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业务外包即“资源外取”。简述了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数字化加工业务外包的必要性,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数字化加工业务外包的优势,列举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数字化加工外包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爱”在图书馆职业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十多年的图书馆职业生活深深体会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爱”,即热爱图书、热爱读者、热爱工作。热爱图书馆工作,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热爱图书和热爱读者的必然选择。为了“爱”,图书馆人愿将图书馆事业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外包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君 《图书馆杂志》2011,(6):62-64,71
从业内人士对高校图书馆实行采访业务外包情况的调查得知,目前采访业务外包已成为一种趋势。作者对高校馆实行采访业务外包的动因进行了探析,并对"采访工作是否始终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能否外包问题;高校图书馆招标采购图书,纲目订购和圈选两种模式下,采访业务可否外包问题;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的采访业务能否外包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就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文献采访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高校图书馆采访业务不宜外包。  相似文献   

4.
实行图书采购招标及编目业务外包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剖析图书采购流程,全面介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及编目业务外包的实施方案、遵循原则及具体操作等情况,指出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及编目业务外包可以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5.
从借书证的演变看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工作中除了大量的文献整序外,就是如何根据读者的需求组织读者利用图书馆。发证工作即是读者工作中的第一重要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天津图书馆发放读者证的发展演变过程,折射出我国现代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变迁和发展。为研究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点有益的佐证。1 天津图书馆借书证的历史演变过程图书馆借阅证是公共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重要工具,是读者利用图书馆图书的一种契约。天津图书馆图书借阅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直隶图书馆的建立之初。当时该馆只设馆内阅览服务,读者到馆阅览要收取“票券”。这种“票券”可以说是天津图书馆最初意义的图书证了。也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6.
试谈"专家导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图书馆通过“导读”引导读者走进图书馆,是使馆藏文献发挥最大效益的好办法。举例说明了导读的必要性,并就请专家、教授对大学生进行导读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
图书业务外包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笔者探讨了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强验收工作,以确保业务外包的高质量高效益,促进馆藏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图书业务外包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内涵和图书业务外包的种类,在肯定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图书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完善图书业务外包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内涵和图书业务外包的种类,在肯定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图书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完善图书业务外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重心转移与加工业务外包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图书馆文献采编工作重心转移和加工业务外包,有助于提高文献建设质量、采编工作效率,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是市场机制下重新整合和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必然趋势。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图书馆行业已形成了图书加工业务由中盘商外包的社会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采访工作,拓展采编工作业务内容,将成为采编部门今后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1.
5月27日,“浙江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志愿服务站”正式成立,浙江图书馆馆长朱海阂、副馆长徐洁、报刊文献服务部主任张小慰与读者代表、杭州市盲协副主席周晓琼等一起出席成立仪式。来自浙江工商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大学生们成为志愿服务站首批志愿者,将从事为盲人读者进行图书校对、文字输入、磁带录音以及送书上门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实施分编业务外包中存在分编数据失准、不同图书馆分编工作的特色化难以体现、图书加工失误等问题。因此,在分编业务外包中,要采取正确选择外包商、制定周密的外包合同、加强外包商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严格数据质量验收审校和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等加强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考查读者的必要性考查学生读者,是高校图书馆为了促进和保证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而采取的管理手段、方法。那么,为什么要对大学生进行利用图书馆方面的考查呢?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情报中心,被誉为学校“心脏”、“灵魂”。它是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  相似文献   

14.
图书加工编目业务外包,是将图书编目加工的全过程,从贴磁条、盖馆藏章、贴条形码、贴色标,到分类编目、贴书标、上架等环节,全部交由书商完成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编目外包是国外图书馆业务外包中应用最广泛且最具成效的一种。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图书馆已开始将编目业务部分外包。90年代后期,编目业务外包开始被引人我国图书馆界,近几年来得到较大发展,并逐渐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编目外包,一方面可以减少编目人员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导借是指图书馆员对来馆读者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引导。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完成图书借阅目的的一项工作。它是联系读者与馆藏文献的纽带,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图书馆流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导借工作早已有之,它是随着图书馆流通工作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但设立“导借员”一职却是一种新兴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凯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9(4):49-50,53
从图书馆实施编目业务外包的逻辑起点、传统编目质量观所受冲击、馆配商组织书目数据及图书加工能力的定位分析等几个方面出发,详细探讨了馆配商外包图书馆编目业务利与弊,倡导图书馆科学管理编目选择性业务外包工作,并对业务外包环境下图书馆编目人员及编目业务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第三方"图书情报业务外包的涵义及内容,从图书情报业务外包的背景出发,对图书情报业务外包的意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图书馆实施"第三方"图书情报业务外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图书编目工作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图书借阅服务的重要环节。步入当今信息时代,图书馆编目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编目工作者要结合目前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各种优势环境,以读者为中心,立足于信息时代背景和网络信息编目的发展趋势,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采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编目手段,注重社会化编目,有针对性的开展编目业务外包,注重整合网格技术,完善图书编目查重工作方法,提高编目的信息标准化和复用性,从而提高编目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中"达标至上"与"读者至上"的矛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评价图书馆藏书以数量为唯一的标准,迫使图书馆采取“达标至上”的对策,滥采滥存图书:而图书馆的本质规定要以“读者至上”为宗旨,建设高质量的宜用性强的文献资源体系。矛盾的解决办法是改革评估标准,以质量为标准评价文献资源水平。  相似文献   

20.
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是民国时期第一个以“流通”命名的图书馆,该馆主要开展读者到馆借书、通信借书、巡回文库、陈列图书、车送书、代理借书等业务,并出版期刊和图书,推介新书,总结流通图书馆的办馆经验.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该馆的发展历史和业务情况,重点分析其特色.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的相关业务对现代公共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