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编排正体现这一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编排上的一次突破,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一个亮点。但是,在教学中能否切实吃透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编排的意图,对于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成效至关重要。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上册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版本教材在编排体系、素材选择、编写体例、呈现形式等方面展示出各自的特点,为教师备课、研读教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方式.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种教材"平行与垂直"内容编排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可以促进教师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发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设计说明: 分数乘法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对于该部分内容,人教版教材的编排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教材充分体现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运算的意义,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语文园地"以范例的形式穿插了"展示台"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展示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活泼新颖,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要认真领悟编排意图,用新课改的思想来盘活它.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编排上有很多的亮点,其中关于"实践与综合应用"版块的编排就是这众多的亮点之一。教材通过对这一内容科学系统、有针对性地编排,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因为教材在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节约用水"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它是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以及"比例的知识"设计编排的,旨在让学  相似文献   

7.
6种版本教材编排"测量物体的密度"内容存在异同状况。人教版、苏科版、教科版、沪粤版教材均设置了测量物体的密度的学生分组实验;沪科版、北师大版教材没有编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研究6种版本教材的编排特点,可以使我们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实验教材使用中,许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惑:简单的教材内容该怎样处理、设计?人教版小数学第一册教材对"加法的意义"的编排,就是借助一幅简单的主题图来提炼1 2=3的加法算式,进而抽象出加法意义的.对这种简约的教材编排,许多教师往往以机械化、简单化的眼光狭隘处理教材内容,例如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2001年秋新课程标准在南宁市全面实施.初中数学教材刚开始几年用北师大版,接着改用人教版,近三年用新修订后的人教版,这三套教材我都亲自教了一遍.我想用我九年践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教材"空间与图形"编排的优劣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课标教材五上年级编排了简易方程这一内容.这个单元先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后学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对于"方程的意义"这一课,教材利用天平的演示,逐步引出不等式与等式,再让学生针对这些式子进行比较、分类,概括出方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小学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过程简述】教材上,今天的课题应该是"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可是在全课结尾时,教师却将课题改成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2.
正只有把准教材变化的实质,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本文对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变化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若干教学建议。一、内容变化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结合一年级新生年龄特征,在教材编排结构和内容方面进行了适当调整。1.加强学生学习的准备性,单设"准备课"单元准备单元的内容由实验版课标配套教材第一单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九义”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编排,与原有教材相比有以下特点:(1)重点、难点突出,新教材点明了小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对后者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小数乘法计算法则通过例中设问启发思考,为总结法则作好铺垫;通过例2~例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比较"苯"在IB与人教版教材中"苯"的编排体系、内容编排、栏目设置这三方面,对比分析两版教材编写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新一轮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三套教材中"体积单位"一课在情境编排、练习编排等方面的异同,并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了新的思考:关注活动经验,融为数学经验。  相似文献   

16.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数一数"为主题,在教材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更注重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与义务教育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对原有"准备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保留了"开学图"和"数数"的内容,调整了"同样多、多些、少些"和练习中的写数等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体现年段教学的不同要求,我们对人教版课标教材中高年级的读写训练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归纳.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中年级的读写训练点采取明线和暗线编排,呈现在文前、文中、文后的"泡泡"中,课后的思考练习题(暗线)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明线).高年级的读写训练点主要呈现在导语的第二自然段、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以及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8.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课程改革之前当地使用的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人教版2003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人教版2013课程标准教科书这三个版本的教材中有关"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文作者从三个版本教材中该知识点的体例结构、内容数量两个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比较分析,有理有据,内容翔实。对新旧教材的全面解读,将有利于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厘清教材知识编排结构,明变革,知传承,深化对教材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构建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课程实验教材2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编排了"表内乘法(一)",在这个单位中先学习"乘法初步认识",再学习"2~5的乘法口诀",接着学习"乘加、乘减"的内容,最后编排了"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含有两级的运算.通过"几个几多几"或"几个几少几"的认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进一步熟练乘法口诀,同时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知识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等教材均选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案例,并且在内容编排上均按照"发展条件一发展特点一存在问题一今后发展方向(或时策)"条理进行组织.但因三版本教材在"问题与对策"部分的表述各有差异,为了避免争议,各新课程地区的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均将重点放在了"发展条件"和"发展特点"部分.掌握这两部分内容的关键是理清几组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