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选择到延安当红军,丁玲无怨无悔,在延安的十余年承载了这位著名女作家从"文小姐"变为"武将军"的非凡经历。对延安向往已久早在1932年2月,丁玲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担任左联党委书记。1933年3月14日下午,丁玲在家里遭国民党特务逮捕,囚禁于南京。1936年夏天,丁玲终于和党取得了联系,逃出南京。1936年11月,丁玲来到中国工农红军抵达陕北后的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为了欢迎丁玲的到来,中共中央宣传部为丁玲举办了最高规格的欢迎会,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主要领导都参加了。毛泽东一进窑洞就问,我们的女作家在哪儿呢?丁玲听见一口纯正的湖南话,就知道这人是毛泽东,迎了上去,  相似文献   

2.
局长家的狗     
局长和局长夫人都不大喜欢养狗。自从局长当上局长后,局长和夫人看到别的局长家都养着狗,都认识到,自己家也缺少一条狗。局长想养狗还不容易,很快就有人送来了一只。藏獒,世界名犬排名第一,有“东方神犬”的美誉,可局长夫人看着它丑不啦叽的样子,不大高兴。她想养一只宠物犬,  相似文献   

3.
唐瑾 《编辑学刊》2007,(5):78-80
作为一个女编辑,我一直很崇尚女作家丁玲的"一本书主义".上个世纪70年代上中学时,曾听语文老师说文艺界都在批判丁玲,说她鼓吹"一本书主义".  相似文献   

4.
<正>上世纪80年代的某天,母亲郑育之在整理她的宝贝箱子,里面放有父亲周文的书籍和父亲在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及其他重要的东西,其中有几枚父母亲用过的图章。我出于好奇,拿起图章看着,突然发现一枚刻着"丁玲"字样的图章。奇怪!我家怎么会有作家丁玲的图章呢?我问母亲:"这图章是丁玲送给咱们的吗?"母亲回答:"不是,那是为了替丁玲领取稿费时刻的。"母亲只是简单地回答了我的问题。由于母亲忙于整理贵重物品,我不敢打搅她,就没有问下去。可  相似文献   

5.
"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啦……想她。"《那些花儿》范玮琪浑厚偏中低音的歌声,是那样温厚、迷人。  相似文献   

6.
我想当记者     
姜爱东 《军事记者》2012,(11):70-70
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干企业家,我的理想是当新闻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做记者的通讯员,不是好通讯员。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委会都可列席参加。在一些人看来.记者的职业是最超脱的,闲云野鹤,东南西北,信笔所至,名利双收。也有人觉得,记者的胸膛包着一颗正义的心,当弱者受了委屈时,不找法院找记者;也有人把记者当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刀笔吏”。有人问我怎么想,我答不出,因为我“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我就是想当记者。今年初,外地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给我来信说他写了上百篇稿子没有发表.问他能不能当记者.还说要不要给编辑部送礼。  相似文献   

7.
当前围绕要不要"限制外来车辆",广州市有很多争论."北京、上海都限制了,广州也想限制."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巍青教授说,"但也有人说,广州的问题不是外地车辆造成的.限与不限,讨论都缺乏依据.政府自然面临被‘拍砖’,对造成拥堵的原因及背后的规律都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吴晓 《兰台内外》2007,(6):49-50
1986年3月4日下午,中国现代文坛上赫赫有名的女作家丁玲与世长辞。《人民日报》、新华社都发表了丁玲逝世的消息,称其"一生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留下一大笔精神财富,各种著作200  相似文献   

9.
早就想写这个题目,一直有那贼心没那贼胆——人家的饭碗都砸了,你还说三道四,太不厚道,这不是找挨骂吗?这次终于下决心写点儿什么,是因为今年最热的时候出现这样一条新闻:雅虎48亿美元“贱卖”. 同样是关门歇业类的新闻,我们的媒体在分析雅虎“贱卖”时那叫一个深刻和理性,而本土的媒体关门时,则充满感性和悲情,什么“人去搂空”啦,“抱头痛哭”啦,“显得茫然”啦……基本的腔调是悲悲戚戚的.再加上某些媒体精英的跳槽特别是有人劳累过度的英年早逝,给人的感觉就是如今的媒体不是水深火热也是饥寒交迫.而要说到雅虎的“贱卖”,则立刻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头头是道,字正腔圆,特别有爷们气.  相似文献   

10.
北京入秋,气温直转而下,一呼一吸都 是冰凉的。下午四五点钟就天色昏沉,看什 么都有一点儿吃力。正准备文艺腔地感伤 一把,拐进一条小胡同,一炉新炒好的板栗 正哗一声倒进箩里,正是老舍当年笔下, "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 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 的。"《四世同堂》是他在重庆写的,战乱里, 栗子那泼得一街的香是他的乡愁吧?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也就不是好记者。如果你想当一个合格的记者,你就首先要有当名记者的意识和愿望。 做名记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方面很高  相似文献   

12.
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当时几乎无一人敢出面揭露此事。尚在青岛大学任教的沈从文得知后,于5月25日写下了《丁玲女士被捕》一文,并在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上刊出,后又在《大公报文学副刊》上相继刊登出《丁玲女士失踪》以及《记丁玲女士跋》两篇文章。不久,忽然听到丁玲遇害的传闻,正在为老友奔走呼号的沈从文感到无比愤怒和悲伤。正是在这种情绪下,才有了《记丁玲女士》(后改名为《记丁玲》)一书。当该书在天津《国闻周报》上连载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不能不  相似文献   

13.
<正>从"北漂"到"沪漂"套用一个时髦的说法,我也是个新上海人。我的家乡远在甘肃,父亲是西北人;上海是我母亲的故乡。因为父母工作都忙,我从小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小学中学都是在上海读的,直到1984年高考前夕才回到家乡甘肃。上海于我而言,可谓生于斯,长于斯,是比自己故乡更亲切的地方。高考成绩优异的我,以当地高考状元身份,于1984年考入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88年当我大学毕业时,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刚刚起步。因为看到了计算机行业的无限前景,就一心想利用所学,在北京搞出点名堂。于是,我留在了北京中关村,开始编软件、开电脑贸易公司,照现在流行的讲法是当北漂、搞创业。因  相似文献   

14.
正《画廊与画家》(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8元/本),序言里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这件事情,文化记者没做,美术评论家没做,而被钱晓征以杂志出版人兼画廊主人的身份完成了"。我也曾问钱晓征:政府文化基金,就应该资助这样的项目吧?作者当然笑曰:想都没想过。  相似文献   

15.
对于已经过去的2014年来说,一个年度总结似乎是个不错的谢幕,这样当被问起"你的时间都去哪儿啦"的时候,我们也都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以此证明我们"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亦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一个月异日新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传媒的广泛扩张,书籍——慰藉人类灵魂的药剂——也便日益充盈着人们的生活,而哲学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类的相关书籍由于其反思性和批判性,受到了读者的广泛青睐。在此,  相似文献   

16.
我从小想当个画家,并没想当书法家,但后来的结果却是书名远远超过画名,这可谓历史的误会和阴差阳错的机运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关键 《声屏世界》2012,(10):79-80
自从2005年报业"寒冬论"、"拐点论"出世之后,中国报业广告一直在"狼来啦、狼来啦"的氛围中跌撞而行。当时间转至2012年,在传统媒体广告整体欠佳的行业大势中,报纸广告更是以同比降幅达到7.3%的态势,向行业宣示:也许这次,狼真的是来了!趋势似乎是清晰可鉴,危机似乎也是更加地近在眼前,那么,报业广告的未来在哪里?从危机中寻找转机、战机的策略在哪  相似文献   

18.
在白皮书前言中,朱穆之把人权称为"伟大名词"和"崇高目标"。国新办副主任董云虎说:"把人权旗帜举那么高,我们当时想都没敢想。也就他这个老资格敢写上这样的话。"1990年年底,当时还在中共中央党校当讲师的董云虎应中央外宣小组之邀,去介绍人权学术研究情况。被门卫拦下来后,他解释说,是中宣部外宣局老局长田丹请他来的。门卫随即打电话进去确认。电话里问:"来的是不是中央党校的一位老教授啊?"门卫说:"不是,是一个小伙子。"当时,董云虎未满28岁,长相又显得比实际年龄还小。业内人都知道他编写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从小想当个画家,并没想当书法家,但后来的结果却是书名远远超过画名,这可谓历史的误会和阴差阳错的机运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夏日的凤凰城(山西运城古时曾名凤凰城),繁花似锦,当新疆画家张继忠先生慕名来到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运城,热切地想在当地的图书馆中寻找一本介绍河东文化旅游景点的书籍时,遗憾地发现,运城压根儿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他禁不住问: "运城的文化历史、人文根脉收藏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