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对于当事人是否负有如实陈述义务,违反该义务的法律责任,以及其范围等问题一直存在困惑。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往往为胜诉而故意作虚假陈述,对法官查明案件事实造成误导和阻碍,甚至有时当事人主张的虚假事实被人民法院采信,导致裁判不公,严重破坏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本文在对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如实陈述义务的立法和适用进行深刻阐述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主张对当事人陈述作功能性分析,区分证据性陈述和一般性陈述,并在民事诉讼立法中,根据当事人陈述的不同性质,对当事人如实陈述义务赋予不同内涵,合理构建违反当事人如实陈述义务的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2.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是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而在我国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权益至今仍被强大的国家公诉权所掩盖,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就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及权利保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机制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3.
有关当事人陈述的立法规定少而粗糙,诚信风气的缺失导致实践中对其审查存在障碍,虚假陈述现象层出不穷.为更好地规范民事诉讼秩序,2019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修改后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落实了当事人陈述义务,强化了法官的询问权,调整了当事人陈述的具结方式,明确了虚假陈述的制裁措施.针对新规,分析缺漏,提出合理界定内涵、明确"有必要"情形、规范法条适用范围和多层次规制虚假陈述建议,以期帮助法院正确查明事实,推动民事诉讼诚信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范围来看,被告人一直以来是法学界关注的重点,各国均重视保护刑事被告人的权利,认为被告人的权利容易受到侵犯,而刑事诉讼被害人作为当事人的权利,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加强对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是世界各国刑诉法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实现国家法制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品格证据关乎个人的道德.也反映社会(司法系统)对个人性格特征稳定的认可度.原则上一个人的品格证据不具有可采性,但如果对案件中的某个实质性争议有证明力,其就具有关联性.而其证明力的大小依赖于一个时期的证据生成机制发达程度.某些情况下也仅是作为加强或削弱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倾向、当事人陈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力的证据使用,而不能直接作为认定某一案件事实或者定罪量刑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创建的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是一种重要的诉讼理念,对刑事检察工作的改革创新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从检察环节适用当事人和解诉讼程序的视角,对当事人和解诉讼程序的理解适用与完善进行探讨,以期对实践适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环境侵权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证据难以收集保存、专业技术性强等特点导致取证难、举证难、质证难成为制约环境侵权案件审理的瓶颈.在环境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中充分考虑环境侵权案件的特点,均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针对不同的案件进行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解决举证难问题.科学地设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完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法律体系、技术标准和收费标准,解决取证难问题.明确环境侵权诉讼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证据属性、参与诉讼的程序,弥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制度的不足,解决质证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概括国内公益诉讼的现状,分析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并阐明其发生的理由。通过比较不同学者的观点,归纳实践经验,对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地位、诉讼范围和取证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肯定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地位的重要性,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总结出若干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建议检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国家利用立法手段,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以减小检察机关在诉讼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能,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证明责任问题是诉讼证明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它起源于罗马法,不同诉讼形式下的证明责任的内涵亦有所不同,它与诉论程序的性质、形式和特点有着直接联系。我国刑事诉讼法证明责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公安司法机关须承担证明责任;(二)某些当事人亦负有证明责任;(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负证明责任,但应如实陈述。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区别决定了我国民事诉讼在缺乏律师代理的情况下,当事人很难进行充分有效的权利主张和抗辩,。笔者通过调研及比较研究得出,在民事诉讼领域实施强制律师代理制度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诉讼效率,根本上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同时通过对律师费转付、法律援助等配套制度的探讨认为可以在深圳前海法院率先试行律师代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并通过一系列相关条文的修改增删,进一步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基本人权和诉讼权利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的巨大进步。本文通过对部分刑事案件发生后,由于被告人1无力赔偿或者躲避赔偿,致使被害人生产、生活陷入困境,由此引发的涉法、涉诉上访或报复性犯罪进行调研分析,提出:通过采用全面系统的权利、案件进展告知、科学主导诉前保全、稳妥推进被害人参与案件量刑建议、合理引导媒体、探索被害人参与刑罚执行及司法救济等多个检察机关案件系统化管理介入被害人权益保障新途径,使被害人在参与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表达其合理的要求和愿望,通过公正的程序,化解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矛盾,维护被害人合法民事权益,起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中,应当借鉴仲裁法领域的私人自治的原则,充分发挥当事人的积极性,扩大当事人的诉讼自主权,允许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有限制地引入“一审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司法》的修订,是广泛的实质上的制度和规则的突破和创新,是许多重要制度和规则的重新设计。本文就股东代位诉讼的当事人安排问题,分析了美国、日本的相关法律制度,对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中的原告、被告、公司的主体资格和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清代各地的官方状纸上,都附有统一印制的告状不准的相关事项,即通称的"状式条例",以此对书状的有关内容等方面予以规范.书状必须符合其规定,否则就会成为州县官不予受理的理由."状式条例"对规范当事人的书状,避免其不必要的错误具有指导作用,既为当事人减少了诉讼成本,也有利于使纠纷迅速进入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5.
我 国颁布的三部《诉讼法》中 ,均规定了这样一条原则 ,即“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这里的“事实”是定案所依据的事实 ,作者认为这个事实应是证据所证明的事实。由此可以看出证据就是决定诉讼结果的主导因素 ,故人们很容易得出“打官司”就是“打证据”的结论来。实践中 ,办案人员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诉讼双方出于各种原因 ,其陈述或提供的证据相互矛盾。那么办案人员依据什么来定案呢 ?当然是查证属实的证据 ,然而这些证据中更多的是依据证人证言。故证人证言在定案时具有很高的法律地位。一、证人证言的法律地位证人证言在法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为被告人地位提高而高兴的同时,也应该关心被害人的利益。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存在着被害人再次被害的可能,其原因是:国家机关不能完全保护被害人利益;被害人除了在某些情况下能获得一点物质补偿外,其精神上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在实际的刑罚权实行过程中,被害人可能再次“被害”。我国法律应该更加注重保护被害人利益,在全社会形成保护被害人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面对“诉讼爆炸”时代的到来,案件数量高位运行,法官工作压力倍增,基于司法认知能够使得当事人对某些事实能够免于证明,且具有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的功效,而被我国一些学者所看好.但是,立足国情,其在我国的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认知是否具有可行性,有待我们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审判赖以运作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统得过死、透明度低、审判专制的种种弊端.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客观上需要经济审判在消除人治、扩大民主、保障公正和充分调动诉讼当事人积极主动性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在此,笔者想就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诉辩式经济审判方式,提出如下管见.  相似文献   

19.
代位权制度作为债务的一般担保形式,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都对此作出了规定,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我国长久以来对代位权制度没有立法确认,直到1999年颁布的新的《合同法》中才首次完整地规定了代位权制度。但由于代位权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它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笔者在介绍国内外代位权制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代位权的成立条件及当事人诉讼地位等争议颇多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法律对代表人诉讼的规定存在缺陷是影响代表人诉讼制度发挥的根本原因,是造成实践中代表人诉讼制度难以发挥作用的瓶颈,为了解决共同诉讼中人数众多不便审理的问题,吸收集团诉讼有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诉讼资源,防止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针对代表人诉讼制度法律规定存在的不足,可从我国民事诉讼法、诉讼当事人制度等角度来探讨完善和发展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以实现公私权利之间的平衡,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