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进山 《生物学教学》2007,32(10):80-80
在伴X染色体遗传中,隐性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显性遗传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很多生物学教师不知如何解释这种特点。实际上,该特点可以运用哈代-温伯格定律来进行解释。哈代-温伯格定律指出: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若符合以下5个条件,即种群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等,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在伴性遗传中,哈代-温伯格定律又有其特殊性。假设一对等位B、b位于X染色体上,在整个人群中,假…  相似文献   

2.
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提出了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理论。即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同时没有突变、没有选择、没有迁移和遗传漂变,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的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这就是哈迪一温伯格定律。对于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如A和a)所控制的遗传性状来说,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的自然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自然选择、迁移等因素干扰时,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这一事实是由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在1908年分别提出的,称为“哈迪一温伯格定律”。但实际上,自然界中难以满足哈迪一温伯格定律的条件,因此种群中等位基因的频率总是在不断改变的。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自然种群中,若只考虑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假如每代中的隐性个体都被淘汰了,如何求某一子代中隐性基因的频率呢?  相似文献   

4.
遗传平衡定律又称哈代——温伯格定律,它的使用条件必须满足五个条件:(1)种群足够大;(2)种群间个体要能自由交配;(3)没有突变;(4)没有迁入迁出;(5)没有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5.
曲志才 《生物学教学》2009,34(10):13-15
哈代-温伯格定律是群体遗传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也是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基础。教学中,需要厘清哈代-温伯格定律的基本原理、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估算的方法,以及微观进化的机制等几个问题;理解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岩  符春锋 《生物学教学》2006,31(10):75-75
2005年《生物学教学》第11期“遗传不平衡的种群基因频率问题例析”一文中,例1:如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的子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在解答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试题时易出现以下误区:不知道性别比例为1:1在计算题中的重要性;没有深究种群基因遗传的本质关系;对伴性遗传的情况不能特殊处理等。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1 哈代 (Hardy ,1 90 8年 )和范堡 (Weinberg ,1 90 9年 )先后独立证明了遗传平衡定律 :对于无限大 ,随机交配 ,无突变 ,无自然选择的理想种群而言 ,各基因型的比例可以从一代到另一代维持不变 ,即平衡群体中各基因型的比例与各代相应比例相同。结合该定律 ,可以推导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公式。1 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 ,指特定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出现的频率 ;基因型频率 ,指特定基因型个体在一个群体中出现的频率。1 2 基因频率的公式推导假设一个平衡群体中的一对等位基因A、a ,其基因型组合AA、Aa、aa在群体中和…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7,(10):67-68
<正>1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1.1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是某基因总数占种群中该基因和其等位基因和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某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的总数)/(全部等位基因的个数)×100%1.2基因型频率种群中某种基因型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某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型的个体数)/(种群总的个体数)×100%1.3哈代-温伯格定律1.3.1定律理解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  相似文献   

10.
1基因频率计算的方法 1.1常染色体遗传方面的基因频率计算涉及以下三种方法: (1)通过基因型个体数或比例计算基因频率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的总数/种群中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提出 浙科版《生物学》必修2的P101~102陈述的哈迪-温伯格定律的内容是: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并且基因型频率是由基因频率所决定的.该教材因此断言:非随机交配和突变、迁移、漂变、自然选择是打破平衡,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基因频率往往要通过抽样调查方法获得。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的计算在生物进化中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并且基因频率的计算在遗传中也常用到。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种群的基因频率往往受到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迁出和遗传漂变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衡量生物进化的指标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是否改变.基因频率的计算是高中生物计算问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本文给出三种解题技法破解此种题型,希望从中得到启发和...  相似文献   

14.
定量计算题的取材主要涉及蛋白质、DN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种群数量、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等方面的内容.该题型的核心在于通过定量计算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生物遗传的内在规律,在多基因座配子中构造了一类运算,阐明了生物遗传具有交换的R—代数的数学结构,从而使遗传问题可用代数方法解决。文中,利用这种代数所得到的因子频率定理,具有比Hardy-wein-beng平衡定律更为广泛的意义。同时,做为这种代数应用的例子,讨论了在连锁条件下群体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问题,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它往往通过抽样调查方法来获得.  相似文献   

17.
盖晓霞 《考试周刊》2009,(52):12-13
基因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占其同一位点全部基因的比率,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的数目占个体总数目的比率.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我在掌握种群、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以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8.
以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MHC classⅡexon 2)为分子标记,用限制性酶切多态性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分布于内蒙古地区的8个布氏田鼠种群共460个个体进行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显示,酶切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13个酶切多态性位点,卡方检验显示,各种群在6个酶切多态性位点上基因型频率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序列分析显示,在长度261 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57个变异位点,定义21种单倍型,其中有1个单倍型为不同区域种群所共享,其余20个单倍型均为各区域种群所特有.7个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较高,1个地理种群较低.谱系分析显示,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分为3个进化分支,分别与采集的地理种群相吻合:同一地理种群内单倍型之间遗传差异小,而不同地理来源的单倍型之间存在较大区别.Mentel检测表明,布氏田鼠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呈现正相关.AMOVA分析结果同样表明地理种群之间存在差异:各区域类群间变异组分占总变异比率的60.48%,区域内种群间变异组分占总变异比率的7.78%,种群内个体间变异组分占总变异比率的28.14%;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析显示,布氏田鼠种群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但正镶白旗种群与其他种群之间遗传分化显著.布氏田鼠的这种遗传结构特点可能是该物种稳定的地下生活环境和有限的迁移造成的,且浑善达克沙漠形成布氏田鼠分化最强烈的隔离因素.  相似文献   

19.
系统分析遗传平衡的条件、遗传平衡条件下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及自然选择条件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以有效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遗传计算题的依据,从而准确理解进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正>哈代-温伯格定律也叫遗传平衡定律,是群体遗传学的重要理论基石。在中学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在理解遗传平衡定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其对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计算。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理解和计算上的问题。下面列举两个常见的实例进行分析。例1某地区每10 0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求该地区一对正常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小孩的概率是多少?参考答案1/10 201解析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由题干信息可知,其发病率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