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旗文经》是八旗文章的总集,承载着"文以经国""重振风雅乡邦"的文学价值。实现《八旗文经》所蕴涵的多层次的文学价值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被后来的满族作家群所传承,《八旗文经》在满族文学史、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影响颇大的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但学界鲜有论及这些著述的编刻流传情况,本文对其《须溪先生记钞》、《须溪集》、《须溪四景诗》等进行了详细考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期,在晚清的两种刊物上先后连载了两部图书馆学著述,一部是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另一部是孙毓修著述的《图书馆》,但是这两部著述的学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世界图书馆小史》对外国图书馆历史进行了最早的系统介绍,把中国学习国外图书馆制度的历史提早了一个阶段,是"中国图书馆学术书籍之滥觞"。《图书馆》被视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结构的著述,被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著述"。  相似文献   

4.
由于《韩诗内传》的亡佚,以往对《韩诗外传》(以下简称《外传》)的文体特征认识不够准确,往往认为《外传》与《毛传》等著述的文体特征相同,并以此作为《外传》解《诗》的证据。这实际上是惑于汉代经学"传"体著述有分"内传"和"外传"的具体情况,笔者通过将《外传》与《毛传》等"内传"体著述进行对比,发现《外传》和它们存在很鲜明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却关乎对《外传》成书性质的判定。  相似文献   

5.
田鹏 《兰台世界》2016,(4):154-156
先秦元典中"诗"的含义存在演进过程,对其本义的理解应结合语境。以《论语》和《孔子家语》为代表的儒家元典中,孔子"论诗"可分为三类:先秦普遍意义上的四言诗;包含先秦诗学精神和政治教化功用的一种文体;《诗经》三百篇之原始定本。可以结合《诗经》逸诗在其他先秦典籍中之应用推测出孔子或其他先秦学者在删诗时秉持的文学之审美性和政治之实用性标准。从相关《诗经》著述序跋中可以总结出,南宋王柏的诗经学著述《诗疑》受朱熹诗经学观点的影响,也提出"删诗",有学术功利化的色彩,其说和"孔子删诗"说的区别在于其创作动机。该观点体现了南宋时期诗经学研究的经学性和文学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总目》对历代的《尚书》著述进行梳理,厘清了对伪孔传《古文尚书》的争论,批评宋代王柏与贺成大、元代胡一中、清代毛奇龄等人借口"脱简"和"异文"肆意篡改古经,指出宋代薛季宣的《书古文训》、明代丰坊的《古书世学》是赝古伪作,称赞广稽博考、精核典赡的《书》学著述,贬斥固守偏执、无甚发明、空疏臆说、科举讲章等偏离经义的著述,体现出正本辨伪、尊古崇学的纂修思想。  相似文献   

7.
清代八旗,有左右两翼之区分。嘉庆《八旗通志》卷三十《八旗方位图记》载:“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分列八旗,拱卫皇居。镶黄居安定门内,正黄居德胜门内,并在北方。正白居东直门内,镶白居朝阳门内,并在东方。正红居西直门内,镶红居阜城门内,并在西方。正蓝居崇文门内,镶蓝居宣武门内,并在南方。一从祖制。以八旗分左右两翼,亦准前规。”  相似文献   

8.
由张灿华所辑《曾祥芹学谊录》(大象出版社2010年10月版),分为"序言"、"书评"、"专论"、"访谈"、"争鸣"五编,附录有"曾祥芹学术著述目录"和编后记。该书旨在"指导新世纪汉文阅读学、实用文章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建构语言、文章、文学和谐发展的语文教育新体系","所选近百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文学在古代是指阿拉伯半岛的文学,到中古是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近代以后则是指阿拉伯各国的文学。阿拉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我国接触阿拉伯文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伊斯兰教及其经典《古兰经》开始传入之时。据说伊斯兰教创立不久就传入我国,唐代史籍已有记载。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一些学者和阿訇着手从事经籍的翻译和著述工作。早期流传的《古兰经》都是手抄本。1862年云南出现了木刻板的《古兰经》。1927年铁铮译的《可兰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毕生劬学,著述兼辆,成为一代学界巨匠。其学识淹博,通经达史,广涉众域,对明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尤力。在理学方面,其撰有六十二卷《明儒学案》,有称"千古之炯鉴";在史学方面,其编有二百四十四卷《明史案》,当是研究明史极珍贵之原资料,惜佚;在文学方面,其纂有二百十七卷《明文案》,后又增扩为  相似文献   

11.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1年第1期曾发表鲁海先生《丁耀亢著述考》一文,对明末清初开诸城“一邑风雅之始”的文学家丁耀亢及其著作进行了考述。该文考证的丁耀亢著述有:《逍遥游》二卷;《陆舫诗草》五卷附陆舫诗补遗;《椒丘诗》二卷;《江干草》一卷;《归山草》一卷;《听山亭草》一卷;《丁野鹤诗抄》十卷;《出劫纪略》一卷;《续金瓶梅》十二卷;  相似文献   

12.
傅云龙是晚清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贡献卓著的人物,然而时过境迁,他的形迹渐被尘封,著述渐被遗忘,其人其事已鲜为世人所知。本文拟就傅云龙入仕游历及其《游历图经》做一简单梳理勾勒,以期有裨于晚清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徐珠是清中后期江左文坛的重要人物,但从未进入过研究者们的视界.笔者在研读其诗词集《画雨楼稿》、《画雨楼词钞》的基础上,对其家世、生平及著述略加考辨,以期引起清代江苏地域文学及文化现象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青鹤》是创刊于20世纪30年代且办刊持续时间较长的文史杂志之一,以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为特色,在保存文学著述和罕见史料、注重学术方法研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5.
章广 《历史档案》2020,(2):122-130
正"八旗为国家根本"(1),八旗进士则是清代"根本"之中的菁英群体。清代八旗入仕途径虽然多元,但在八旗大员中,有22.6%的大学士和16.4%的总督是进士出身,比例远高于其他入仕途径,八旗进士在清统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但学界对八旗进士的人数众说纷纭,并没有确切的统计结论。本文汇辑相关文献,拟对八旗文进士、武进士、翻译进士人数作一考实。  相似文献   

16.
王余光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文献学、阅读文化与现代出版业等领域的研究,著述颇丰,如《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文学与典籍》、《名著的阅读》、《读书随记》等。新文集《阅读,与经典同行》(海天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博士生丁文祎从王先生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和演讲稿中选编而成。《阅读,与经典同行》取自作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创刊的《人民文学》被誉为新中国的"国刊",担负着"主流话语"下引导全国文学创作的示范性职能。《人民文学》的编辑们既要严格贯彻构建"主流叙事"形态的编辑理念,又要兼顾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力求在作家、读者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于是,各种编辑策略层出不穷。《人民文学》、《人民文学》的编辑、《人民文学》的作家作品的命运形象地为我们勾勒出"十七年"期间作品、编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18.
欧阳脩《新唐书·艺文志》补充、修订《旧唐书·经籍志》,存在三种文献来源,合《旧唐志》本身,《新唐志》实际由四部分组成:(一)《隋志》,即贞观见存书;(二)《旧唐志》,即开元见存书;(三)《崇文总目》等,即以馆阁藏书为主的北宋见存唐人书;(四)史传文献所载唐时所当有书。其中(一)(二)共同构成了《新唐志》的"著录"部分,而(三)(四)共同构成了《新唐志》的"不著录"部分,并对"著录"部分进行了修订。《新唐志》力图反映唐时藏书、著述之盛,综合了贞观、开元可以考知的官府藏书,补入了北宋犹存的唐人著述,更据史传文献推求了唐时应当有的著述。而根据《新唐志》讨论某书存亡与卷帙增损,甚至认为《新唐志》所载系北宋确有其书、实存其卷,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袁枚"性灵"诗论之深入人心与其文坛地位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小仓山房诗文全集》、《随园诗话》等著述的广泛传播。本文在考察并掌握大量版本实物的基础上,结合袁枚诗文及集外手稿、信札、日记等文献材料,对袁枚若干重要著述之刊刻、修订、售卖与传播过程展开细致考述。其中涉及随园著述之售卖方式、成本售价、翻版重刻及海内外传播等,尤罕见前人论及。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文学、艺术、民俗等领域的认识和研究。依据的大多是文字、文献、史料的著述。近年,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和民间持续的收藏热,图像逐渐成了关注的热点。汉代的画像砖就崭露头角,已先后出版《郑州汉代画像砖》、《许昌汉画像砖》、《河南汉画像砖》、《南阳汉画像砖》及《中国画像砖全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