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案例以下是“求平均数”一课中的精彩一幕:镜头一:师:我们班的钟榕滨同学参加学校的卡拉OK比赛时,7位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是93分、96分、89分、92分、89分、94分、92分,怎样确定她的最后得分呢?生1:把7位评委评出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7。(让学生用这种方法算出平均分)生2:我有不同意见。因为按比赛规则,必须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师:你们认为呢?(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那么按这种方法再来算算她的最后得分。镜头二:师:下面请各小组结合本节课的表现情况,给自己小组评出这节课能得多少分。生1:我们第一组…  相似文献   
2.
袁仕理  叶青 《中国教师》2011,(10):62-63
<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有关概念,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相关的知识链和知识系统。2.在开放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梳理过程,培养学生辨析、比较、归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不同版本教材在编排体系、素材选择、编写体例、呈现形式等方面展示出各自的特点,为教师备课、研读教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方式.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三种教材"平行与垂直"内容编排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可以促进教师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发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探索是数学学习的生命。探究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重点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当前.探究性学习止受到广大教师空前的重视,其表现出的旺盛生命活力也为人们所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极端性和作法上的片面性。笔者在参与探究性学习课题实验中搜集了几个教学实例.并就此进行分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袁仕理 《福建教育》2005,(4A):41-41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经历磨炼和失误.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错误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独具的“慧眼”,要把错误看成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好数学的一剂良药。要呵护出错的学生脆弱的情感,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大力挖掘错误潜在的教育价值,让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到教师、学生、家长。延伸到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过程中一切人力、物力及其自然资源。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理念,用心挖掘,慧眼识珠,灵活运用各种数学课程资源。童谣是用童心写的诗歌,是童年中最美妙的音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中引进童谣,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童谣的形式,使童谣成为可供我们利用的数学课程资源,会产生独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各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普遍采用了“小单元”的教材编排方式。教材在编排时设置小单元,可以使内容相对集中、知识点更加突出,体现了多元的教育目标,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研究数学。但在新教材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小单元”教学日渐成为教师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它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以下是“求求均数”一课中的精彩一幕:镜头一师:我们班的钟榕滨同学参加学校的卡拉OK比赛时,7位评委给出的分数分别是93分、96分、89分、92分、89分、94分、92分,怎样确定她的最后得分呢?生1:把7位评委评出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7。生2:我有不同意见。因为按比赛规则,必须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师:你们认为呢?(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那么按这种方法再来算算她的最后得分。  相似文献   
9.
“磨”——意味着思想的碰撞和融合,意味着反复的推敲和揣摩,意味着不断深入的体验和感悟。前不久,笔者承担了一节大型的公开课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为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律”。在多次的“磨课”过程中,我对把握教材深度的必要性、问题情境的有效性、选择学习方式的方向性等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正仔细观察课堂,我们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很难在数学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形成了"隐性缺席"。基于此,笔者对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交往、数学思维、文本阅读、课堂留白等方面的"隐性缺席"现象进行了观察与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一、学生话语的缺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交往中,因话语权不平等而出现的伪交往或畸形交往现象日益凸显。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话语权不平等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例如,笔者对某教师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