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俊 《大观周刊》2013,(12):60-60
善治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国家或组织管理的理论。本文结合善治理论的一些知识和“背篼干部”的行政行为,对“背篼干部”行政行为的作用和乡镇政府治理的变革做出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研究现状,系统梳理了高校图书馆助力“驻村第一书记”文化扶贫工作的实践活动,着重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积极助力“驻村第一书记”文化帮扶的措施,即精准助力“驻村第一书记”文化帮扶,深入挖掘利用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注重乡村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合理对接“驻村第一书记”专业背景与扶贫需求,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乡村”融合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令世人所瞩目。但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地区差距愈来愈大.特别是农村经济普遍发展缓慢。分析其原因.信息不灵、交通闭塞、文化落后、观念陈旧等因素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提出,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由经济扶贫到文化扶贫,由物质扶贫到精神扶贫”。不久前,我区提出了“在本世纪末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的日标。治人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信息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李传翠 《大观周刊》2012,(22):48-49
2012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2号1出台实施,贵州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文件中提出要大力支持“三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跨越发展。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黔南上上下下也陷入深思: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现在的黔南.面对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从文化扶贫项目的发展、文化扶贫实践活动的开展两个维度比较分析各图书馆的具体实践,提出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智力资源优势,构建文化扶贫精准识别体系、促进社会力量协同参与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项目、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活动形式,深化文化扶贫内容等策略,以期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以文化扶贫为指导思想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既体现出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表达了相应的人文社会关怀。文章从文化扶贫认知偏离、对象定位偏离、文化扶贫模式选择偏离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扶贫的实施现状,提出了构建高效的扶贫对象识别系统、提升文献资源复用率、二次开发信息资源、搭建地方特色内容型社区及提供个性化专业咨询服务等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发展的文化扶贫策略。  相似文献   

7.
试析"弱势群体"读者的特点及为之提供的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随着用户群发生变化,图书馆要及时调整思路、更新理念,对变化后的服务对象进行新的界定、挖掘和服务,特别对“弱势群体”这样一个急需文化关注与扶贫的层面,图书馆更应提供细致而科学的服务,从而为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图书馆文化扶贫的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正在努力承担新时期文化扶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政府及公共图书馆的不断投入下,我国的社区图书馆、农民工图书馆、农家书屋以及盲人图书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在为掀起文化发展新高潮、实施倾斜弱势群体文化扶贫等方面收到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梁颖  陈雅 《图书馆学刊》2019,(11):79-84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要充分重视文化精准扶贫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推动高校图书馆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分析文化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研究的现状,从智库服务实现"定位精确、帮扶精心和管理精益"角度分析参与文化精准扶贫意识理念局限、目标受众模糊、方式传统保守和非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总结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参与文化精准扶贫政策、资源、人才和联盟影响优势,提出文化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智库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所收录1994—2020年图书馆文化扶贫相关文章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再现、关键词聚类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从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可视化角度对图书馆文化扶贫研究成果进行多维度分析,总结我国图书馆文化扶贫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路径演化。  相似文献   

11.
"新布客书屋"充实了贵州省贫困地区儿童的阅读资源,为贵州扶贫工作锦上添花。文章论述新布客建立的缘起、新布客品牌以连锁概念运营的历程,探究新布客的构建、内涵、统一运营模式、志愿服务,以及公共馆文化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设施总量、建筑面积总量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三项基础性指标已居世界第一,一所设施平均覆盖人数和电子资源总量两项基础性指标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与英、美、日、韩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存在短板,一是基层、农村公共图书馆质量水平低,二是基础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三是体现服务效能的指标差距明显。英、美、日、韩等国公共图书馆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历程显示出一些基本规律: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有赖于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共图书馆整体跃升到世界先进水平一般经历10—20年,公共图书馆立法是推动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基层、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普遍重视的任务。我国公共图书馆迈向世界一流的重点举措包括: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卓越公共图书馆群,打造100家主要共性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公共图书馆,拓展和深化"图书馆之城"建设;二是实施公共图书馆"强县馆"计划,主要包括县级公共图书馆资源保障和服务效能倍增"三步走"计划、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三是实施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提质增效行动,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融合发展,公共阅读广泛嵌入乡村文旅设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向乡村延伸。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战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政府强有力主导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区域协作、对口帮扶,全国一盘棋促进公共图书馆均衡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无论是在前几年脱贫攻坚还是今年疫情防控中,中国图书馆界都积极响应,全力参与,在数字扶贫、精准服务方面发挥了图书馆应有的社会作用。饶权指出,中国对全球脱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各级各类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信息扶贫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图书馆界要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提升扶贫工作精细化水平;从"单兵作战"到"合力攻关",构筑一体化扶贫工作网络;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激活扶贫对象内生动力。进入"后扶贫时代"的图书馆,要在提高脱贫人口信息化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积极作为,使脱贫人口真正有能力开创和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杰拉德·莱特纳认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描绘了全世界走向更强大、更公平、更绿色的经济和社会的路线图。他指出,这些年来国际图联一直强调联合国工作与图书馆工作之间存在着联系,图书馆通过履行自己的使命也为促进联合国使命做出了贡献。他同时深信,中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国家、地区和全球范围内都将做出重大贡献,并为全球图书馆营造更强大的声音;孙坦认为,继全面脱贫攻坚之后,图书馆助力脱贫将进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阶段,必须更加重视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益性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并提出了图书馆助力脱贫的路径;陈超认为,助力消除贫困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职责,图书馆要当好"助攻手",打好攻坚战;吴建中指出,中国图书馆界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候就已经行动起来,加强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着力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势利导,以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专业优势,将各类数字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为全面脱贫战略提供有力信息支撑。并提出,下一步要在着力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转型升级、互联互通的云平台建设、创新数字文化服务的模式与方法三个方面下功夫;任竞指出,重庆图书馆作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扶贫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组织、动员和引导全国公共图书馆以及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四联四帮",挖掘区域联盟资源优势和潜力,以助力政府攻坚、助力区域脱贫、助力文化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改变城乡之间文化资源不平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马艳霞认为,文化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脱贫功能。河南省公共文化系统围绕送书送戏下乡、帮扶留守儿童、补齐文化基础设施等措施聚焦文化扶贫,取得一定成绩。未来应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创新多元供给模式、推进跨界融合为中原脱贫攻坚持续贡献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表演艺术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和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手段。起源于1950年代的安康“新民歌剧”是在汲取紫阳民歌、汉调二黄和西方歌剧元素而形成的地方剧种。经过经济社会转型期近30年沉寂之后,新民歌剧在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安康示范区创建的推动下,成为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开展乡村社会教育、凝聚乡村脱贫攻坚精神动力的积极力量。其从“遗留”到“传承”的艺术创新实践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借鉴,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面对“四区叠加”的独特市情和公共文化建设“五大结构性”矛盾,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制度设计根据扶贫攻坚新形势、文化建设新任务、社会治理新问题,按照坚持法治思维、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新民风建设引领、制度创新驱动的原则,充分聚焦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以乡村文化建设“三改革”“三培育”“六结合”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制度设计思想。其中,乡村文化建设“三改革”,旨在通过乡村文化建设观念变革、治理结构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乡村文化回归其发展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6.
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四川大学图书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专区“学习书屋”为示范,立足“大资源”,构建“大平台”,取得“大成效”,走出了一条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自组织”特性的乡村文化“再生产”过程。然而在社会大变革、文化大变迁以及城市化、现代化的多重“挤压”下,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自组织”能力也日渐式微。“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要通过主动干预,建构起乡村文化“再生产”的新秩序,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无疑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的重要“他组织”力量,为乡村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重构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提供了路径探索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围绕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结合南昌职业大学首批本科层次教学改革试点的总体部署,南昌职业大学图书馆积极探索常态化助力思政课教学的服务新模式.该馆采用在品牌活动《南职大悦读视界》中设置"主旋律影视展播助力思政课教学服务项目",结合在《南职大讲堂》品牌活动中设置"助力思政课教学系列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9.
第八届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创新应用高级研修班在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召开,研修班分“图书馆之未来”“图书馆业务构架与资源/平台/数据”“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分享”四个主题单元展开详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文章综合研修班嘉宾发言、主题内容的报告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前沿研究,拟从图书馆目标定位的理论指导、发展转型的实践规划、应急体系的完善建设三个核心板块,集中呈现本次研修班的课程内容,探讨高校图书馆发展变革的趋势与转型之路,把握新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郭坚 《图书馆》2021,(4):1-6
图书馆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存在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内部的群体专业意识淡薄、对社会需求调研及规划建构不足、专业化社会服务基础力量薄弱、读者参与相对被动等因素导致图书馆事业“内卷化”现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空间的角度理解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重新构建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制度空间、价值空间,以空间转向为立足点,强化图书馆与多种社会力量的合作、力行图书馆服务体系激励制度、校准价值理念的文化内涵,形成图书馆全社会场域的文化服务氛围,助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