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软科学》2014,(10)
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策略选择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从企业内生过程视角来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董事会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对企业承担员工社会责任的强度策略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企业利润、竞争力和企业成长三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效应问题;选择了62家工业工程类的上市公司,采用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企业本期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经济利润的影响为负;企业前期承担的社会责任时企业利润的影响为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为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企业成长的影响为正.但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要对股东负责外,还要承担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新型经济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企业应该学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框架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竞争力,增强参与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探讨了盈利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两种责任在企业不同发展周期的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说明企业应该根据自己所处阶段的具体情况,酌情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最终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杨宇  黄俊  贾煜 《软科学》2015,(3):15-18
基于战略、制度以及伦理的综合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292家食品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动机和来源。结果表明:市场对食品企业履行员工责任和公共责任的激励作用不明显,而制度压力和高管承诺对该维度的社会责任行为有显著影响;食品企业承担消费者责任具有多重动力,但市场激励的效果低于制度压力和高管承诺的效果。因此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是基于满足制度要求和管理者主动承诺的表现,而非企业的战略打算。  相似文献   

6.
基于企业层面,在战略管理层面关注非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的非市场战略形态,在诸如政府管制严厉的非市场环境中,通过水污染博弈利害主体之间的分析,在政府只是制定标准而不直接介入的情况下,提出运用动态博弈树,分析策略性企业社会责任CSR与非市场战略,提出企业运用非市场战略行为进行企业社会定位和环境保护投资,而不仅仅是单纯在道德层面通过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差异化企业产品优势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企业层面,在战略管理层面关注非市场环境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的非市场战略形态,在诸如政府管制严厉的非市场环境中,通过水污染博弈利害主体之间的分析,在政府只是制定标准而不直接介入的情况下,提出运用动态博弈树,分析策略性企业社会责任CSR与非市场战略,提出企业运用非市场战略行为进行企业社会定位和环境保护投资,而不仅仅是单纯在道德层面通过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差异化企业产品优势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我国区域中产业集群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制约产业集群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区域内企业选择主动与被动履行社会责任两种不同选择下的博弈收益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中的复制动态分析方法对集群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影响集群内企业社会责任策略选择的因素是多样的,地方政府应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引导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新  刘德胜  张玉明 《科学学研究》2019,37(6):1112-1121
以我国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分析社会责任对其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回答小微企业是积极承担还是消极应对社会责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1095家小微企业数据,实证检验社会责任对小微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以及政治关系和环境宽松性的权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小微企业开放式创新,这种关系受政治关系和环境宽松性的调节作用。其中,政治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而环境宽松性则减弱小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开放式创新的积极影响。这一结论为小微企业社会责任策略选择提供依据,并为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理论必将受到强烈的挑战,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则有了用武之地。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何谓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为何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意义在于,试图从理论上建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论框架和丰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内容,以及从实践上促使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阳镇  凌鸿程  陈劲 《科研管理》2021,42(5):143-152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式,如何驱动企业可持续性的社会责任行为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社会信任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润滑剂”,对企业的市场行为与社会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外部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忽视了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驱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产生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外部正式制度与企业内部高管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非正式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调节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工具竞争逻辑主导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验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具价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信任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产权、披露环境以及行业追随等方面存在异质性;(2)外部正式制度(市场化环境)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倍增效应;(3)企业内高管股权激励制度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呈现出企业内激励制度与企业外非正式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替代效应;(4)企业社会责任在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即Porter和Kramer(2006)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竞争工具效应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基于“内外结合”的视角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因素的研究,拓展了社会信任作用与企业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企业重新审视社会信任的价值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社会责任的竞争工具效应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智  徐广成 《软科学》2011,25(4):106-111,116
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贡献指数,利用我国A股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外部公司治理因素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因素是影响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因素,健全有效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可以推动公司治理的有效改善和良性发展。最后对于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执行的效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近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倍受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相对较低。哪些因素影响农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本文对225个农业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内外部因素,包括农业企业所处地区、管理者的文化程度、企业年限与周期、组织类型、所有制属性、治理结构、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产品出口强度、市场竞争状况、法律环境、政府干预、民间组织等十六个因素。结果发现: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管理能力、管理者文化程度、产品出口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其中五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企业应充分结合自身战略发展需要,制定与之相符的企业社会责任行动准则,以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和社会期望,从而提升企业声誉。本文以ISO26000和GRI指南为基础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八个维度,对中国203家企业进行调研并获得相应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多元化和专业化战略下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经济责任对情感声誉、环境责任对认知声誉影响不显著外,其他责任维度对企业声誉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选择多元化战略的企业,践行经济责任对企业认知声誉的提升有较为显著影响;而选择专业化战略的企业更倾向于在劳动实践、公平运营、消费者责任、责任治理、环境责任和社区发展六个方面有良好的表现,从而提升企业声誉。研究结论不仅为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依据,而且有助于提高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性。  相似文献   

15.
庄莹  买生 《科研管理》2021,42(11):118-128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国企混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非国有资本参与对国企产生治理效应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政策性决策行为,那么国企“使命必然”的社会责任表现也会因此产生影响。本文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双重视角出发探究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表明:国企混改动态股权结构变化,包括多样性、深入度、制衡度以及控制权转移均会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且机制检验发现,国企混改不仅可通过减负效应,即缓解国企承担的政策性义务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影响,还可通过治理效应监督约束管理层为获隐性福利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行为。此外,基于控制层级与治理环境的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央企相比,地方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较高、政府放权意愿较强地区,治理环境较好从而能够强化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最后,研究发现国企混改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具体表现在员工、供应链以及环境责任,并最终有效缓解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负向价值效应,提升企业价值。研究认为国企混改应注重股权结构“量变与质变”相结合,充分发挥非国有资本的治理效能,明确国企社会责任本质,促使国企提升绩效的同时,有效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为立足点,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多维度社会责任指标划分,通过静态回归分析、动态滞后模型对2011-2015年期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7家交通运输行业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企业的成长性均对当期财务绩效指标存在明显的正向作用,而公司的规模对当期财务绩效有明显的负向影响。财务绩效将同时受到滞后一期及滞后两期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且时间越长,当期社会责任对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越弱。无论对于当期或后期财务绩效指标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均对会计指标衡量的财务绩效产生较市场指标衡量更为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妻:基于2009-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托宾Q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成长型企业的价值,并对成长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成长型企业价值;成长型企业的企业债务责任、员工责任、环境责任和股权责任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企业经营责任和政府责任与企业价值相关性不显著.因此,成长型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有相应的侧重点;企业应实现战略需求与企业价值相匹配,通过相应的社会责任行为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8.
程石  曹海敏 《科学与管理》2020,40(1):102-109
选取我国食品行业38家上市公司2015—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方法,实证分析社会责任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研究表明: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能够给公司财务绩效带来显著影响。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社会责任划分为六个维度,发现企业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能够对财务绩效带来显著正向作用,企业对消费者和员工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带来显著负向作用;进一步区分产权异质性,发现与非国有企业相比,社会责任履行对财务绩效带来显著影响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经过稳健性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说明我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整体状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