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条消息应有新闻诸要素,方能交代清楚报道的事实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满足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欲望,这是消息写作做到规范化的前提。但是,在消息中如何正确和巧妙地运用新闻诸要素又大有讲究。 初学新闻写作者一般认为,新闻诸要素运用起来比较简单。写消息时把这些要素凑起来就成了。有时丢掉一两个要素也照样发稿。因此,当前一些消息存在着这样的毛病:运用新闻诸要素有的是照葫芦画瓢,造成写作上的一般化、老一套;有的丢胳膊少  相似文献   

2.
一、消息要不要有情感?消息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这是客观要求。既然是用事实说话,那么写消息还要不要讲究情感呢?新闻作品的生命力从哪里来?我认为主要来自两大因素:一是历史价值,一是美学价值。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的历史价值要求新闻完全真实,新闻的美学价值要求新闻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要给人以美的享受,无疑新闻的文气、风格、情感等等因素都是充分条件。美学界知名人士屈稚军说:“美感在本质上就是情感活动”,没有情感,消息作品何谈之美?情感,是消息作品获得生命力的条件,也是记者表达思想、立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一条消息应有新闻诸要素,方能交代清楚报道的事实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满足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欲望,这是消息写作做到规范化的前提。但是,在消息中如何正确和巧妙地运用新闻诸要素又大有讲究。初学新闻写作者一般认为,新闻诸要素运用起来比较简单。写消息时把这些要素凑起来就成了。有时丢掉一两个要素也照样发稿。因此.当前一些消息存在着这样的毛病:运用新闻诸要素有的是照葫芦画瓢.有的丢胳膊少腿,构不成一篇完整的报道。为了克服消息写作中这种种不规范的现象,运用新闻诸要素既要做到准确,又要灵活巧妙,便颇有“学问”了。现…  相似文献   

4.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2年5月7日上的消息《广东着力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以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鲜明而重大的主题,以颂扬改革开放的新成就,以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介绍广东在义务教育上的工作经验,以良好的传播效果,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综合消息,从写作上来说,它为我们如何利用概括技巧写深写活综合消息提供了成功经验。 ——概括好新闻事实。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但新闻事实并非都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作者对新闻事实进行归纳和概括,简洁明了地说明新闻内容,使受众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有一个总体印象。概括新闻事实切忌  相似文献   

5.
谢顾问;我是军报第7届函授学员,有一个问题向您请教。每当我采写了新闻稿件给同行看或寄给编辑时,人家总是说我写的稿子缺乏血肉,很“空洞”,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办法克服吗?55310部队杨少清杨少清同志:“空洞”,就是言之无物。你能在同行和编辑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的稿子存在“空洞”的毛病,这很好。“树有根,水有源”,稿子的“空洞”也是有原因的。——讲道理太多,必然空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稿子主要靠摆事实取胜,+。果在一篇消息(一般8O0字以内)中,议论过多,甚至超过了事实所占的比重,那就会给人以“空”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俗语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消息写作也如此。新发生或新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如同“红花”,而背景材料恰似“绿叶”。用“绿叶”来扶植“红花”,在消息中往往可以起到“烘云托月”的功能。从报纸上常见到一些消息写得单薄,说不清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有的消息读后又似懂非懂,甚而引起这样那样的疑问;有的消息介绍先进经验或工作方法,却没有写出产生这一经验或那一方法的主客观原因或历史条件……消息中出现诸如此类种种毛病,可以说都是不用或不善于使用背景材料造成的后果。正如一位新闻学者所说:“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案头,放着一封读黄来信,上面写道:“‘编辑同志,不少老师给我们上新闻课时,都讲到写消息要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认为这是消息写作的‘金科玉律’.但我们平时写消息时,‘倒金字塔’结构却采用得很少,为此我感到很困惑,是‘倒金字塔’结构不适合军报的新闻文体呢,还是消息写作有更好的结构斤式?希望您能给予回答。”’接到这封读者来信后,我也困惑了一段时间。不可否认,‘“倒金字塔”结构确实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很好的结构方式,它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生动、最有趣的事实放在最前面,能紧紧抓住读者,吸引读者把文章看下…  相似文献   

8.
写新闻首先要写好导语,因为导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记者、编辑和通讯员需要格外下苦功才能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众所周知,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写作时往往不是按照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来写,而是把事情的高潮、最有吸引力之点放在最前面(这就是导语),使新闻的主题通过导语最先突出地表达出来。这就如同演员出场一样,穿戴打扮、表情身段、一个亮相,能否把观众吸引住,并引来一片喝彩声,这可是相当不易的,写好新闻导语也如是。什么是新闻导语?古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晋朝学问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的话…  相似文献   

9.
消息标题是指运用精当的语言,对消息内容所作的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它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标出消息中的核心事实(即实题);二是通过议论或抒情点明消息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即虚题)。这两种表现形式,有时由前者独立承担标题的任务.有时则由二者共同承担标题的任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表现形式的具体运用作一番探讨。标题中应该有事实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所以,作为对新闻内容的浓缩和概括的标题,就不能没有事实。待别对于消息这种新闻文体,更应如此。消息标题与通讯标题有一定的区别,与文…  相似文献   

10.
一、“提炼、概括”之功。 事物是复杂的,有些新闻事实头绪繁多,如何在简短的导语中写明白,这就要求记者在提炼、概括上下功夫。正如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在报道新闻事实时,不能有闻必录,而要善于“提要”,即提炼出新闻的要点来;当提出某个观点、思想时,就要善于“钩玄”,即揭示出那深刻而又有新意的见解、论点和道理来。为了检验提炼、概括是否得当,不妨下点笨功夫,将主要事实逐一排列在一张单子上,梳理轻重大小,归纳事例与观点,分清主次,做到既弄清新闻事实的意  相似文献   

11.
写消息是一个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看家本领”。初入道者,往往不把写消息放在眼里,不就几百字吗?立马挥就。管它事实是否新鲜、典型,材料是否丰满、厚实,细节是否生动、传神。若把稿件拿到桌面上仔细推敲,就发现,那消息写的象干干巴巴的剩馍馍,无滋无味的白开水,弱不禁风的绿豆芽。因此,有些记者时间干长了,反觉得消息越写越难,越写越不会写。对于写消息,笔者认为要在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胸装全局,选择典型新闻事实一篇优秀的消息除了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和审美价值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宣传价值。在决定一条新闻价值的诸多…  相似文献   

12.
一、消息写作中可否有议论消息是一种最基本的新闻体裁,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大家族的主力军。其显著特点是靠事实说.话。消息作品靠事实说话无庸置疑,但是消息写作中要不要有议论成分呢?这一问题一直是新闻界争论的话题。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孙世恺在《“画龙点睛”需妙笔》一文中说:“消息有点议论,是新闻报道发展的历史和读者的要求……”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叶春华在《新闻业务基础》一文中写道:“我们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一概排斥议论。”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中心教材《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3.
消息中的背景是新闻在报道事实时所使用的背景材料,它是指与新闻事实有联系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政治原因、地理特征、科学知识等,为新闻提供详细的注释和补充。 对比映衬,深化主题。有些事实看似平常,单独写,并不引人注目。这时如果运用背景材料,抓住事物的今与昔、前与后、正与反等加以映衬,就可以使新闻的意义鲜明,主题深化。例如,在《最后一滴水是眼泪吗?》这则消息中,就采用了一幅宣传画的主题: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也许就是自己的眼泪,以宣传环保,唤醒公众的自觉意识,在背景材料中就运用了正反对比手法进行描述,使…  相似文献   

14.
王琦 《新闻传播》2006,(4):54-54,56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准确及时,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既然新闻是客观的真实,那么新闻播音是否也应是客观地播报而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呢?新闻播音到底是不是纯客观的,又能不能是纯客观的?带着这一问题,在实践中加以分析研究,笔者明确了这方面的一些认识:新闻播音应该有“情”,而且必须有“情”。没有“情”就无法表现出爱憎、表现是非,新闻播音也就失去了宣传的意义。(注:本文所说的“新闻”特指消息体裁,“新闻播音”特指新闻播报。)  相似文献   

15.
写新闻离不开事实。可是碰到不完整不理想的事实怎么办?这也是一个横在初学新闻写作者面前的沟坎。学员高兴坤满腔热情地采写了一篇战士追劫贼的消息,送到政治处审查时,领导说,劫贼没追到,写稿子没有意义了。为此,高兴坤感到被泼了一瓢凉水,有些苦恼。于是,他把原作寄给教务处,想让老师们“多加指点”,给个“说法”。现在请看原文:[习作四]午夜连劫贼元旦前夕的一天晚上12点多种,辛劳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广空某场站气象台前面的一家小店里,两名歹徒正持刀威胁着店主赖某交出现金,赖某吓得不知所措,直打哆京…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一些记者采写的消息,往往见事不见“人”,消息写得枯燥乏味,可读性不强。线与点:新闻事件与人的关系新闻,是反映人类社会活动各个方面所发生的重要的、新鲜的事实的一种形式。凡是新闻都不可能没有人的活动。从新闻采写的角度看,如果把新闻事件比喻成一条纵向的线,那么,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在具体时间内的举动、言语和思想,便是这根线上具有横断面意义的点。单纯只给受众一条简单的线,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能从纵向的线上截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横断面作为点,通过具体的描写,使点与线相结合,既有纵向的,又有横向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祝贺 《新闻爱好者》2002,(12):31-31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新闻事实也不例外。每个事件都有其发生、发展的特定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因此,在写消息的时候,就应当对所报道新闻事件的背景作出恰当的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分析获奖作品可以看出,背景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对比参照型的背景材料历史是昨天的新闻。因此,新闻事件也是历史事件的组成部分。有些新闻看似平常无奇,但是通过记者利用背景材料对新闻事实作出纵向比较后,事件的新闻价值就清晰地显现出来。《郑州晚报》上的一条消息…  相似文献   

18.
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直观上来讲,消息区别于其他新闻报道体裁的特点就是短小,是以简单扼要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做概括和反映,这会让很多人觉得消息很简单,很难在重大题材上做出文章,其实不然,当简单的消息透露出不简单的信息时,它具备了成为优秀消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吴定新写这一组习作的动因是什么?他对自己的习作是怎样看的?我们的读后感又是什么?吴定新专门为这一组习作附了一封信。我们还是先读读这封信。教务处:我先从写作方法上与老师们一起探讨这篇《选票能否定乾坤入这篇稿子报道的事实,是我亲历亲闻的,有具体的新闻要素,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文中没能进一步明确。此类稿子在《纸上谈兵初中《新闻怎样出新卜节已有较详细的点评在我还存在疑问:-\我的这篇《选票能否定乾坤》算不算是消息报道,能否冠以“本报讯”?在写作程序上好像与以前采写的稿件不一样,自己都搞不清耍的是什么花样…  相似文献   

20.
[评析]写新闻要着力显示新闻性,紧扣报道主题,围绕新闻价值的最好表现来安排事实材料。新闻报道的这一写作规律我们在以往的评析中都多次提到过。事实上,我们的新闻报道在这方面时有问题出现,有些报道象写公文一样来处理事实材料,忽视新闻价值表现,由此大大降低了可读性和报道效果。如《卖商标?不干》这篇消息即是一例。就题材的抓取而言,这篇报道是很不错的。特别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在名牌商标这种无形资产普遍流失,许多名牌商标被外商收购或在境外被抢注的背景下,这一报道题材尤为有价值。在这一点上,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