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小英 《教学月刊》2006,(11):24-25
问题教学是初中社会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问题教学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学生问、学生答。能回答问题固然是能力的体现,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遗憾的是,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常常是单一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往往只关心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在这种“生从师问”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学习心理,无疑是消极被动的,很难发挥个性和创造性。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在初中社会教学中,我们应转变思想,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具体可实行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与“答”的思维活动过程中掌握汲取知识的方法。“问题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它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任务。其优势突出地体现在: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改”为基本理念的“让学生当老师”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和批改作业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对这种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完整的数学学习包括学"问"与学"答"两个方面.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想问",营造和谐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问";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能问";教给多种提问方法,锻炼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5.
问答教学法是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师生问答方式的不同,问答教学法出现了两种形式:单一问答教学法和多元问答教学法。单一问答教学法属于传统教学法,其教学程序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答不了,教师自问自答;其特征是:教师是问答主体,学生是问答客体;其弊端是:学生提问的权利被剥夺,思维受到限制,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教学后果是:课堂问答容易变成“满堂问”,“满堂问”其实就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  相似文献   

6.
其一,以问引问。教学中,教师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争着答抢着答,并在思考中产生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如教学《白杨》一课,在引导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开始  相似文献   

7.
王芳 《语文天地》2013,(10):14-16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巧妙的提问、精彩的引导,能让学生喜闻乐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智慧,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怎样设计问题,怎样引导回答,才能真正让学生喜闻乐答呢?笔者认为,要在"巧问"和"诱答"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阅读教学正在进行较大的变革,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发生变化。阅读教学不再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练"的单一模式,阅读教学中尝试五感教学法,将课堂还给学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由整体到局部、由语言到情感、由感性到理性、逐层深入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9.
"三步阅读教学法"通过粗读、细读、精读三个步骤来完成阅读任务。它符合学生探索新知的心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自我探索解决问  相似文献   

10.
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新课程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进对提出问题意义的理解",但传统的课堂提问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不重视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质疑—共解"是一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指向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采用"质疑—共解"的方式,教师必须备疑,才能在"生问生答"时,承担起"一根线"的作用,保证质疑的品质与共解的水准。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并通过追问指导学生的回答,在生本、生生和师生的多重对话中达成共解。  相似文献   

12.
正现象分析:最近有幸听取好几堂优秀课,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每一堂课中,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他们总是忘掉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依然采取"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单向度信息传递方式教育学生,学生永远只会被牵着鼻子走路,没有自己的思想.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善问善答,更要重视鼓励和教会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让师生构成"学习共同体".但是我们的老师总是在课上问的多,学生回答的多,而在这些问题中更多的是让学生理解、认识和接受现有的知识.而对于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与  相似文献   

13.
王艳梅 《考试周刊》2014,(98):102-102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问题教学被越来越多的老师看好和使用。问题教学法固然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多少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普遍存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弊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善思、善疑方面,论述了腹中有"问"气自华。  相似文献   

14.
华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培养学生敢“问”、学“问”、会“问”、爱“问”,就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问。小学语文“质疑”教学法重视、激励、引导学生“问”,它是对单纯的师问生答,重答轻问的一个挑战,是对课堂结构的一项改革。一、小学语文“质疑”教学法的意义●从教师角度看1.是了解学情的有效途径。教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发问质疑,可以直接了解学情,达到心中有数。2.是加强教学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教师清楚了解学生的疑难之处,可以有的放矢,提高课…  相似文献   

15.
"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通常是从"例"到"理",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问"与"答",群体思维撞击,得到正确的知识,通过"说"与"练"等不同的演练方式,使知识得以巩固,在"用"与"评"的过程中进一步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怎样以问题导学、促学,是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实施教学时遇到的最富挑战性的问题.要实现以"问"导"学",以"问"促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思辨"问题,开辟"方法"路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启迪学生感悟.  相似文献   

17.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话题,很多教师能够注重引导学生操练和话题相关的句式,但引导学生归纳和话题相关问题的做法却不多。其实,交际是相互的,"会答不会问"会影响交际的完整性和思维的开阔性。我们可以依托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与实际运用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是天经地义的,教师将结论性的现成知识传授给学生,致使学生不必问,不想问,不会问,不敢问。作为新时代的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不仅要激发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大胆提出问题,更要认真地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而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比例却很低,存在着"深浅不当""游离重点""过多太散"等问题。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多元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正>临近中考,很多学生都处于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但是笔者了解到,在复习过程中,他们的复习效率并不高。为此笔者提出通过采用"疑、展、评"教学法来提高复习效率。一、生疑研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只有内心存疑,才会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在复习引导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生疑"。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抛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