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柳春  武一男  张帆 《传媒》2022,(3):15-17
《中国科学院院刊》(以下简称《院刊》)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综合类科技期刊,定位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点媒体平台,《院刊》遵循"传播有价值的科学思想"发展理念,经过不断创新实践,近年来在学术质量、品牌建设、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广泛汇聚智库思想,深入开展选题策划,精准构建传播体系,《院刊》作为智库期刊的科学决策参考功能不断得到强化,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舆论引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的有效模式,以促进高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调查法分析传统高校学报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和途径。【结果】办刊专业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特色主题出版、培育青年人才、高质量的办刊团队、一流的出版平台等措施可以实现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高校学报向一流科技期刊稳步迈进。【结论】高校学报的转型发展对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稿源质量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一流平台建设是高校学报转型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徐丽娇 《编辑学报》2021,33(6):644-648
科技期刊卷首语体现期刊的自身定位、价值追求和立场观点。《科技导报》卷首语专栏邀约两院院士撰写科学精神、科学思辨、前沿热点、科技建言、科技传播等5个主要方向的文章,通过传播科学文化,在团结科学共同体、发挥科技智库作用、倡导科技伦理等方面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为更好地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实现价值引领功能,科技期刊可在聚焦前沿热点、加强议程设置、搭建争鸣平台和凝聚核心作者等方面优化策略、探索路径,从而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好地为科学共同体建设、创新生态构建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  相似文献   

4.
朱拴成  代艳玲 《编辑学报》2022,(6):624-627, 632
为打造煤炭精品期刊群,实现50余种煤炭科技期刊协同高质量发展,中煤炭学会自2015年以来,加强期刊发展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成立了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带领刊群在期刊集群化管理探索、办刊模式创新、刊物质量提升、数字出版传播平台建设;促进行业学术交流,密切与学术共同体的关系,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办刊队伍,提升期刊科技服务能力、培养优秀编辑人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经过7年的建设,煤炭科技期刊集群化建设已初具成效,在团结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推动科技期刊事业发展,整体提升刊群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实效,为做大做强煤炭期刊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秀  陈幸  王玥兮  黄晔秋 《编辑学报》2021,33(3):340-342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对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作为非"卓越计划"的科技期刊如何获得高质量发展,让期刊整体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以《护士进修杂志》办刊实践为例,探寻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提出在争创国内一流护理期刊的目标下,依托专家资源争取优质稿源、策划专刊专题、应用媒体融合等方式提高内在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从而扩大期刊影响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护理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建立期刊特色品牌对于凝聚期刊核心竞争力、助力期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洁净煤技术》打造特色学术品牌的背景和意义,详细论述了学术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并对“碳”索品牌影响力提升效果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以“双碳”目标为契机,组织系列“双碳”热点专题,基于专题创立“碳”索学术沙龙活动品牌,共组织了11个专题,成功举办沙龙活动8次,活动直播服务42万余人次,视频号累积回放近8万次。通过创新品牌视觉体验、采用矩阵传播以及精细化组织学术沙龙等策略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该特色品牌已成为低碳能源化工领域具有较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特色学术品牌活动之一,极大增强了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使期刊进入了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楼亚儿 《编辑学报》2020,32(2):184-187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已经成为我国期刊界的奋斗目标和研究重点,以优秀地质学期刊办刊实践为例,探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举措和途径,包括倡导出版单位+专家办刊的模式,充分发挥科学家在办刊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高层次学术活动获取优质稿源,开展多个单位强强联合办刊,积极挖掘优质办刊资源,高薪聘请高水平主编,任用对期刊充满“强刊梦”情怀的优秀办刊人等,以期为其他学科期刊的办刊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技期刊若要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引领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自身的办刊水平,就需要打造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办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策略”为研究对象,从内容、载体、国际以及质量四个角度进行论述,以期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助推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也为本土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彭桃英  王芳  吴立志 《编辑学报》2019,31(2):217-219
为了给类似中文科技期刊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水资源保护》为例,回顾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剔除,又重新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历程。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认为《水资源保护》坚持办刊质量,缩短出版周期,得到编委的大力支持,并创新了“一会、一刊、一平台”的办刊模式,尤其在会议平台和网络平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运作经验,可以由此探寻其走出低谷的原因和轨迹。但与大多数中文科技期刊一样,其存在的机制保障问题也不容忽视。中文科技期刊要坚守办刊质量,创新办刊模式,并寻求良好的管理机制来保障期刊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量科技期刊承载巨量科技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但科技期刊很容易淹没在期刊与信息的海洋中。如何提升科技期刊自身品牌和影响力是当前多数编辑部和出版社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当前多种媒体传播形式,《地球科学》基于国家期刊发展战略,通过微信平台、邮件精准服务、学术直播和视频等多种融媒体手段,构建“微信-邮件-视频-直播”多宣传渠道,形成传播矩阵。构建多渠道传播矩阵需要深度挖掘受众,根据媒体形式修改传播内容,以达到有效传播学术成果的目标。同时,期刊通过参与组织学术会议和论坛等科技活动,提升期刊学术召集力。《地球科学》办刊实践表明,构建多渠道传播矩阵能够为科技期刊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益帮助,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术影响力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本文通过调研我国主办的100种科技期刊在优质稿源建设、高质量审稿、编辑出版、国际传播力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创新性地探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科技期刊面临的主要困境和提高影响力的策略。研究表明:创刊初期,应从争取优质稿件、提高识别度、组建高水平办刊团队等方面快速提升学术影响力;处于上升期的期刊,应立足中国实际,提高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提升开放办刊水平等;稳定期,应从加强学术引领能力、服务能力和运营水平等方面提升影响力;转型期应善于利用自身优势,走差异化办刊路线,向“专、精、特、新”发展。我国主办学术期刊应服务我国科技发展和科研需求,不断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一流期刊办刊之道。  相似文献   

12.
姜京梅 《编辑学报》2022,(4):456-459, 463
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期刊被高度重视。本文以《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办刊实践为例,探讨了新兴交叉领域的科技期刊为高质量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成效。具体措施包括依托主办单位优势,策划专刊;跟踪学术热点,策划专栏,开设特色栏目;依托行业学会,加大组稿和宣传力度;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学习,提升编辑业务能力等,以此来提高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期待为我国新兴交叉领域的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黄延红  严谨  彭斌  朱作言 《编辑学报》2019,31(6):638-640
如何加快中国品牌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为“两刊”)为例,从优化期刊布局、推动学部平台办刊、发挥专家办刊作用、提升学术质量和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介绍“两刊”的改革举措与发展实践,并从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4个方面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9,31(6):606-609
科技期刊是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智库的重要知识来源。我国科技期刊与智库建设的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如何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和提升科技期刊的智库功能,实现科技期刊与智库的功能融合,促进两者互动发展是需要认真审视的问题。建议重新定位科技期刊的价值和功能,挖掘科技期刊在提供咨询和评价、捕捉科技热点、培养和整合人才、搭建交流平台、打造全媒体宣传、促进学科建设、催生智库产品等多方面的功能,探索建设智库型期刊和媒体智库的措施,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李娟 《出版广角》2023,(7):75-79
非核心科技期刊具有为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成果提供发文平台、培养学术新人、推动期刊业整体发展等作用。在将我国建设成为科技期刊强国的背景下,非核心科技期刊须以学术期刊繁荣发展为方向,以质量办刊为目标,通过细化对非核心科技期刊办刊的扶持政策、制定科学多元的学术评价政策、推进期刊集群化建设、坚定办刊初心、锤炼高质量办刊匠心、夯实高水平编校决心、加大多方推广恒心、开发新产品雄心等措施,提高非核心科技期刊的综合实力,促进我国非核心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创刊于1964年,是我国激光领域的第1本科技期刊。近年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在变革中不断前行,结合自身优势,以提高稿件质量为核心,通过优化数字化出版建设、提升互联网融媒体服务等措施,使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期刊还尝试进行新的实践探索,2019年变更为我国光学界第1本半月刊,2020年大胆创新摸索单刊裂变的办刊模式,成功出版“先进成像”专题半月刊,发文量和来稿量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探索出了中文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陈敏  张玉琳  赵蕾  王雪梅  夏浪 《编辑学报》2017,29(5):479-481
智库刊物打造的核心是质量和影响力,重点在于专家资源的整合.本文以连续3次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为例,报道通过编委会人才梯队的建设、编辑队伍能动力的提升、智库刊物的传播效应为服务智库平台建设,突出服务决策导向,在“发声”权威、重视“时效”和强化“导向”方面进行的大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郁林羲 《出版科学》2021,29(1):97-106
瑞士前沿出版集团(Frontiers)实行的“团体办刊”模式是目前全球较先进的办刊模式,该模式实现了紧密团结科研人员,由科研人员主导办刊的理念,并从分学科遴选编委、赋予编委编辑角色、编委独立审稿、出版“学术专题”及建立环状(LOOP)学术社交平台五个方面实现“团体办刊”.本文以前沿出版集团旗下的药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期刊)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介绍该刊实行“团体办刊”模式的具体措施,分析每个措施的优势,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改变办刊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及其综合评价的意义,介绍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认为提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首先应注重提升我国的基础科技实力,其次应从国家层面扶持和引导科技期刊实施分级管理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期刊、鼓励优质稿源在国内期刊发表、搭建科技期刊发布平台、妥善处理科技期刊市场化与公益化的关系、实现经营模式多样化,最后还要建设高素质的办刊队伍。  相似文献   

20.
文章梳理科技智库发展现状,分析科技期刊智库转型在人才资源、研究范式、组织管理、传播转化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科技期刊智库服务功能的拓展提供对策建议,即通过“小核心、大外围”策略和“旋转门”机制,盘活智库人才资源;重视内容建设,引导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通过组织赋能、示范带动、融通对接,推动柔性智库建设;加强决策供需对接,打造立体化传播体系和高影响力的智库品牌;突出差异化发展,建立多维统一的期刊智库建设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