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几年,以前单一的音乐课变得更有趣味、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音乐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但繁华之后也看到,许多热闹的音乐课堂因为忽视了聆听而使音乐性大大降低。新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虚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的首要特征是“听”。没有学生主体投入的听,就不可能有审美体验的产生,就不可能有学生个性的张扬。回归音乐听觉本质,将发展学生的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全部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和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实现学生个性张扬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当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因此,人类的本能——聆听不仅成为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还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日益追求有效课堂的今天,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追求有效的聆听呢?  相似文献   

4.
听音辨乐是一种重要的音乐素养,是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而有效聆听是欣赏音乐的关键。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其教学建立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效聆听的习惯,教授音乐聆听的方法技巧,更好地融入作品,让学生感知音乐。文章对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聆听的作用予以分析,从有效聆听丰富学生音乐听觉经验积累、音乐听赏能力提高、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个方面展开叙述,主要通过引听、泛听、精听、想听四种有效的聆听方法着手,论述小学音乐教学中聆听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让有效聆听更好地贯穿于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素养。  相似文献   

5.
音乐——听觉的艺术。人们用听觉感知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聆听美妙的乐曲并不亚于诵读精妙文章,古今中外,东西南北,喜怒哀乐,不同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有的人可以通过自己演唱、演奏来感悟它,但毕竟会受到表现技能、技巧等的局限,要想遨游音乐世界,从音乐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认识生活,感悟人生的真谛,最好最基本的办法还是听。  相似文献   

6.
鉴赏音乐从听开始,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要强化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就要从学会聆听入手。在音乐鉴赏课上,面对聆听什么、怎样聆听、如何学会聆听这三个问题,教师应重视发挥聆听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音乐自古就与礼仪关系密切。但本课所指的礼仪并非那些特定的生活音乐场景中的礼仪形式,而是指在听音乐时,人们所表现出的对他人尊重并赢得他人尊重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举止。音乐是听觉艺术。对音乐的感知,首先是建立在聆听的基础上的。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的第一单元是《学会聆听》,从音乐的角度诠释如何学会聆听,如学习音乐各基本要素、基本知识、创作背景等等。但保证有效的聆听,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安静的聆听环境。在此前提下,才能让我们充分地感知音乐,有效分辨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进行中的发展变化。因此在聆听音乐时,如何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创造一个适于聆听的环境,这是音乐课堂上必须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以探究音乐欣赏礼仪为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赛凤 《考试周刊》2014,(63):177-177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活动都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的。要让学生对节奏、旋律、速度、力度、曲式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就要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并贯穿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聆听音乐是增强学生音乐理解力和欣赏力的关键。教学内容应围绕聆听兴趣,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洞察力和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在聆听与欣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一)在聆听与欣赏中,发展学生的听觉想象和视觉想象音乐欣赏离不开听觉想象,学生只有通过听觉感知作品形象,然后与自己头脑中的表象储备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接,获得音乐和情感体验,产生想象中的形象。因而,音乐欣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仅是听,还有看的内容,这就是文艺心理学中的视  相似文献   

10.
王家萍 《儿童音乐》2007,(12):67-69
一、学会聆听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会聆听。聆听既是听觉的训练,同时也是思维反应的训练。聆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另一是养成聆听老师和别人说话的好习惯。(一)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音乐听赏和分析的技能是增强孩子们音乐理解力和欣赏力以及扩大他们音乐知识的关键。为了形成孩子对他们生活中的音乐及其角色的有识判断能力,广泛多样的音乐经验是必需的。熟悉艺术及它们在人类经验中的地  相似文献   

11.
音乐充满着绚丽多彩的诗情画意,它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使人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听有目标,听有兴趣,听有思考,在听中激起思维的火花,真正实现听有所得。一、有选择地"听"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从生活中寻找音乐、聆听音乐,使其感觉到这些声音的高低、强弱、明暗。例如,百鸟林中争鸣声,秋雨声,山中小溪的水流声,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聆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注重和发挥聆听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习惯,是提高他们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盛彬 《儿童音乐》2014,(2):52-53,64
正《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我们一方面可以从聆听音乐中开阔视野,获得美好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艺术鉴别能力、增强记忆能力与艺术审美评价能力。学生只有在聆听的环境中展开想象、分析,才能更加主动地、有效地参与音乐,达到提高个体欣赏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听觉去感受与体验音乐。聆听是音乐教学中相当重要的途径。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在文中就如何培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聆听的习惯进行探讨,以期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训练与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不仅对于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的基础。因年龄特点,小学生听到喜欢的旋律经常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在音乐课堂上,我们从"可视化"欣赏入手,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提高感受、体验和听音乐的能力,将音乐从听觉转化为视觉,然后将视觉转化为节奏。通过身体运动感受音乐,发展想象力和丰富情感,使儿童的精神生活、身心得到更大的满足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音乐教学实践已证明,听是撒播音乐种子的播种机,是开启音乐大门的金钥匙,听可以令人去探索,去发展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可以提高音乐的感受力,音乐听觉能力直接关系到音乐表现技能及音乐鉴赏力的程度与水平。教师要善于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地使用听觉,听出差异、  相似文献   

18.
张艺 《亚太教育》2019,(11):181-181
音乐是听觉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当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聆听便成了音乐教育主要的审美活动之一,也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方法。而事实上,小学音乐课堂中常出现有些学生不能安静地聆听;有些学生不能坚持认真地把乐曲听完,容易注意力分散等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聆听是每个音乐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总结了几点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聆听教学的重要性 纵观国内外有关音乐教学法中针对合唱教学的研究,已将聆听置于读谱、演唱、记忆、表现等其它几个教学过程之首。作为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也已将聆听作为基本能力列入教学目标之中。这说明了聆听与演唱歌曲、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欣赏音乐作品都同属于学习音乐的范畴,当然也属于音乐形式之一——合唱的重要范畴,而聆听更是乐理、欣赏、演唱技巧的基础。聆听是音乐教学这种听觉艺术教学中最直接的教学手段,如果聆听能力不强将直接影响演唱教学的音准、技巧和表现。从而影响合唱教学过程的音色、和声等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节奏是音乐中重要的表现要素。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多年来,我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了节奏教学的探索,以下谈谈我的教学体会。一、结合想象,感知节奏音乐是听觉艺术,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要感受并理解音乐,必然伴随着人的想象活动。我首先开展各种听觉训练,让孩子们用耳朵去听、去感知。孩子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孩子们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如钟表:嘀哒嘀哒;汽车鸣笛:嘀嘀嘀嘀。以及小朋友、老人、中青年人走路时不同的节奏。因此,我先通过聆听使学生从感性上识别,再加以丰富的想象,最后予以模仿。让学生觉得节奏训练并不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