之意,九亦是数之极,寓意龙凤呈祥富贵长久。古云:龙不游薄财之水,凤不栖无福之地。"龙凤呈祥熏"通身鎏金嵌宝,珠光宝气。熏顶金龙神态生动腾之欲飞,龙足踏祥云于华盖宝灯,宝灯以金丝细花碗嵌6颗宝石,黄龙腾云其中。两侧双凤坠饰珠串,凤羽雕刻精细,羽梗扇展,给人"美凤凭风"的舒适视感。宝灯下以莲花宝轮与熏盖相连,状如穹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崇敬龙,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表明中华各民族根源和思想意识的相通性。但是,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社会形态、文化、生活习俗的特殊差异,龙文化及龙舟文化不可能完全一致。而生活在湘西的苗族是一个崇拜祖先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李彦 《精武》2008,(10)
龙吊膀龙吊膀三尖要照。何为三尖?脚尖、膝尖、肩尖是也。要做到三尖成一线,其腰必扭。消息全凭后脚蹬,龙吊膀练的是"踩、扑、裹、束、决"中的踩劲。用力要领,先为后脚脚尖的蹬劲,再是前脚的踩劲,所以前腿出脚千万不能用力蹬踏地面。龙吊膀涵盖遇敌而背影,故习练心意六合拳技击必领会其奥妙,因此尚派孙门所练的龙吊膀步法比较轻灵。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龙缸是景德镇御厂制作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大缸,一般在器身使用青花绘画龙纹装饰而得名。与其他瓷器制品相比,该类器物器型较大,因此也有“大龙缸”之称。一、龙缸烧制的工艺流程嘉庆时期,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中提到明御厂,专门烧制瓷器的只有“龙缸窑”与“青窑”。“龙缸窑”仅烧制龙缸,  相似文献   

15.
闻宇 《武当》2000,(6):27-28
“犹龙太极”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世人是难窥其面目的。即使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张冠杰、王逸樵、张玉华等人发文对“犹龙太极”作了些介绍,但“犹龙太极”的练法体系却未曾公开,实因该派名为“犹龙”,暗含“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本义也。此派上承老子,五传而至三丰,历代道祖皆遵“贵隐不贵显”。“犹龙太极”素讲单传、独传、秘传。这就决定了得“犹龙太极”全体者,一般一代仅唯一人也。虽然张振之先生在世时入座(门)  相似文献   

16.
姜敏 《健身科学》2014,(9):30-30
鱼汤的营养丰富,它也经常被用做身体补虚的滋补佳品。而在江苏的东台一带,鱼汤面的名声和人气也相当爆棚,当地还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神仙”、“吃一碗,想三年”的说法,足见东台鱼汤面是何等的汤鲜味美。  相似文献   

17.
52网球365     
《网球天地》2011,(10):132-133
幽默/创意 “来碗三峡““来碗新港”“来碗关西”……趣游碗=去游玩.意即让你在使用碗的同时就像到当地旅行一样。趣游碗采用乌瞰图的方式描述旅行之美,利用青花瓷技法将鸟瞰图绘制于直径12厘米的碗上,把一片美好河山缩景到你的手里让你把玩.逸趣横生同时寓意深远。  相似文献   

18.
《健身科学》2013,(11):21-21
有个年轻人去买碗,他拿起一只碗,然后用它依次与其他的碗轻轻碰击,听到碗与碗相碰时发出的沉闷声响,他失望地摇头,然后再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让他满意,就连被老板誉为“镇店之宝”的那只碗,  相似文献   

19.
贺炬 《围棋天地》2001,(3):38-41
若论2000年围棋界最引人注意的事件,恐怕不是周鹤洋、孔杰战胜了李昌镐,也不是俞斌获LG棋王称号,而是清风网上龙飞虎的出现与消失。龙飞虎戴着面具,倏然而来,倏然而逝,鬼魅一般,充满神秘的色彩。正是这一点勾人遐思,引人牵肠挂肚。本文记述了龙飞虎的来龙去脉,并提出种种线索,及种种可能,但仍未得出结论。文后所附《揭开龙飞虎的神秘面纱》,说“龙飞虎”是古力,希望这不是真的,因为一旦揭开这层面纱,龙飞虎的魅力就会大大降低。但愿龙飞虎永远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20.
吉州窑的碗以大口,深腹,小足为基本特征,因时代不同而富于变化。底足有玉璧底、圜底、平底、圈足、假圈足等;口有花口、唇口、侈口、敞口、敛口、撇口数种;腹有斜腹、弧腹和折腹三种。晚唐五代流行厚唇碗,内底留有支钉垫烧痕迹,北宋时期的碗为弇口或花口高圈足,南宋时期的碗为敛口深腹式,多芒口,底足矮且内凹,内外满釉。青白釉类碗呈灰白色,敷一层带有青味的透明薄釉,底部无釉或半截无釉,胎质较为坚实,底足切削粗涩,修坯工艺草率中见熟练,有的内底见涩圈,常印有"吉"、"记",或用褐彩书写"吉"、"记"、"慧"、"福"、"太平"、"本觉"等字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