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留(指超过1cm),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胆囊管残留综合症。我院外科1970年至1990年,收治20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囊管残留综合症,通过再次手术证实,现作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2003·7~2006·12月,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对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男16例,女30例;年龄35~67岁,中位年龄50岁。全组术前均行B超检查,对B超不能确诊又高度怀疑胆管结石者行MRCP检查。术前诊断包括结石性胆囊炎21例(其中术前B超发现肝外胆管扩张15例,有黄疸史3例,有胰腺炎病史3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20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5例。1·2方法常规开腹胆囊切除,预留胆囊管长度1cm左右,将其尽量解剖游离至与胆总管汇合处,胆囊管残端…  相似文献   

3.
术中肝外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中严重并发症 ,是胆道外科中的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 ,1997.1~ 2 0 0 2 .12月张家口医学院一附院及我站共收治胆囊手术 5 76例 ,经系统回顾总结 ,其中肝外胆管损伤 6例 ,均在术中发现并进行修补 ,愈后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6例中女性 5例 ,男性 1例 ;年龄 38~ 6 6岁 ,平均年龄 5 2岁。1.2 肝外胆管损伤部位  6例均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 ,5例为 3年资主治医师行胆囊切除术 ,1例为 5年资主治医师行萎缩性胆囊切除术中发生。损伤部位 ,胆总管损伤 4例 ,肝总管损伤 1例 ,左右肝管汇和…  相似文献   

4.
双胆囊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解剖变异,临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曾收治的双胆囊畸形合并结石二例,报导如下: 例1 患者女性,49岁,主因右上腹部间断性疼痛二年余,加重四个月伴恶心呕吐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古上腹部压痛,反跳痛不著,未触及肿物,莫非氏征(+)。肝胆B超检查:胆囊7×2.5cm大小,轮廓欠清晰,囊内几乎充满米粒大小强光团伴宽大声影,囊壁粗糙不齐。入院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术中探查所见:胆囊约12×4cm大小,与周围脏器(横缩肠、大网膜)有粘连,胆囊内充满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7年11月—1998年9月共行LC100例,其中复杂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1例,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1中,男3例,女28例,年龄30—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健康普查时发现右上腹部包块,伴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自述即往健康,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B超检查:肝脏稍大,形态正常。肝内胆管扩张,胆囊约6.3cm×2.8cm大小,壁厚0.6cm,欠光滑,胆囊内可见多条强条索状回声,囊腔分隔呈部蜂窝状结构排列。胆总管明显扩张,肝门区可见一巨大椭圆形囊性无回声区,约10.2cm×9.8cm×10cm大小,囊壁薄,清晰,后方回声略增强。B超诊断:1慢性胆囊炎;2多房胆囊;3胆总管囊肿。此日,患者去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手术所见:于左中上腹腔触及一约12cm  相似文献   

7.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较为常见,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严重手术并发症,甚至影响病人的预后[1]。因此为给解剖学累积资料,并为胆道外科学提供解剖学依据,对胆囊动脉的起源、行程及其变异进行研究,我们对35具尸体进行解剖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35例(男25例,女10例),35例标本共有胆囊动脉40支。解剖观察胆囊动脉起源,走行及主要分支,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口径。2结果2.1胆囊动脉的起源35例尸体中发现胆囊动脉共有40支,其中起源于胆囊三角内的31支,占77·5%,均起于肝右动脉;起源于胆…  相似文献   

8.
1974年至1988年,我们共收治胆石症病人1424例,其中胆囊、胆总管内同时并存结石(称双位结石)154例,约占11%。术中发现全组病例的胆囊管均无明显变异,但是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入部的夹角变化较大,在30°至135°之间。随着夹角的改变双位结石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当两者的夹角为锐角时,双位结石均为胆固醇性结石(CS);夹角呈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9岁,主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向右局部放射3年,加重一周入院。双侧巩膜黄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肋下4cm,脾未及。ECG示窦性心动过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探查术,术见胆囊14cm×5cm大小,表面充血水肿,内有数块结石,胆总管结石。于行胆囊切除T型管引流术,在钳夹胆囊时,患者突发全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 ,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我院自 1990年元月~ 1999年六月收治急性胰腺炎 6 0例 ,其中重症胰腺炎 30例 ,均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胰包膜切开剥离减压 12例 ,加行坏死组织清除 18例 ,规则性胰腺部分切除者 3例 ,加行胰外坏死组织切除者 2 1例 ,胃造瘘 8例 ,空肠造瘘 2 6例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5例 ,胆囊切除 5例 ,胆囊造瘘 2例。结果 :本组 30例中 ,Ⅰ期治愈 8例 ,占6 0 % ,胰漏 4例 ,占 13 3% ,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 8例 ,均抢救无效死亡 ,病死率2 6 7%。结论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复杂多变、较难处理的严重疾病 ,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术后重症监护、高价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措施 ,才能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早期活动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我科实施胆囊切除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术前术后做了相同的健康教育,强调了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实验组指导并协助其进行有效地早期活动。结果:实验组恐惧心理明显减少,术后活动时间早、肛门排气时间提前,切口愈合早,并发病减少,住院天数缩短。结论:术后早期活动能有效地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我院内科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晚期肺癌患者 31例 ,其中 18例采用消癌平注射液治疗 ,其余 13例采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 ,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1例均为住院病人 ,男性 1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 3岁至 77岁 ,平均 6 3岁 均经过胸片、CT或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 ,并由病理证实确诊的晚期肺癌(均有远处转移 ,失去手术机会 ,不宜化疗或拒绝化疗病例 )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病例肺部肿块均为 2cm至 6cm ,均为单侧肺部肿块 ,肿块数目为 1至 2个 ) ,治疗组 18例 ,对照组 13例 ,其中治疗组使用消癌平注射液 4 …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1]。其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脏器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但如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胆囊情况进行处理,以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是行LC时所必须面临的问题,现将我院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男23例,女41例。年龄32~76岁,中位数49.5岁。平诊手术27例(42.2%),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2例,胆囊隆起性病变5例,萎缩性胆囊炎10例;急诊手术37例(57.8%),均为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1.2手术处理1.2.1出血:⑴胆囊动脉脆性大、易断裂:分离胆囊动脉时拉断3例,胆囊动脉上的钛夹脱落1例。处理:分离胆囊动脉时不过分强调血管骨骼化,分离时尽量贴近胆囊,断裂后及时补夹钛夹;⑵胆囊动脉变异:双胆囊动脉3例,解剖变异4例。处理:因胆囊动脉走行变异,胆囊动脉远段走行在胆囊壁上,应靠近胆囊壁处结扎;⑶胆囊床出血:急性炎症毛细血管扩张,肝硬化时胆囊床有小血管出入肝实质,多有明显渗血,部分渗血在胆囊取出后自止,部分渗血用电灼止血;肝硬化渗血明...  相似文献   

14.
1882年德国Langenbach在T型切口下完成了第一例胆囊切除术,经过后人的发展完善,形成了经典胆囊切除术(Clnssic Cholecystectomy,CC)[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技术水平也日新月异,近20年来先后出现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ic Cholecystecto-my,M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ny,LC),使微创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现代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必须全麻,人工气腹和昂贵的仪器设备,手术风险大、费用高[2]。作者通过改进和自制部分手术器械开展小切口胆道手术898例,操作简…  相似文献   

15.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包括胆囊和胆管内结石的疾病。我科自1995年共收治胆石症患者28例,其中胆总管结石9例,胆囊结石19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41岁,男性21例,女性7例。均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麻醉方法为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通过严密地观察及护理,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溃疡病并存胆囊结石比较少见。80年至85年我们吸治的溃疡病246例中并存胆囊结石8例,就其诊断、治疗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材男性6例,女性2例,50岁至56岁6例,72岁1例,30岁1例。典型溃疡病史10年至20年,均经过长期的药物治疗。经胃镜、X线钡餐透视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胃角部溃疡1例,4例有活动性龛影均在1.5cm以上,2例球部变形,功能激惹。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3.12~1998.12,应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30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年龄19~50岁。男25例,女5例。拇指、示指各10例。食指、小指各5例。皮肤面积缺损2cm×25cm~2.5cm×8cm。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8岁,主因体检时B超发现“胆囊息肉”,患者要求入院手术冶厅,经常规准备后行开腹探查:术中发现肝左前叶一突出肝组织,约1.2cm×O.8cm,附着于胆囊表面,并粘连,胆囊约5.5cm×2.5cm大小,光滑,切除胆囊后,囊内粘膜光滑,  相似文献   

19.
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最常用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结石,亦可用于治疗胆囊炎症或肿瘤,我院自1989~1998年共做胆囊切除术213例,胆囊逆行切除52例,顺行切除37例,采用顺逆行结合胆囊切除124例,占58.2%,无一例副损伤且出血少,我们初步体会顺逆行结合术式切除胆囊比较安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90年6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病人。用清创网眼状全厚皮原位缝合移植加压包扎处理,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清创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12小时,平均6小时,创伤面积:最大40cm×36cm,最小10cm×9cm。创伤部位:大腿14例,小腿5例,膝部2例,踝及足背4例,大腿和膝部2例,膝和小腿3例。合并伤:股骨颈骨折1例,粗隆间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8例,髌骨骨折4例,胫腓骨双骨折13例,踝关节骨折2例。血管断裂2例,神经挫伤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