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褚利娟  孙晓阳  刘红煜  贾宁 《教师》2023,(24):111-113
“药事管理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脱离实践、知识点陈旧等问题。在“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实施“药事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将教学目标与职业标准对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此,“药事管理实务”课程教师在开展任务型课程设计时要不断摸索模块化、项目化等教学方法,不断尝试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将实际工作情景引入课堂,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其竞争意识,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中职德育教学职业素养的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上内容可通过德育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课以及日常生活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情况不容乐观,即改革仅仅还是强调知识的传播、却忽视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高。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其英语教育需要将职业素质的提升作为主要的教学导向,并将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目标,逐渐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水平,继而更好地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式相互适应,更好地步入社会。本文将就此展开探究分析,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入手,探究适合高职院校的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课程教学改革是中职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决定了中职课程教学改革难度大、任务重。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针对学校存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脱节现象,提出了构建“中职数学+专业”的课程整合和教学改革模式,通过建立课程组、研发新教材、优化教学模式、搭建资源库等措施,进而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和教师专业素养,为后续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效融合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建  宋绍京  王腾 《科教导刊》2024,(4):123-125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必修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关键性作用。目前“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法单一且陈旧以及教学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等问题,应以OBE教学理念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OBE理念为指导,重新制定“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强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的培养。同时,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样性的考核评价体系,以确保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功能解剖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学生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功能解剖学的教学仍存在较多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总结了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介绍了Muscle&Motion虚拟解剖平台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功能解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经课程组实践验证,可较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是教和学的有力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中职院校也在逐渐扩张其办学规模,学校的生源数量不断提升,但是其生源质量仍旧不高。新时期,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工作中,要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认知,在中职教育中开展德育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弘扬,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职业素养为导向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旨在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操守以及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综合性高素养的技能人才。文章主要研究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首先对职业素养的含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现状,最后具体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中职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立足“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分析了目前“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并从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模式、考核方案、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等方面具体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阶段课程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社会和环境的认知与责任教育,缺乏企业实际考核评价,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文章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构建基于“创新能力提升”CDIO教学体系,研究教学任务设计、实施、考核评价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善于解决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富有责任感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的课程。扎实的程序设计技能和专业化的职业工作素养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两大目标。如何实施教学来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双重提升的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应用实践,剖析了VFP程序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及“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程序设计课程的施教者在整合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基础、课程联系和毕业生去向的现状,应用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STS教育理论,找出困扰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难点,指出现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构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并就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连续四届学生的教学实践验证了该课程体系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中英语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在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但由于农村高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学生基础水平差、教师素质较低、教学资源缺乏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其学习和教学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处于落后的状态,更谈不上跟上社会发展的形势了。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存在的困难的同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期能为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借助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针对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文章从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优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模拟电子技术是工科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课程本身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改善课程教学质量,针对模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了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以及加强学习引导、强化课堂讨论、丰富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实践结果表明,对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模电相关知识,提升教学质量。最近两学期的课程平均不及格率降低了20%,90%以上的学生认可上述教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管旭  崔风波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9):31-32,100
为了更好地培养船舶电气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针对高职船舶电工工艺课程教学现存的弊端,提出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建议:理论课程内容要与生产实际相挂钩;实践教学要注重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上,可引入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实践表明,通过改革,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  相似文献   

16.
赵新亚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3):37-38,108
通信原理课程是高职院校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通信类专业的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调整考核方式。这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设置改革和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以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高职计算机专业中课程设置的现状作为依据,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现有的教师管理体制、师资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课程改革方法,以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从以就业为导向的“三对接”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入手,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三对接”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模式,阐明以就业为导向的“三对接”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最终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为落脚点,提出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等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生物化学》是食品相关专业奠定专业基础的必修课,通常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知识点多、难理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少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动手能力弱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对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期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食品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