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范式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教育学经历了科学教育学、政治教育学、实践教育学等发展阶段.科学教育学以建立科学的教育学内容体系为目标,政治教育学以服务政治而非学术研究为指归,实践教育学按照问题逻辑,并以规范行为的思略建构教育学内容体系.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产物.随着我国教育的转型发展,教育学将面临教育之"学"与教育之"术"的进一步分化."学"、"术"分途,"学"、"术"并进是新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普及指的是教育学普遍得到推广,并为广大公众所认识.教育学普及具有社会性、历史继承性、时代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对于全面提高公众教育学素养、提升教育学学科影响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促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学普及面向广大公众,以教育学知识、教育学方法与教育学精神为普及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普及形式,致力于推动教育学从"教师之学"转变为"人人之学",从"大学之学"转变为"社会之学".推动教育学普及,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自觉遵循教育学普及规律,创新教育学普及的形式与内容;营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构建服务全民的大教育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历程。教育学在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会面临一些特殊的矛盾甚至危机 ,但这也是其前进的动力。教育学目前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释能力的弱化。要摆脱危机 ,教育学必须从整个教育学科体系的整体出发 ,思考并实践自身的重建 ,走向总领整个教育学科群的在总体上全面研究人的成长发展及其一般规律的“成人”之学。  相似文献   

4.
从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来看,新课程改革需要教育成为人生之学、生活之学与智慧之学,且人生教育学、生活教育学与智慧教育学是相互融通、互相参照的,都植根于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教育学科的反思与争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元教育学的发展更加激发了教育学者的学科自觉。基础教育学对于教育学学科尊严拾回、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然而,当教育学学科体系中学前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发展日臻成熟,面向最具基础性地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研究群体最多的基础教育之“学”长期以来却是缺失的。从知识逻辑、社会需求逻辑和政策逻辑来看,基础教育学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理应有其“合法”地位。基于学科边界和基础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基础教育学是研究基础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价值和影响机制的学科,这也成为基础教育学的学科边界及其内部划分、处理与其他学科关系的依据。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追寻基础教育的“变”与“不变”,探寻基础教育的“中国根基”与“世界话语”。为此,应构建具有文化基因和实践基因的基础教育学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学科保障制度。基础教育学的建设将为教育学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从稚嫩走向成熟,需要基础教育研究者的学科自觉以及基础教育实践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6.
教育即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在传递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的过程中,促进了人的发展。教育学即育人之学,培养人是教育学的立足点,人的问题就是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教育学理当关注的是“人——文世界”。在此意义上,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教育学是真正的人文之学。  相似文献   

7.
自赫尔巴特之后,教育学自身的“裂解”及其与其他学科或主动或被动的交叉,在促进教育学从单数到复数膨胀式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维系一种“普通教育学”相对稳定的“公共话语空间”变得越来越艰难.迪特里希·本纳试图接续起源自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传统,他从对人类实践的分化与非等级关系入手,探讨了教育实践自身的逻辑;从行动理论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国教育学,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教育强国的理论需要。中国教育学的三大支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和国教育实践和数字技术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教育学文化品格以中国魂;共和国教育实践特别是新时代的教育实践赋予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以实践脉;数字技术发展赋能中国教育学同步发展以动力源。构建中国教育学,亟须明确其总体定位、核心概念、重大命题和基本范畴,重点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微观逻辑主线,以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为宏观逻辑主线,形成微观教育学和宏观教育学的基本雏形。在方法论上,需要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继承与理论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学科立场与跨学科借鉴等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中亮 《成人教育》2008,(12):11-13
成人教育学中国化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中国的成人教育学,中国的成人教育学是解决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成人教育之学。解决成人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成人教育学中国化要处理好其与西方成人教育学、传统成人教育文化、成人教育实践、教育学和成人教育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学是关乎人的生命之学、生存之学与生活之学。现有的职业教育学内涵的揭示存有种种缺陷,职业教育学面临的困境与此有重要关联。引入人权学的视角,将"职业生命"、"职业生存"、"职业生活"等概念引入职业教育学内涵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职业教育学是以培养"职业人"为目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以探索职业生命、职业生活、职业生存技能为规律的学科(教育价值的主要内容);该学科可以有效发展职业生命,和谐职业生活,规训职业生存技能,展现职业的创造价值,维护职业尊严,彰显职业声望(教育价值的意义作用)。新视角的突破意义在于:还原职业教育生命之学的本质,凸显职业教育学生存之学的价值,强化职业教育学生活之学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不仅指教学研究中技术问题的显性化,更是指教学研究中技术思维的意识形态化,最终将会引起教学研究的范式变迁。长期以来,由于理论传统对技术的排斥、技术本身的自我隐蔽,以及人们对物质技术的偏爱,使得技术主题在教育理论中一直处于历史性缺席状态。现代教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变革了传统教育理论赖以成立的基础,为教学研究的技术转向提供了实践基础。而学习科学凭借其跨学科与综合研究、以设计研究为研究方法论的优势迅速崛起,为技术走进教学研究指明了可行之路。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科中最具活力的学科,将成为教育学研究技术问题最为可靠的倚重者。教育技术学应在培育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与建设教育的临床学两个方面做出建树,因为技术时代的教育哲学将为教育变革提供理论的指引,而教育临床学又为技术思维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入口。教育技术学可以借此逐步提升自己在教育学中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召开。通过对"教学技术"、"学习科学"、"非正式环境中的学习"、"技术·教学·认知·学习"、"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变革代理"、"教师专业发展"、"在线教与学"、"虚拟学习环境应用研究"、"新兴技术"、"大脑、神经科学和教育"十个有关教育技术的专题进行评述,并结合AERA2009、2010年会的情况,对本次年会的研究特点和趋势进行概括和分析,希望能让国内读者对本次大会的整体情况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4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召开。在本次年会中,涉及了"教学技术"、"学习科学"、"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技术.教学.认知.学习"、"虚拟学习环境应用研究"、"技术作为教学变革的代理"、"在线教与学"八个有关教育技术的专题,通过评述并结合AERA2009、2010、2011年会的情况,全面梳理、总结了近几年AERA年会所体现出来的国外研究特点、热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5.
“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构建教育领域相关模型.探索教育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大数据”的出现.将掀起人类教与学的又一次变革。2012年,美国国家教育部发布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对美国国内大数据教育应用领域和案例。以及应用实施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借鉴此报告.我们认为未来我国教育领域的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应加强国家和地方对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在技术层面、管理体制层面以及法律制度层面的支持,按需合理规划具体研究和应用,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后进优势,借助“大数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进而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合作教育学主张师生间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学校应取消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做法,而代之以实质性评价,这一教育思潮对我国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改革实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Book Reviews     
Books reviewed:
Richard Edwards and Robin Usher, Globalisation and Pedagogy: Space, place and identity
Jackie Brine, Educating Women: Globalizing Inequality
David Carr, Professionalism and Ethics
Andrew Pollard and Ann Filer, The Social World of Pupil Career: Strategic Biographies through Primary School
Bernard Crick, Essays on Citizenship
Mike Bottery and Nigel Wright, Teachers and the State: Towards a Directed Profession
Stephen Heathorn, For Home, Country and Race: Constructing Gender, Class and Englishnes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1880-1914
Jane M. Page, Reframing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Educational Imperatives for the Future
Leslie P. Steffe and Patrick W. Thompson (e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Action
Patricia Broadfoot, Marilyn Osborne, Clare Planel and Keith Sharpe, Promoting Quality in Learning – Does England have the Answer?
Claire Cameron, Peter Moss and Charlie Owen, Men in the Nursery: Gender and Caring Work
Mike Cole (ed), Education, 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R. Alexander, P. Broadfoot and D. Phillips, Learning from Comparing: New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 , Volume 1 Contexts, Classrooms and Outcomes
OECD, Learning to Bridge the Digital Divide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中进行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提出了适合高校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维度,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设计相应的自主学习活动,引导、诱导、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习,可以逐步促使学生达到"能学"、"想学"、"会学"和"坚持学"四个自主学习的递进层次,能够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这种学科性质使得学前教育学必须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这一立场出发,对以实践为主线的"学前教育管理学科"和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为主线的"教师教育技能学科"的价值观和使命观提出了质疑,并期待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的理论研究为主线的"理论学科"能够担当起学前教育学的主流使命。虽然,目前学前教育学主要承担着三重使命,但是,学前教育学历史使命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即推动学前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Reviews     
Books reviewed:
William C. Bowen and Sarah A. Levin, Reclaiming the Game: College Sports and Educational Values.
Richard Riddell, Schools for Our Cities: Urban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Marion Bowl, Non-Traditional Entrants to Higher Education –'They Talk about People like Me'.
Robert Jackson, Rethinking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Plurality: Issues in Diversity and Pedagogy.
David H. Hargreaves, Learning for Life: The Foundations of Lifelong Learning.
Tony Booth, Kari Nes and Marit Stromstad (Eds), Developing Inclusive Teacher Education.
Susan Hart, Annabelle Dixon, Mary Jane Drummond and Donald McIntyre, Learning without Limits.
Kathy Hall, Listening to Stephen Read: 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Literacy.
David Carr, 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and Theor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David Carr and John Haldane (Eds), Spirituality,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