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校要积极主动关心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从而减少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产生道德问题;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心理辅导方式解决,对学生道德问题,采取心理辅导与德育相结合方式,帮助学生认清行为后果与责任,必要时给予相应惩戒。  相似文献   

2.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围绕中职生心理问题分析的专家学者已经作了多方面精辟的论述,但大多侧重于分析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本文着重分析诸多心理行为中的两个有代表性的心理,即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在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的正确引导,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郭春飞 《现代教学》2014,(9X):68-69
<正>教育是思想间的碰撞,更是心灵间的沟通。学生问题行为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如何科学认识、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是班主任急需提升的专业能力。案例中小林的行为,从动机来看,有其正当心理诉求的一面;而从方式来看,有其片面和狭隘的一面,这其实是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因此,有效的干预应从心入手,用巧妙的方式解开其心结。首先,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角度认识学生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4.
职校生来源多样化,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就其普遍存在的道德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学生道德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成仙 《中国教师》2010,(Z1):69-6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开展心理问题教育引导,提高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责任重大。实践中针对不同的个体和群体创新性开展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通过个别跟踪教育管理、寝室访谈和主题讨论、开展团体辅导等方式转变特殊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状态,对有效路径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学生心理问题干预也就是学生心理问题辅导,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学生因心理原因导致的情绪或行为的异常等方面进行辅导。在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面对的学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心理问题。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增强自助能力,促进行为改变,促进他们适应和健康发展,是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朱巧玲 《考试周刊》2011,(73):221-223
近几年校园案件频发,多跟学生心理有关,这引起了社会对学生心理的普遍关注,可是相比大学和中小学.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人们关注得较少.而事实上他们的心理问题最多,也急需正确引导。作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等方式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梳理,尝试找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自评量表”(EMP)的研究方法,以542名中学生为被试(重点中学258,普通中学284名),考察了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的考试心理问题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重点中学学生的考试心理问题在类型及严重程度上显著低于普通中学学生;初一年级重点中学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发展状况显著优于普通中学学生;初二和初三学生的考试心理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普通中学的高中生比重点中学的高中学生存在更多更严重的考试心理问题;学生考试心理问题与个体考试体验、育人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困境主要有: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行为;贫困家庭学生的自卑心理和自暴自弃;校园周边环境较差导致的系列心理困扰;不良教育态度和方式造成中小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等。应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解除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才能使中小学生早日走出心理困境,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学生谨防"心理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尤为突出,教育者要了解贫困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客观分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内外因素,引导学生洞察自我心理特点,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谨防“心理贫困“.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12.
一、个别心理辅导的内涵个别心理辅导是指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辅导员或经过培训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学生在个别关系的方式下,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凭借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言语言)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以  相似文献   

13.
据国家教育部调查,我国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随年龄增长而递增,高校学生是学生在校的最高阶段,本文就如何在这关键阶段在体育教学中采用良好的体育学习方法进行心理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预防、矫治学生心理问题行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欣 《教育教学论坛》2012,(15):237-239
目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高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笔者试图从学生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等方面探究这些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相结合、营造良好心理育人大环境等方面探究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有些不良行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品德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心理因素和品德因素混在一起。教师要把握准心理健康标准,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正确区分成长过程的正常行为与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行为的差别。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不宜轻易使用“批评方法,”应着力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探究,并加以疏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职学生的不同问题行为,提出了不同的矫正措施,品行问题型行为的教育对策为整体教育制约法和同伴文化影响法,而心理问题型行为的教育对策为开展个别或团体的心理辅导和抓住转化的心理契机等,从而彻底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刘慧慧 《江苏教育》2022,(16):45-48
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觉察他们的内隐心理,有助于心理健康教师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在咨询过程中“洞察”学生的内隐心理,对学生进行透彻分析;在课堂上“看见”学生的内隐心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行为;在聊天中“意识”到学生的内隐心理,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觉察。  相似文献   

19.
叶怀潮 《考试周刊》2012,(49):173-174
文章对一名在学校团体心理测验中发现的具有心理问题(学习焦虑)倾向较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运用了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对学生学习焦虑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改变认知、实践锻炼和巩固认知、完善个性等三个阶段的心理辅导,成功地达到"认知重建"的目的,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倾向。  相似文献   

20.
一、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一)小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概念小学生心理问题是小学生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心理问题。通常是在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具有暂时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实现心理调适。因此,一般性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前提。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的许多心理问题,凭个体主观能动作用难以或不能自我调节,又不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引导和教育,就会呈现出持续性的不良心理症状,产生心理偏差、情感偏差、人格偏差和行为偏差,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小学生健康的成长,我们把这种消极的心理现象称为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