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播音、节目主持工作是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传播执政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岗位,也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健康精神生活的重要窗口,是广播电视传播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关注的公众人物。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对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宣传导向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两个重要类型,以其特有的影音形式及其艺术美学的感染力,承担信息传播、健康娱乐、文化传承和社会教化的功能.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非虚构类节目的主话者,以其富含个性、字正腔圆的悦耳声音和正面积极的公共形象成就着节目的生命力,在大众传播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电集团将广播电视合而为一的新形势下,播音员主持人如何适应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需求,是一个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分析出发,探讨了其工作中的多角色转换现状,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变策略.  相似文献   

3.
兰凡 《声屏世界》2014,(4):39-39
播音员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其形象直接反映了一个媒体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和综合实力,直接影响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所以重视塑造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修养能力,对于提升媒体的品格和档次,扩大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健康先进的文化至关重要。职业形象塑造 职业形象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形象,包括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等。高安台目前主打的一档是时政新闻节目《高安新闻》,一档是专题类节目《瑞州大观》。  相似文献   

4.
高国庆 《传媒》2014,(9):36-37
正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很迅速也很深刻。作为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主体的播音员、主持人,该如何正确、清醒地认识有声语言传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体现传播者的文化自觉,承担应有的文化责任、社会责任,这既是播音主持研究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应身体力行的岗位职责。以往,我们一直在强调播音主持工作的新闻性质。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重要且关键的组成部分,播音主持工作的新闻性是不言而喻的。离开  相似文献   

5.
徐慧 《视听界》2011,(3):111-111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2月1日答滕万林的信中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从语言的角度看,语文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的音声化。作为靠“说话”谋生的专业人员,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是有声语言传播工作者,与“语”、“文”打交道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核心工作。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承担着为大众传播信息和文化的重要责任,在向各界人士传播最新资讯的同时,也促进了语言传播的发展,因此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影响力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主要指出了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并对怎样正确发挥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影响力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的形象代表,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社会进步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目睹广播电视媒体中充斥的浮躁浅薄、粗俗媚俗之风和文化缺失现象,一些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指出:要想使媒体的整体文化形象得到改善,真正发挥其传播文化的重要功能并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刻不容缓,而提高以有声语言为传播手段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更是对建构媒体文化气质、优化节目传播效果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在准确把握好新闻工作者这一身份的同时,也要同时履行好自身作为文化传承者这一角  相似文献   

9.
关于广播电视新闻的“播”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常有一些专家谈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的播音腔问题,并加以口诛笔伐;谈及主持人节目受欢迎的原因,主持人在节目中的重要作用时,总要和播音员的播音腔进行比对,批评播音员的种种不足,进而对播音传统进行批评,指责播音腔脱离时代,背离现今的大众审美趣味。实际上,"播"新闻是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一直使用的一种有声语言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潘维 《新闻窗》2007,(4):99-99
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组织者和串联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质量的高低。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对节目的传播,包括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个方面。前者靠的是语言,而后者则包含气质风度、举止神态和服饰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在电视宣传中有着重要的功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