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制独立学院概念及其本质特征:基于产权的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认为新制独立学院是公立高等学校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相互同意的教育服务而把自有资源组合在一起 ,根据各自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并约定按各自投入的资源比例分享实际收益的一种合约。产权是区分新制独立学院与其他高等教育办学组织的核心标准。新制独立学院具有与其他高等教育办学组织不同的产权结构 ,这是新制独立学院的本质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独立学院产权结构、关系与产权特征,阐述了独立学院产权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办学主体责、权、利不明确、产权结构不规范、无形资产在产权中地位不明显等等,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在此基础上,着重就独立学院的产权制度构建及其途径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证和分析,提出了"通过改造现有产权,优化产权功能,构建独立学院教育股份制"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产权是新制独立学院与其他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本质区别所在。本文通过对新制独立学院产权结构的剖析,集中探讨了其终极所有权归属目前存在的三种情形、终极所有者缺位或虚置的原因以及明晰所有权主体对其举办者之一母体公立高校国有教育资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产权的不合理分割,产权要素主体虚设,使学校在发展中受到较多的非主体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使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也导致部分投资主体追求短期效益,为母体学校埋下了民事责任和债权债务等诸多隐患。通过对产权的调整与重组,改造独立学院产权,构建股份制产权模式是现实中一种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无形资产构建独立学院股份制新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产权关系十分复杂与模糊,各主体之间权利义务不明确,使独立学院产权处于公共领域,既制约了各方的积极性,又存在民事责任和债权、债务等诸多隐患,本文提出通过产权调整,明晰产权主体,重估无形价值,以无形资产构建股份制模式使各主体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无形资产构建独立学院股份制产权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产权十分复杂与模糊,各主体之间权利义务不明确,使独立学院产权处于公共领域,既制约了各方的积极性,又存在民事责任和债权债务等诸多隐患。本文提出通过产权调整,重估无形价值,以无形资产构建股份制模式使投资主体与母体高校达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权经济的独立学院产权的特征和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权明晰既是独立学院存在的前提,也是独立学院有效运作、健康发展的保障。本文从产权经济理论角度分析了独立学院产权主体多元化、契约性、优势互补和合作双赢的特征;论述了明晰独立学院产权对于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强化举办者、投资者和办学者的责任以及提高办学效率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独立学院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发挥多元产权关系优势,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发挥多样筹资体制优势,进一步强化效益观念,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优势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育股份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运作模式。本文论述了教育股份制及其制度优势,分析了独立学院实行教育股份制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试图探索独立学院实行教育股份制的有关问题以寻求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明晰独立学院产权关系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明晰独立学院产权关系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法律基础和机制保障,是必要的前提。当前,产权关系不明晰严重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是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独立学院享有法人财产权,民间投资者、母体高校等独立学院举办各方在独立学院中都享有一定的产权利益。本文试图对此展开研究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发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梳理了独立学院产生、发展的历史:低级阶段(纯民办高校)———初级阶段(民办二级学院)—中级阶段(新制独立学院)—高级阶段(纯独立学院),理性分析了纯民办高校和民办二级学院的特点、存在的合理性与发展的艰难性,深入探讨了新制独立学院的内涵、优势、存在的时间跨度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与寻求的对策,最后,大胆预测了新制独立学院的未来———纯独立学院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