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组织在我国迅速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政策制定,政治动员和利益整合功能都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必将对未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执政党如何依法领导非政府组织,是新时期党建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环境保护领域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菁 《科教文汇》2009,(8):226-227
以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进行宏观上的分析,探究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程度,以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环境非政府组织为参照,力求对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分类、活动领域、发展特点、发展问题等现状进行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非政府组织外部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钮菊生  张敏 《学会》2007,(7):12-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在经济和政治结构分化的基础上,开始了中国社会领域自治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就是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非政府组织能否有效管理政府让渡的社会公共事务,一方面取决于非政府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合理与否,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如何对非政府组织进行有效的外部治理。我国非政府组织外部治理的主体是政府,对非政府组织进行有效的外部治理,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媒体制定各自层面的制度规范,为非政府组织的外部治理提供法律依据,使非政府组织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促使非政府组织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既是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其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环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邓国胜 《学会》2004,(10):12-18
中国NGO发展的环境在 1978年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宏观环境看 ,中国相继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垄断资源和严格控制私人活动空间的格局 ,重构了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从而为各类非政府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中国加入WTO和全球化的趋势对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又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微观环境看 ,一方面 ,社会转型时期形成了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中间层 ,而公民闲暇时间、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也使公众参与和志愿者行为成为可能。总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 ,在面临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进行跨文化管理,其目的在于促进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有序运行,进一步推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从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分析,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权利距离、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文化冲突。鉴于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面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构建了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跨文化融合模型,从冲突管理、文化适应、文化整合、文化创新等维度,提出促进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跨文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尔平 《学会》2012,(10):43-47,55
非政府组织的欧洲化是欧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动力成为非政府组织话语和政策逻辑的一部分的过程,也是非政府组织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适应与反应过程。欧盟通过提供资助、增加欧盟政策影响力等方式促进非政府组织欧洲化;非政府组织通过争取欧盟资助、参与欧盟层面的活动这两种路径实现欧洲化。欧洲化是一体化不断深化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各组织情况不一,使得非政府组织对欧洲化的反应呈现多样性,但欧洲化的路径比较单一,一些组织难以实现欧洲化。  相似文献   

7.
安建增 《学会》2009,(7):3-9
讨论非政府组织(NGO)的生成逻辑对于分析其政策培育模式至关重要。现行研究简单地将NGO的生成归因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这种分析逻辑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从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两个角度来讨论NGO的生成问题:NGO生成与其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同时,公民个体启动NGO还需要一定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会》2020,(1)
蒙古国非政府组织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7年《非政府组织法》颁布后发展快速。蒙古国非政府组织可以注册为公共服务型非政府组织和会员型非政府组织,它们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和社会捐助,公共服务型非政府组织能够享受税收优惠。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管、非政府组织监督、合作共治三个方面。蒙古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相对完善的制度环境、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援助。  相似文献   

9.
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目标错位、法制建设滞后、与政府组织的界限不明确等问题。应通过优化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内部环境和社会环境来实现非政府组织的有序化发展,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社会民主、保障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何晔  王绽蕾 《学会》2007,(12):25-28
非政府组织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弥补西部地区公共物品供给的不足;提升社会活力,促进了社会的互动;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转型。西部地区非政府组织的生成和发展表现为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新的非政府组织大量出现以及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对西部地区的项目支持。推动西部地区非政府组织发展,必须做到:政府积极转变观念,扶植和引导非政府组织尤其是草根组织的发展;合理利用本土资源,充分挖掘其现代价值,促使其转型;非政府组织应明确自身使命,合理定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郭华  李庚伦 《学会》2012,(2):10-15
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民族地方自治、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地区改变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促进民族文化事业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职责。近年来民族地区文化领域内的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部门在发展民族文化方面无暇顾及亦无力顾及的领域,本文以元江哈尼族文化学会为例,展开分析本土非政府组织在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作为区别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我国社会纵深化发展的不断推进,非政府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愈发关键。实际上,非政府组织除了具有政治内涵之外,也包涵着深厚的伦理意蕴。在伦理视域下,非政府组织的伦理特质不仅体现在其服务公共利益的组织使命和公益性、自愿性、非营利性的组织特征之上,同时也体现在其实行的以道德义务为核心的伦理管理模式当中。非政府组织是我国社会管理中重要的伦理主体,在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伦理功能,但也面临着相应的伦理危机。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19,(6):79-83
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了我国2005~2016年275个城市的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污染减排效应,为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量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非政府组织作为民间机构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方式,对污染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要好于政府单一的环境规制效果。因此,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多方协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保宣传教育、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政府与企业行为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国栋 《学会》2009,(5):3-6,28
5.12汶川地震带来了一次罕见的自然危机。环境非政府组织应急而行,主动承担起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社会责任,以积极的姿态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无疑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风险应急和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该文试图展现地震及震后环境非政府组织救灾行动的基本形貌,并对其表现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以网络文化产品与网络文化产业链为内部因素,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技术环境为外部因素,建立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决策树方法,基于上海市实证分析发现,网络文化内容创新性、网购配套体系完善度等15个因素进入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决策树模型,属于具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因素。实证结论表明:内容创新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营销体系的完善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社会文化环境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外部因子。为促进产业发展,建议加快网络文化内容创新与加大创意投入并举,完善网络文化产品营销体系与网购支付体系同行,优化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环境、打造绿色网络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9,(9)
作为少数以宪法形式确认非政府组织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之一,菲律宾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为其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沃土,使其具有了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诸多特点和路径。基于对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发展历史的回顾,可以对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若干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状与相关理论对其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与政府互动后的制度、资金、监管三个方面,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构建、非政府组织自律体系的构建两个要素分别作为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逐利,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缺乏号召力,责任缺失等。曹了更好地发挥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就应该加强低碳知识的宣传,对政府的低碳经济决策施加影响,实现筹资的多元化,加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内部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得到普遍公认的事实是:非政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绿色和平(Greenpeace)做为一个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起源于1971年,当时一群加拿大及美国人组成一支抗议队伍,乘一艘渔船,试图亲身阻止美国在阿拉斯加进行的核试验。希望亲自见证这些被破坏的环境,并  相似文献   

19.
卞菊 《学会》2006,(8):11-14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这是导致非政府组织陷入发展困境的直接原因,体现为非政府组织的自治危机和合法性危机。在现代公共管理中,作为政府的合作对象,非政府组织对政府提出了制度需求,政府不仅要提供财务援助,更要以制度安排的形式给予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以各种支持。  相似文献   

20.
金彪 《学会》2008,(4):7-12
外国非政府组织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长期活动,为"颜色革命"的发生准备了思想舆论条件,为当时的反对派提供了资金支持,并且直接参与组织了街头政治活动。在"颜色革命"中,外国非政府组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某些国家进行干预的政治工具,不仅影响了格、乌、吉三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而且也给地区局势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