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2010年国务院决定推动电信网、广电网及互联网三网融合决策的出台,媒介融合开始步入大规模产业运营阶段。媒介融合政策的出台,为河南卫视的运营创新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技术基础,本文从媒介融合的区域融合、产业融合、媒体融合和内容融合等四个维度探讨了河南卫视运营创新的转变方式和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2.
吴静 《报刊之友》2014,(9):38-42
省级卫视既有全国性又有区域性,是中国电视业的重要力量,在其品牌发展的进程中经历着四个主要阶段,五大强势卫视在此阶段中持续稳定的积累品牌资产,使其从2010年起持续三年成为省级卫视品牌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位置。2010年,处于第二阵营的河南卫视正式将品牌定位为文化,成为首个明确品牌定位为“文化”的省级卫视从而占据了省级卫视品牌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位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梳理评述省级卫视品牌发展历程、五大强势卫视品牌发展历程、河南卫视品牌发展历程,为河南卫视品牌发展路径、品牌资产积累提供全面的文献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河南卫视推出全新ID“新时代新文化”,是心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勇担文化传承使命,开启文化生态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标志。在坚守传统文化卫视定位的基础上,河南卫视深挖资源门类,赋活文艺表达,试以中原文化风姿彰显中国文化精神。在积极融入河南省文创文旅共发展战略之际,以优质节目提供创意资源,以视听媒介强化产业链条,助推河南走出特色鲜明的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2005年创办的厦门卫视作为大陆第一个以闽台文化为特色的电视卫星频道,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一个拥有5亿+观众的跨区域媒体。在新媒体以及社交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逐渐式微,营业情况不容乐观。笔者从媒介生态学角度,分析当前厦门卫视的媒介生态位,并提出通过与科技公司与高校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媒介融合、转变观念,变"内容"为"产品",最大化发挥闽南文化的品牌效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南卫视根据自身地域资源优势,将自己定位为文化卫视,以文化为内核,做现代化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趣味性、现代化的表达方式相结合,呈现出更持久生命力的品牌栏目。一、河南地区绝对领先河南卫视作为河南地区收视及影响力绝对第一的省级电视媒体,在河南省的收视比第二名高出14%,是第三名的1.4倍。  相似文献   

6.
吕姣姣 《出版广角》2021,(19):84-86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源起的见证,也是根植于华夏儿女心中的精神力量.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和社会现实中,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保持本原不褪色,还需要焕发新的生机,保证自身的延续性.河南卫视自2021年春节晚会"出圈"以来,借助本土传统文化优势乘势而上,在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精心策划了口碑和传播效果俱佳的中国传统节日晚会.本文以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为起点,通过分析河南卫视系列晚会在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的成功实践,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以期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吴佳 《新闻世界》2010,(12):58-59
在当今电视业界普遍追求收视率的情境下,娱乐选秀、相亲类节目铺天盖地充斥荧屏,为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刺激着从业人员的神经。电视娱乐化浪潮,冲击着文化类节目的生存与发展,也消解了电视文化的内涵。本文试通过分析省级卫视的文化类节目现状,恩考文化类节目未来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下时期,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各类新媒体平台日益增多,新旧媒体之间竞争风起云涌,网络和学术界对于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进行的现状分析和出路解读也时常见诸报端和文章中,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省级广电一级平台存在的卫视频道,在这轮竞争中仍占据重要的地位,媒介融合背景下,省级卫视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在新媒体平台的布局和受众互动上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对运行机制以及相关产业链的管理都及时地做出了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结合河南卫视近两年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对省级卫视的融合创新发展进行分析,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韩一帆 《视听》2022,(5):34-36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在我国掀起了热播浪潮,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形势.2021年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可以看作一个以内容形式为基石、以传播机制为活力的有机体.节目的策划、展演、传播等环节动态协作,共同构建了河南卫视风靡一时的媒体产品.该系列节目广受赞誉并成功出圈,是优质的节目内容和正确的营销策略共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解雪 《新闻世界》2023,(5):81-84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守正创新,获得了广泛赞誉。接受美学理论重视接受者的作用,关注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文化类节目要借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经验,从叙事方式、审美接受的途径和方法、节目意境、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着手,探寻新的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11.
河南卫视作为地方卫视,在2021年几次重要电视文艺晚会的节目制作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一致好评.基于对具体节目的观察发现,在节目形式的全新塑造、跨媒介叙事策略的创新使用以及节目类型的大胆探索上使得观众眼前一亮.突出的文本内容结合矩阵式的融合媒介传播策略,使节目本身不断扩圈,吸引《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相似文献   

12.
2021年至今,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晚会以及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如“黑马”一般迅速出圈,凭借着《唐宫夜宴》《纸扇书生》《洛神水赋》等节目,收获了网友们的大量点赞。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河南卫视系列节目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打造优秀节目内容,更在于作为传统媒体的河南卫视,在新媒体时代勇于突破传统束缚,借助新媒体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3.
周茹  黄顺 《声屏世界》2003,(2):10-11
当前卫视新闻的尴尬境地省级卫视的发展宏图中,新闻类节目担负着展现本省风貌、宣传省委、省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使命。然而,调查显示在大多数的卫视节目安排之中,晚间8点左右黄金档播出的并不是新闻类节目。以2002年10月21日为例,浙江卫视:电视剧《春天花会开》(20:02开始),安徽卫视:电视剧《至爱亲朋》(19:49开始),广西卫视:电视剧《春天花会开》(20:08开始)……。卫视新闻正遭遇着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4.
打造品牌栏目、突出频道特色是全国各大省级卫视竞争的核心.河南卫视提出“文化卫视”的发展战略并精心打造出《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知根知底》四档文化类节目,在品牌建构方面独树一帜.新形势下,“文化卫视”必须正确面对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发展危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高博 《新闻世界》2013,(7):74-76
【摘要】面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冲击,电视媒体如何转型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浙江卫视在我国省级卫视中比较有影响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其新闻节目通过转变传播观念、节目形式创新等取得了不俗的效果。本文通过探讨浙江卫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实践,梳理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主推活动"《梨园春》全国戏迷擂台赛十年擂主争霸赛"(选秀类节目)实施时间2009年全年传播平台河南卫视每周日20:05-21:50黄金档《梨园春》栏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南卫视不断推出以节日、节气为主题的“奇妙游”系列文化类节目,在全网收获了上亿次浏览量,被外交部转发至外网,节目频频“出圈”。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利用新技术构建虚拟场景与线下场景,积极与受众进行情感连接,激发受众的共情心理,并通过创新叙事方式打破不同文化圈层壁垒,唤醒人们主动参与到节目内容传播之中,构建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让人们看到了传统节目创新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胡少杰 《传媒》2021,(19):36-38
2021年,河南卫视一系列节日主题节目的火爆,让大众看到传统媒体流量变现的全新可能.本文通过分析河南卫视的流量变现四重密码,从内容IP、人物IP、融合变现和系统变现四个方面,解析传统媒体的经营密码.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13,(6):75
大河之南,九州之中,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消费力巨大的超级市场。这就是,河南。这些符号属于河南,同样这些独特优势也让河南的核心媒体——河南卫视,得以以文化卫视的姿态屹立中原,得以以强大市场优势赢销中原。  相似文献   

2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具有媒介推广工作背景的新闻从业者,更是习惯于从以往的众多案例中沙里淘金、去粗取精。尽管如今新媒体的应用促使媒介推广的形式产生了许多变化,但媒介推广工作却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因此,笔者就将河南卫视2011年度推出的"百场国产优秀影片展映活动"进行一番总结和思考,将其中的规律和遗憾之处一一展现,以飨同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