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温州的教师向我咨询:"作文指导课应指导什么?"我非常简洁地回复:先确定内容,再激发兴趣。她追问:"不指导学生说一说吗?""指导学生说一说?说什么?"我反问。她好像遇到了外星人,以为我居然不知道在作文指导课上的重头戏就是"从说到  相似文献   

2.
正邻居家有个小女孩,被爸爸妈妈领着,到我家来借用电脑,打印作文稿。我看了她的作文,是一篇游记,写的内容以景点介绍为主。我说:"你写这个干吗用呢?"她说:"参赛。"我说:"参赛规定了要写游记吗?"她说:"没有规定,写什么都可以。"我说:"既然没有规定,你干吗要写游记呢?你是想交差,还是想得奖呢?"小女孩说:"想得奖。"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先从口头作文开始。在一段时间里应该是只要学生能表述就是好作文,不要怕说不清楚,语句不通。学生说不清楚,语句不通,就先说后写,让他先口头说一说再动手写,没写好,也可以让学生先读读,而后再修改。我认为三年级的作文指导,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台阶,让学生把要说的话有序的说出来。  相似文献   

4.
“九义”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的作文要逐步做到有具体内容。写一段话或是写一篇文章,内容要具体,不说空话。”怎样实现大纲的要求呢?我采用了说话、写话相结合的方法,即让学生先说说,然后把自己所说的话再经整理写下来,最后进行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指导三年级小学生写《我的妈妈》时是这样进行的: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妈妈照片来。 请同学们看着照片,说一说你妈妈多大年龄?她长得怎么样?  相似文献   

5.
曹文轩:有很多学生说:"我的作文写不好,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作文,究竟应该写什么呢?很简单,作文就是要让生活在你的笔下开出一朵朵小花。有的学生又说:"我的生活中就没觉得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啊!难道是我没有生活?"你怎么能说你没有生活呢?你吃饭吗?你睡觉吗?你看见过冬天天空下缓缓飞过的鸦群吗?你见过下雨前的蚂蚁在匆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表达的需要,是交际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我以为必须先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想说的又是什么;其次再从中撷取话题,引发开去,丰富话题;最后,指导学生选择交流中的信息或选择交流的活动本身,写下来.这样做:一有写作的动机需要;二有写作的素材提供;三有亲身的体验,就容易使学生习作时"乐于表达,易于动笔了".所以,捕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焦点、热点话题就成为本作文指导实验的关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捕捉"话题"呢?我的实验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正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应从哪里入手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小学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写出内容真实、语言通顺的短文来,这个标准其实并不是很高。有的学生问:"老师,我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很显然,他们是想知道关于作文的一些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但老师却无法一一告诉他们,那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因为作文是点滴的积累。有时老师也许会这样告诉学生:"你们学好语文就基本能行。"或者说一些诸如你怎样去观察、理解,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就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要用“新课程标准”来指导,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写作积极性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作文教学要从起始年级抓起,通过各种方式和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先学写话,写一句完整的话,再学写几句连贯的话。到中年级先学写片段,逐渐过渡到写一篇作文。要循序渐进,注意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不断鼓励学生的自信心。2.激活创造思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甚至幻想,以发展学生想象力。写想象的事物要注意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切实要表达的话,把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在记实中…  相似文献   

9.
怎么又是你     
上午第二节课.办公室内一片安静,"报告!""进来!" "怎么又是你?你们班现在什么课?"(办公室的某老师习惯性的问道) "××课." 只见邵同学愤愤不平,摇头晃脑地向我走来. "怎么了?" "老师让我到你办公室." "你是不是又犯错误了?为什么让你到这儿来?" "她(某老师)说我说话了,(急切地补充)但是,她说我时(说话时)我没有说话." "那在老师说你之前,你说话了吗?" "说了,(小声承认),但她说我时我没说(高声强调)."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就开始接触作文课,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应该如何来开这个头,尽可能地让小学生较为轻松、较为顺畅地步入这个新的领域呢? 我认为,抓好小学作文起步教学,关键在于采用"从说到写,循序渐进"这一教学策略.要让学生知道,所谓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和想说的先从口头上说一说,然后将说的话写下来,这就是作文.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文从说起".按照《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生在第一学段(1~2年级)就将具有"写话"的基础,到了第二学段开始"作文",无非是将原有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已.下面就此做一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一2003年3月,我面临一个难题———将要公开执教一堂作文课。虽然有过校级乃至地区级的作文兴趣活动课的教学经验,虽然有过一年中指导几十篇学生习作发表的经历,但我仍有很多困惑:1.应该说,一开始对现场作文指导的教学结构都是含混不清的。40分钟,要不要安排写?如果写的话,评议的环节怎么处理?2.从我以前的作文教学来看,是“玩”一段,写一段,改一段。至于说指导,更多的是点燃学生表达的欲望及对学生作文反复评改打磨。课堂上往往多见学生的活动,几乎没有技巧的指点。这是现场习作指导吗?3.如何去体现教师的指导?这里涉及到范文的使用。如果…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的结尾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指导作文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学生作文中结尾千篇一律的现象我在指导学生写《放风筝》这篇作文时,发现很多同学的结尾都是这样写的:“我怀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回家。”结尾与内容不太相符,不自然,不贴切。于是我就启发他们根据自己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决定采用结尾的方法:一个同学的风筝又漂亮,又飞得最高,得了第一名。我问他:“你回家时有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自豪,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我说:“你就把你的感受作为结尾。”有一个同学的风筝得了第二名,我问:“你有什么想法?”他说:“我盼着下一次放风筝的活动早点到来,我要准备一只精致的风筝赛过那个第一名。”我点头说:“好,你就把你的这个想法作结尾吧!”  相似文献   

13.
赵爽 《辽宁教育》2007,(12):36-37
一、先玩后写 先让学生尽情地玩耍、嬉戏,接着现场指导写作,让学生将玩耍嬉戏的过程写下来。如在上课前,对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了把这次作文写好,我们先不写,出去玩。”我将学生分成了两组,一组到操场捡白色垃圾:一组到低年级帮助小同学干活。  相似文献   

14.
石伟红 《辅导员》2013,(4):53-53
<正>作文时,写人总要"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景状物总要"历历在目":写事总要有"身临其境"之感。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是必要的.语言描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两"体"一"练"的作文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一"体":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结合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写人物时.要描写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使文章里的人物跃然纸上.会说会动.有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比如,《草地夜行》一课,写老红军战士为了救小战士们表现的舍己救人精神时,是这样描写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前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而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1.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新颖的作文课导入,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如指导学生写《×××,我想对你说》一文,巧妙地出示了班上的“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从信箱中取出一封题为《班长,我想对你说》…  相似文献   

16.
游云云 《新作文》2022,(2):27-31
[设计意图] 深圳市光明区教科院举行初三写作教学研讨会,语文教研员刘小华老师让我执教一节"基于问题解决的写后指导课".学生先以"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作文,我批改作文,诊断学情,然后选点设计写后指导课.  相似文献   

17.
作文时,写人总要"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写景状物总要"历历在目":写事总要有"身临其境"之感。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是必要的.语言描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两"体"一"练"的作文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一"体":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结合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写人物时.要描写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使文章里的人物跃然纸上.会说会动.有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比如,《草地夜行》一课,写老红军战士为了救小战士们表现的舍己救人精神时,是这样描写的: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 ,“把内容写具体”是一项基本要求 ,而大部分学生习作中最困难的就是不知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特别三年级学生。因此 ,在作文指导课中启发学生怎样把内容写具体便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作了几点有效的尝试。一、“看一看”再写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大关心 ,熟视无睹 ,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 ,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在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中 ,我就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悄悄话》 ,先从图的名字或人物的表情等几方面来观察 ,然后再把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一、利用童话故事,从说到写,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低年级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童话故事,它们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乐读、乐学.因此,教师要抓住童话故事教学对学生进行作文启蒙训练.教童话时,笔者先让学生认真朗读、背诵,仔细体会每一角色的特点,然后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说童话",由同桌到小组再到全班,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如学完<坐井观天>后,我说:"小鸟劝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青蛙会跳出来吗?"学生说:"会的."我接着问:"青蛙看到了天之后会对小鸟说什么?以后会住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将学生说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让学生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并认真修改,学生有了兴趣,作文的积极性就高,很多学生都写出了词句通顺、想象丰富的好故事.  相似文献   

20.
课间在教室的走廊里,偶然地听到了两个同学的对话: "徐强,这节课的作文你写了什么内容呀?""杨杰,这样老土的问题你也问呀!写作文不就是吹牛吗?我都是吹的,吹得天花乱坠……" 听到作文竟是"吹"出来的,真让我大吃一惊.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如何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呢?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