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兆鹏 《科学教育》2007,13(5):38-39
SO2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也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本身能直接伤害植物的茎叶,严重时造成植物死亡。本文结合中学环境教育课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的实验,就SO2对植物的影响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常雨水偏酸性,pH=5.6。人类活动把大量硫和氮的氧化物排人大气中,它们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pH〈5.6的酸雨。煤炭中含有硫元素,煤炭燃烧产生SO2。我国的煤炭含硫量较高,又是一个燃煤大国(煤炭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因此,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硫、二氧化硫、硫酸型酸雨等是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内容,它们在教科书中呈现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等。本文设计了一个符合化学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绿色化学实验,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供课程资源。现将这个实验的设计与探究报告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3.
1.酸雨正常雨水的pH值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CO2的缘故),酸雨的pH值小于5.6.酸雨中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其余为一些弱酸.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SO2  相似文献   

4.
一、考查SO2的毒性 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它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时还会使人死亡。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还会形成酸雨。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化,湖泊酸化。酸雨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以及电信电缆等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云冈石窟地区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SO2、工业粉尘及粉尘中的金属元素,其含量皆严重超标.在有水份的环境中,通过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SO2容易生成H2SO4或酸性物质,再与石质文物表层中CaCO3作用,生成CaSO4*2H2O, 导致风化侵蚀.  相似文献   

6.
1依据SO2对环境的污染资料获取有关SO2物理性质的信息 教师创设情景:播放一段有关SO2形成酸雨及酸雨对人类的危害的资料片。  相似文献   

7.
例1(镇江本年调研题)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CI、HBr、S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能被完全吸收.将所得无色溶液分装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酸化的BaCl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原混合气体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根据济源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对铅锌冶炼业SO2产生量和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铅锌冶炼业SO2的去除率较高,但因其SO2的产生量大,所以排放量也大,是大气SO2的主要污染源,铅锌冶炼业SO2的污染防治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SO42-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溶液中剩余的Ba2+,进而间接求出水中的SO42-含量.在5ml水样中加入1.75mlBa2+(1mg/ml),经一定时间的陈化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的Ba2+,利用先作好的标准曲线,得到水样中的SO42-的量.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样分析,对于河水中的硫酸根的测定标准偏差为0.0012,相对标准偏差为2.87%.  相似文献   

10.
取直径为30mm、12mm左右的大试管和小试管各一支、一个与大试管配套的橡皮塞,塞中央用打孔器打两个孔,将两个长颈胶头滴管由孔插入.实验时,先在大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2SO3或NaHSO3固体,小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S固体,再在A滴管中吸入一些稀H2SO4,B滴管中吸入一些1∶ 1H2SO4,将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胶塞一起小心地塞在试管口内壁上(如图1),然后用B滴管向大试管内逐滴滴加H2SO4,当看到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后,再用A滴管向小试管内逐滴滴加数滴H2SO4,此时不仅FeS发生反应,同时看到大小试管内生成大量黄色的烟.  相似文献   

11.
题目为了预防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某硫酸厂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SO2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为了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样品4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各40.00mL加热至120℃,  相似文献   

12.
1原实验存在的问题 ①教材中仅仅给出SO2对植物危害的介绍,并没有对SO2危害植物进行探究,使得学生对SO2危害性认识不足。②很多教师在探究SO2对植物的危害时,也往往是用Na2S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SO2,不利学生充分认识空气中SO2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实验,按教材提供的方案,能观察到SO2气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效果也很明显,但该实验方案没有提供尾气吸收装置,实验操作时稍有迟缓,室内就会弥漫SO2的刺激性气味。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影响,对大气环境有污染。有同行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增加了对尾气处理环节,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检验SO2性质装置中的气体仍未除去,实验完毕清洗仪器时,会释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操作者也会受到伤害。提高此实验开出率的关键是解决气体发生装置中气体残留和尾气的吸收问题。因此笔者对此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再改进(图1)。  相似文献   

14.
酸雨知识小解一、什么样的雨水称酸雨?答:一般地说,天然降水都是偏酸性的,pH约在6左右.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有少量的能溶解到雨水中,生成微量的碳酸,从而使雨水略显酸性.这种略显酸性的雨水进入土壤中,能促使土壤养分的溶解,利于植物的吸收.不过,当雨水的酸度增大,pH小于5.6时,对生态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而,人们把  相似文献   

15.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SO2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人空气中,对环境将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它对人体也会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对SO2进行处理是当前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6.
自2006~2010年,对福州市仓山区的大气质量进行了持续地定期监测,主要监测了大气中的飘尘(PM10)、SO2、NO2三个指标,结果显示:该区域2006~2007年的飘尘水平明显偏高,2008年以来,该区域PM10值与2006~2007年相比有所下降,从2008~2010年的PM10值监测数据来看,7~9月的数据均相对较低,而11月~次年2月之间PM10值则相对较高;该区域2006年SO2的监测值较高,但从2007年开始,SO2指标逐渐降低,甚至监测结果经常为0,说明从2007年开始,该区域空气中SO2的污染逐渐减少,且已减少到了极低的水平,可以忽略不计;2006年NO2的监测数据较低,2007~2010年监测结果比较接近,2007年略高,从2007年开始,空气中NO2的水平略有下降,但近三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都匀市区酸雨现状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都匀市区2001~2003年酸雨降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都匀市降水 pH 均值<5.6,酸雨出现频率高。降水中化学成分以 SO_4~(2-)为主。酸雨出现的频率季节变化规律为:一、四季度>二季度>三季度,与 SO_2在不同季节质量浓度变化规律一致。酸雨主要是局地污染造成。同时,2001~2003年都匀市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逐年有了较大改善。只有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对用煤总量进行控制,采取措施控制 SO_2污染,就能改善都匀市酸雨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论述了大气污染物 SO2 、NO对植物的危害及植物在保护环境中的净化和监测作用 ,并提出减少环境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SO2烟气对大气污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二氧化硫烟气排放的三个阶段,详细分析了其在大气中发生干式沉降、雨雪冲蚀-湿式沉降、光化学反应、氧化反应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终形成硫酸、偏硫酸、亚硫酸等,导致大气中硫酸盐微粒增加、形成酸雨、造成区域性污染的过程,从而揭示了二氧化硫烟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机理,为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市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2015年3月SO2,NO2,PM10,PM2.5,CO和臭氧的观测数据,分析了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臭氧夏季平均浓度值最高;NO2夏季浓度值最低;PM2.5,SO2和CO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浓度最低;而PM10浓度春季最高,较为明显的高于其它3个季节.臭氧四季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其余五项污染物浓度四季的日变化呈现出"早峰午谷",且夜间出现小高峰.掌握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可为大气环境治理工作与防控措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