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的障碍因素分析》的前期研究,探讨了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的机制建设,主要从高度集成的协调管理机制;完善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机制;建立和完善利益平衡机制;信息技术人才保障机制;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相关概念,结合其目前信息共享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出影响我国地方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信息资源的跨部门共享难题,提出信息共享的技术实现方案,并将该方案与传统的制度激励方案进行收入成本关系的对比分析,据此构建跨部门信息共享的方案选择模型。研究认为,技术实现方案可以不受部门共享意愿的主观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强制共享的特征;只要信息共享的收益水平足够高,则技术实现方案就要优于制度激励方案。研究结果对于组织实施跨部门信息共享,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樊博  郭琼 《情报杂志》2007,26(12):12-14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模式,而政务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是实现网格化管理的关键。在我国的政府体制下,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等因素阻碍了跨部门的网络政务协同,制约了网格化治理理念的实现。研究目的是在城市网格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率的、主动式的、协同型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突破现有政府传统管理的条块分割模式,建立基于城市网格信息共享的跨部门政务协同模式。从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业务运行机制、执行动力机制和约束激励机制三个层面展开研究。拟实现跨越职能部门的协作团队机制,规范的协同工作流程和绩效管理机制,建立长效的城市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范静  张朋柱 《情报科学》2007,25(7):1080-1084
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使用和管理,解决政府机构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因此,加强政府组织间的信息共享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原有文献和访谈调研,本文归纳了法律和政策环境、项目倡导机构、组织间信任、组织领导支持、技术支持、实施成本和流程的可追踪性等七个因素,建立了政府部门间电子化信息共享的成功因素模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模型的进行验证,同时,研究了政府行政层级对跨部门间信息共享成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散式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是以资源外用为特征的集成企业网络,供应链管理强调用系统的观点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分散式供应链由于各个成员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的情况下难以达到集中式供应链中的整体绩效最优。本文在分析分散式供应链中共享信息价值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及任务,然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给出了激励机制设计的形式化模型,并分析了几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发现,在非对称信息下,传统的激励机制会使团队知识共享陷入囚徒困境;对知识共享行为采取直接激励则由于存在激励扭曲问题而无法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团队利益共享计划则可以产生较好效果。基于团队利益共享激励模型,就激励合同的具体设计及如何提高成员知识共享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论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严 《情报杂志》2007,26(2):99-100,98
集成管理是消除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跨部门共享的有效措施。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涉及到管理主体、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及信息战略四个层次的集成,该模式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的有机结合,因此,可从目标、需求、利益、投资和法律等五方面入手制定其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樊斌  鞠晓峰 《科学学研究》2009,27(9):1365-136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完全信息特征,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多阶段激励机制模型。通过最优化一阶条件分别求解员工风险中性与风险规避时的最优激励机制,并分析最优激励机制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中,当员工为风险中性时,企业无需对员工进行激励,员工会承担全部风险实际充当委托人角色;当员工为风险规避时,企业应采用固定报酬加利润分成方式设计激励合同,使得员工承担一定风险,此时帕累托最优合同无法实现。最后,以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为例,应用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激励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现代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与激励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价值和层次结构,以及如何对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实施激励,从而保障信息共享的实现,通过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条件及有效的信息共享管理激励机制,可以实现供应链成员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4,(2)
在现有政府应急协同能力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的理论模型。然后设计结构化问卷,调研133名从事食品药品监管的政府工作人员,通过PLS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因素、事件因素、部门交流因素、信息沟通因素是影响跨部门协同能力的重要因素;技术因素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会对信息的沟通共享造成深远影响,间接影响应急协同能力。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跨部门应急协同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信息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物流服务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尤其关键。本文建立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体系,并使用修正的格罗夫斯机制设计其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从制度的角度通过实证的方式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滚动签发银行承对汇票风险产生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模糊;组织结构庞大,机构臃肿,导致信息不对称、控制力减弱;考核激励机制落后。提出了改革措施: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博弈论的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通过分析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机制的局限,指出从博弈论的视角来设计激励对策的必要性.然后建立了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共享的博弈模型,并基于模型的分析提出具体的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唐国锋  但斌 《科研管理》2015,36(4):136-144
激励机制设计是解决应用服务外包中道德风险问题的有效方法,外包合作时间对激励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合作时间如何影响应用服务外包激励机制设计的问题,以客户企业期望收入最大化为目标,在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所拥有的服务能力及努力水平不可观测下,建立两阶段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分析了外包合作时间与合同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外包合作时间较长时,合同激励效果与收入共享比例正相关;外包合作时间较短时,合同激励效果与收入共享比例负相关;对客户企业而言,在寻优中随着合作时间的增加,收入共享比例反而会降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讨论了保险人和保险代理人之间的激励机制设计的问题。本文分别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建立了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的保险契约的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的特征,得出一些对实际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供应链成本控制观念淡薄;供应链节点企业尚未形成协同统一的合作机制;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信任度不高;供应链管理环节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和供应链节点企业缺乏合理的绩效与激励措施等。并指出,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中,培养成本控制的人文意识,建立资源整合机制、信任与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行业信息“部门化”.部门信息“私有化”,甚至出现了“信息寻租”现象,跨部门信息共享要把相关信息整合在一起.势必把一些强势部门变成支持性部门.对个别部门来说犹如釜底抽薪,必然引起各种矛盾和冲突。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虽然只是海关总署下属的一个二级单位.却在4年内试点推广了进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等19个跨部委应用项目。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的秘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1电子政府应用滞后的原因:首先,由于政府运作的规模和复杂性导致了电子政府策略传播的相对缓慢其次,互联网接入的不均衡性是一个严重的政治性问题第三.政府机构和商业性公司所面临的激励因素和阻碍因素有着根本性差异;第四,组织和文化因素也有重大关系。2启动电子政府的要点:电子政府需要可靠的,快速的技术;起始规模小,建立成功模范;电子政府并非仅仅是形式上的数字化;认可并解决隐私和安全问题;优化G-B(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建立关键性群体确保领导地位和政治上的参与;发掘与私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3电子政务呼唤项目管理。4.降低电子政务实施风险之道:目标清晰;做好前期咨询;确定好“政府主导,企业主建”模式;搞好后续运营,防止建用脱节:找到突破点,坚持应用主导和效益优先原则:处理好技术和系统的上下左右关系选择好合适的服务供应商。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是一场深远的政府改革,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推进电子政务的关键。政府信息共享是指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政府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它将在政府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重组基础上得以实现。需要立足于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视角,实现协同式业务梳理、跨职能团队建设和跨部门流程设计。并以此落实政府模式变革、克服信息垄断和政府CIO机制的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