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校园建筑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既要重视物质环境的建设,又要重视精神环境的建设,当前要特别加强校园建筑文化的环境对话、与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从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优势的文化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夏梅 《辽宁教育》2006,(4):24-25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校园文化环境。是指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它包含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两个部分。校园物质环境是以编整形态出现的物化环境,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的整体规划、建筑物的布局结构、室外的绿化美化、室内的整洁美观等。校园精神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传统、校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文化活动构成的气氛等。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园内每一个成员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的对孩子们发表演说。而且孩子们的确会注意它。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因此校园环境应该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是一门“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应力求规范化,知识化,讲究多样与协调的统一,学校的精神环境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成优良的校风,校纪。  相似文献   

4.
余瑾 《文教资料》2014,(15):97-99
校园文化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沉淀、凝练的被校园人认同和接受的文化价值体系,无形地渗透在学生道德生成的每个过程中。本文以校园文化环境育人为切入点,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及创新五个方面探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袁群建 《新疆教育》2012,(22):90-90
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精神的体现。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个陛、主导性、理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校园文化建设有三个层次:实体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要从人的因素、操作上、特色上、社会环境上坚持“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7.
徐玮 《农村教育》2007,(4):22-23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如果缺乏校园文化,就如鲜花缺少水的滋润,枯槁而苍白,精神溃散,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8.
侯振军 《甘肃教育》2014,(24):27-27
正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环境可以感染人,文化可以熏陶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生观和世界观处于不定型期,对他们进行感染、陶冶,才能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由此可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浅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穗平 《高教论坛》2003,(4):147-148
在新的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如何置身于新的社会环境,并优化环境,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值得探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文章论述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的思路、方法以及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环境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学生主体文化发展不高、教师主体文化引导不力以及环境客体文化保障不够等问题与困难。在现阶段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在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上应把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在校园文化建设途径上应把开辟教师系列讲座作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在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上应把兼职教师作为主导精神文化来源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1.
吴维煊 《中国教师》2012,(23):29-32
<正>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来自人的涵养与文化,受多方影响,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所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因为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而且因为它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人的成长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是育人的物质基础。校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经过历史的沉淀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精神内涵。反映在硬件部分包括校园环境、教育设施,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反映在软件方面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体活动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在一种巨大力量推动下,在无形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潜移默化,健康成长。我校自创办以来,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健康的心理环境、勤奋的学习环境,融思想道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有效地发挥了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层面构成。校园文化可分为五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媒体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校园环境、校园秩序、校园风气。这三个方面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硬到软。比较而言,我们应更看重后者,也就是看重风气,看重人心,看重人的精神。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校园风气,最高表现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学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一、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精神氛围,包括师生共同倡导并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校园文化设施、校园的整治、校内的舆论导向、学术气氛、道德风尚、文化娱乐品位、师生关系等,它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反映在硬件方面,包括校园环境、教育设施和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反映在软件方面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体活动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导向、激励、品牌、凝聚的功能,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文化高度普及的今天,已经没有人对健康的精神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表示怀疑。健康的学校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校风建设、校园文化、师生关系、课余活动以及生活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多方面,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精神文化。没有了精神文化,规章制度就会在操作中走样、变形,环境布置也会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只有真正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校园精神,好的制度才会充分发挥积极效应,物质文化也会活起来,每时每刻和师生对话。所以,只有让校园文化植根师生心中,围绕精神文化建设推进其他方面的校园文化,才不会空耗物质和精神的资源,才能够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可以真正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强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增强文化环境在学生成长中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自承担“初中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以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利用校园文化塑造人,不断绿化校园自然环境,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升华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目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应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把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王芳 《辽宁教育》2010,(10):24-25
教室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室环境如何体现学校制度、班级纪律、学校精神、班级精神,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