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爱美,是人之天性。审美、爱美,人们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人们在物我交融中感受愉悦,在情感徜徉中获得启迪。就语文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逐步具有高尚的品质情操。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的主体,并把学习活动转化为审美的活动,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知识,获得提高。这里,教师的审美诱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诱导作用落实在学生审美效应的全部过程中。一、诱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阅读是进入审美情境的重要手段。学生自己阅读比听老师朗读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审美体验是艺术教育重要的特征。通过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并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这对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验是一种认识方式,是情感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内心体验,是一种审美境态和神思。根据上述理解,我们在艺术教育中积极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经过多种方式的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来。这里我们所说的“审美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审美教育方式之一是阅读,而且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一也是阅读。因为,“阅读是由视觉转向大脑对书面信息符号获得意义的感知、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质,健全人格的主渠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挖掘其中美的因素.加以渲染、加工、提炼,使学生感受教材中的美,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赖国毅 《云南教育》2006,(11S):19-2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弹拨学生的审美心弦,引导学生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杨晓华 《考试周刊》2014,(41):178-179
在音乐教学中,审美基础、审美反应、审美过程、审美差异都影响学生欣赏时美感的获得。教师要引导学生讲究审美方法,懂得欣赏音乐,从而获得美感。  相似文献   

7.
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及审美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述,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长期的示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习惯。同时教学语言本身也会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的感受,激发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素养。  相似文献   

8.
裁判亮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它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习的主体深入文本,在文本里体验和理解知识,最后,跳出文本.对文本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作品感悟呢?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儿童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首先要使学生在了解作者审美情感后,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其次要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联想,提高他们的审美想象和联想能力;其三要学习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从而获得审美感知。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作为审美载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探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性及中西文化审美差异,论证了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译介审美关注的必要性,提出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译介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美育在语教育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本主要探讨了语教育与美育的结合,语美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如何实施。  相似文献   

14.
李慧琴 《天津教育》2021,(5):166-167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主要对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渗透进行了具体探讨。首先,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旨在提升小学语文美育的质量,切实地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及其体验。  相似文献   

15.
语文美育在新课程理念下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却并非如此,观照朱光潜先生的语文美育思想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综观其语文美育思想,语文美育应当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语文美育应当极端重视对言语形式的感悟;语文美育应当重视文学在语文美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的美学教育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和审美想象力为目标。前者采取直观教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审美可感的形象;后者强调教师的启发引导,即在审美对象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审美想象。为此,语文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人格和教学基本功决定了其在教学中实现良好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17.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关系密切,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能力。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意蕴无穷的语言文字美,精辟分析情景交融的作品意境美,注重鉴赏色彩纷呈的文章结构美,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对高职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审美意识淡薄、审美趣味不高、审美创造力缺乏等审美能力问题.通过整合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变革考试评价方式、提高语文教师的美学修养等方式,挖掘语文课程中美的要素,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我们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中国的审美现代性是审美独立意识与工具意识之间的纠葛。而实际上中国审美现代性至少有四大范式性道路,即审美工具主义、审美独立主义、审美娱乐主义与审美批判主义。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现代性进程,这四大范式的命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审美意识是在儒、道、佛三家审美观、艺术观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日本民族受中国审美意识的影响比较深,在接受过程中又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敏感性和创造性。禅宗思想作为佛教理论沉积和东方智慧的结晶,既有儒家风雅和入世的一面,又有道家虚无和出世的一面。它所具有的丰富理论意蕴,对中国审美意识的影响和渗透显而易见。禅宗被引入日本之后,其风骨意趣在日本的文学艺术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各种文学艺术中禅意禅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禅宗思想影响为中心来探讨和把握中日两国审美意识的特色和价值,对中日审美文化的对比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