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认识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是职业教育课程观最根本、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属性,目前主要形成了这样几种说法:一是“能力本位说”.二是“工作过程说”,三是“实践导向说”。三种说法或日三种课程观,表达上虽然不同.实质上是一致的.即职业教育课程是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2.
面对“眼球经济”时代下文学与“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被边缘化问题,本文提出让文学教育与时俱进的观点,从文学教育与师范生相结合、与电化教育相结合、与“问题式”教学方法相结合三个方面来改进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课程“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理念,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不应只是简单掌握概念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问题发现解决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师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进行交流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蒋雪婷 《教育文汇》2014,(11):19-21
“为谁开发”、“谁来开发”和“怎样开发”这三个问题,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基本问题,开发者必须把握好这三个问题,认真研究相关理论、方法和步骤,通过不断演练、评价与反思,及时修正方案,熟练掌握技能,各学科教师之间合作互助,各部门通力配合,共同构建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5.
邸杰 《林区教学》2024,(3):32-35
“问题链”教学法由来已久,对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将“问题链”教学法运用到高校课程思政中,能够促进课程思政内涵式建设,打造“金课”;适应新时代大学生个性需求,提升学习实效;构建和谐课程思政环境,实现“共同发展”。为更好地提升高校课程思政质量,基于“问题链”视角,从整合聚能、量体设计、反思出新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程综合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综合化问题探析董振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轴心,它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思想家、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的期望。从历史上看,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趋势,它大致经过了“朴素的总和———分化———辩证的综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课程综合化问题探析董振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轴心,它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要求,以及教育思想家、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的期望。从历史上看,课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趋势,它大致经过了“朴素的总和———分化———辩证的综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问题缘起】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高中语文“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课型概念。苏教版教材更是在每一个专题前明确标示本专题所要采用的课型。然而,究竟什么是文本研习课、什么是问题探讨课、什么是活动体验课以及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究竟“文本研习”是谁在研习?“问题探讨”要不要“以文为本”?“活动体验”可不可以脱离文本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刘勇强 《海外求学》2004,(18):60-61
和我们国家不同,英国的研究生课程有两类,一种称为“讲授式课程”(Talk Course),另一种叫“研究式课程”(Research Degrees)。讲授式课程也分两种,一是硕士学位课程,通常为期12个月。一般前九个月是授课和考试,最后三个月用于完成学位论文。如果你不在意学位,可以考虑另一种讲授式课程,就是研究生文凭或证书课程。  相似文献   

10.
“以课程为中心组织教学”成为当前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无论按照哪一种课程设计模式来规划课程的教与学,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课程实施的问题。本文从开放教育课程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并探讨了这种“执行力”与其他相关教学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综合课程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合课程是一个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概念。早在 19世纪就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课程综合化的原理———“相关综合原理”与“经验综合原理”。综合课程在整个 2 0世纪的发展则指向于统一儿童与学科知识。从类型学的角度看 ,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课程走向综合化有重要的理论根据。开发综合课程需要注意若干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徽州“三雕”课程师资架构和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师资架构与“三雕”课程建设落后,“三雕”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缺失。基于此,提出掌握“三雕”课程实践材料与技术、推进“三雕”课程建设的专业教学与口传心授、建构名师框架和“三雕”课程建设的新模式等建议,以期提高“三雕”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过程。为此,在课程实施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但新课程更是一种行动,这就需要我们正视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问题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应是“教材本位”还是“学生本位”? 对策——任课教师应具有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学语文教育,存有两个基本问题,即大学语文到底应“教什么”以及到底该“如何教”。基于语文课程论的视角,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是大学语文教育基本的课程要素;基于语文教学论的视角,讲解、操练、体悟是大学语文教育基本的教学方式。三类基本的课程要素与三种基本的教学方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互动式教学尤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契合课程教学内容理论特质,有助于课程育人目标最终达成,拓展了课程教与学方式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将“问题”作为联系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纽带,需要遵循问题设置的真实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问题链式教学作为以问题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具体呈现,应从构建核心主链、形成深化子链和打造串联承接链三个层面着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课程的含义及其教学设计的问题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网络课程的基本含义和定位做了初步分析。试图说明“网络课程”与课程论所讨论的“课程”有层次上的区别。二是针对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从选题、课程目标设计和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对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和阐述,分析并提出了网络课程的选题原则,解释了基于学的网络课程目标设计的思维转变问题,以及讨论了网络课程中教学策略安排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程知识选择问题大致经由斯宾塞、阿普尔和麦克·扬的三种叩问得以产生与延续,并实现了由“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再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回转。斯宾塞对客观主义的高谈和阿普尔对意识形态的阔论造成理论的盈溢,麦克·扬兼顾客观与建构,却以行动的缺席而不知其果。三者都未能“求本固原”。知识的选择作为课程基本问题,理应以人的生存为取向,以自由(权力)、理性(现实)和精神(价值)的充盈搭建知识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从“教学”传统的角度来理解选修课,高中语文选修课就只是一种教材文本,而教师只是教材的使用者;如果从“课程”传统的角度来理解选修课,高中语文选修课就成为一种课程资源,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课程的设计者。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实践策略要从教学准备策略、课堂组织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三个角度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校本课程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无疑是我国课程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变,地方本位、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被提到议事日程,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创新。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一、我国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1.关于校本课程的概念问题关于校本课程的概念问题,我国学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提法:一种提法称为“校本课程”;第二种称为“校本课程开发”;第三种是“校本…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学科课程和“讲解式教学”、“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把教学理解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