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读与哈姆雷特是怎样的关系?笔浅谈三点。 一、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什么“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原因有二:首先是作品本身的丰富性。这里主要是指学作品,那些用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作品,形象大于思维。一个形象、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可以说明不同的道理。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至今诸家看法不一:有人说是咏物诗,有人说是爱情诗。可以说各有道理,难下定论。《教参》上也是这样处理的。这不是一个是非选择题。再举一例,《水浒传》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壮举,抑或是“招安”、“投降”。一句话: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已为读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与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谈《再别康桥》的朗读 有人称《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格律诗”。 也有人说它是“新诗中少有这么讲求韵律、与古典诗词意境如此接近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那些美食,以及背后承载的故事,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味蕾、泪点,有些人为家乡那些美食的画面感动不已甚至泪流满面. “舌尖”引发了人们的兴趣,一时间掀起观影热潮.有人评价说:“电视节目真是这个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东西.” 在商家的努力下,朝夕间,那些曾深藏在大山深谷中的味道就呈现在人们面前.有人感叹:“地球人已经拦不住商家的手掌了!”也有人说:“买来的那些东西吃到嘴里完全不是原来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边城》是沈从文为追寻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而创作的一部奇特的作品。作者精心构造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世界”,为读者打开了一个通往人类理想生命形式的窗口,把读者带进了一种修辞幻想中,即“用语言制造的幻觉”本文从湘西神土、湘西民风、湘西爱情等三个方面对《边城》中这个风光如画、富有传奇色彩的幻象世界进行修辞分析。  相似文献   

5.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被文本的人文价值所捆绑,无法正确判断课文的语用价值并有效实施,从而导致课文语用功能的丧失。笔者试图从这一角度,设计《水》(苏教版五下)的教学,以抛砖引玉。一、课文“语用”价值的人文遮蔽《水》原题《饿水》,是一篇人文性极强的作品。面对这样的作品,有人读到了“乐”,有人读出了“苦”,有人体会到了“珍贵”,有人感受到了“爱心”,也有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沈从文的《边城》无疑是个独特的存在。这部作品的出版问世不仅给当时的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自此以后的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边城》的写作模式刷新了一个新的时代.“湘西世界”也随着这部作品开始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以人文地理学的地方理论观照沈从文的《边城》,其浓郁的地域性色彩不仅显露出沈从文个人对于故乡湘西的“恋地情结”,其有关湘西的地方书写更是一次成功的地方诗学实践。《边城》所展现的“湘西世界”是在湘西地方性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想象而生成的虚构的“地方”,是沈从文根植于湘西的“地方感”所重构出来的一个彰显美善的理想化地方社会。透过对湘西人文生态和地方性知识的“深描”,沈从文在其文学的“湘西世界”中以独特的地方诗学实践重构了“文学的湘西”,艺术化地把湘西形塑成为一个地域性的文化符号。作为地方诗学实践的产物,《边城》“湘西世界”的美学价值对于我们当下建设美好社会,反思“无地方”问题等都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些年大陆出版了一种书《无梦灵随笔》,《无名书稿》,还有出名一点儿的《从文家书》,《顾准日记》,再加上前段日子被挑出不少错字的《柳如是别传》,陈思和把它们称为“潜在写作”,又有人上溯俄罗斯的民粹运动,唤作“地下写作”,这些内容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类似可爱的名称我也不敢拿一个来自封,比之这帮先生,我那些最多算作抽屉  相似文献   

9.
韩愈《师说》的中心论点,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有人说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有人说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人说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有人说要概括为“学必有师,惟道是学”,有人说要概括为“要从师,要大力提倡从师”,有人说没有中心论点句却有中心思想,等等。我认为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阐述从师学习的道理。《师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论证为什么要从师学习的道理。先举“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例来论证。接着论证什么人可以成为老师,古代求学的人为什么必定有老师等观点。在这里作…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高校中国文学史教材,无一不说到明朝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欧洲文学史教材也无一不说到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文学大师伏尔泰.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和阶级.但是,我们发现,他们有的作品却有惊人相似之处.比如,在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庄子体鼓盆成大道》(以下简称《庄子休》),写的是一个丈夫考验妻子的故事.一百二十多年后,伏尔泰在他的中篇哲理小说《查第格》的第二部分《鼻子》中,也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以下称《查第格》),而且情节与《庄子休》几乎一样.但为什么人们对两个故事的评价却迥然不同呢?例如,有人说《庄子休》是“从封建的片面的贞操观念出发,丑化丈夫死后要求再嫁的妇女”,还有一部文革中编写、文革后修订的《中国小说史》竟给《庄子休》扣上了“用荒诞无  相似文献   

11.
进入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标准》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叙事性作品涵盖很广.有人认为,叙事性作品应包括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四类文章.也有人认为,叙事性作品仅仅是指写人、记事这两类文章.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我认为,看一篇作品是不是叙事性作品,关键要看它的叙事性强不强.叙事者,讲故事也.这就是说,那些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就是叙事性作品.不管它的内容是写人记事,还是描景状物.  相似文献   

12.
老舍先生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文学大师,是首都人民的骄傲。他的许多作品如《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二马》《月牙儿》《四世同堂》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绝大多数人称“老舍”先生为“老shě,也有人说应该读作“老shè”。究竟该怎么读呢?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边城》反映的是湘西边远小镇茶峒的社会人生风貌,是一部很好读又很难懂的作品。沈从文用优美、蕴藉的文字,“山水画”般的笔致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湘西所独有的和谐、古朴、宁静的风俗画,揭示了边城人“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除此之外,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小说中隐藏着的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孕育他的湘西世界是他着重描写的。《边城》和《长河》是沈从文以湘西世界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中的代表作品,他通过这两部作品表现了湘西世界的"常"与"变"。《边城》表现了湘西世界的"常",《长河》表现了湘西世界的"变"。透过"常""变"主题可以看出沈从文创作的真实目的和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5.
有人称赞秦罗敖是“一个形体美、心灵美、勤劳、勇敢而又机智的劳动妇女。”可是细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秦罗敖的形象是不统一的,“前面是采桑妇女,后面是官僚夫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尽管有人从艺术夸张、情节虚构等方面来自圆其说,但作品中确  相似文献   

16.
在沈从文所精心构筑的“湘西世界”里,《边城》无疑是其中的核心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沈从文通过一个美好单纯又略带忧伤的爱情故事,对“湘西世界”里的人性爱和人情美作了充分理想化的表现,抒发了自己对“湘西世界”里特殊的爱与美的讴歌,探究了这种爱与美因受到时代无情摧折而行将凋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著名作家沈从文被人们称为“乡土作家”,他曾在“自我评述”中写道:“……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对我自己的作晶,我比较喜欢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人的衰乐故事。”散文《箱子岩》正是作者在1934年怀着浓郁的乡情去湘西作故乡行后写的作品。它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隽秀的故乡山水,古朴的湘西风情和令人惊异的人事变迁。时隔十五年,作者两次游历箱子岩。山水依归,而人事演变,不由得触发了难解的乡愁,引起了无穷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作品到理论构建了“湘西世界”。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特的功利原则和美学观的显现。作者生命赖以生成的那一方偏远的水土养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而都市文明的虚伪势利的现实又撞破了其梦幻。这是沈从文构筑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动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边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作家所着力表现的是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生命形态。在“边城”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对于自由爱情的幻想和追求。则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纯粹神性.表明他们是新一代湘西古朴人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9.
《黄鹂》在孙犁众多的散文作品中,也许算不得一篇精品,题材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思想内涵也似有点庞杂。这妨碍了我们对它的解读,因此有人说它是“写热爱大自然”的,有人说它是“领悟艺术规律”的,众口难调,莫衷一是。我认为,要理解这篇作品,一是要用“整体感悟”的方法,二是要联系作家的创作思想,这样才有可能把握到作品的真正内涵。这篇散文的倒数第一、第二、第四自然段,是作品的结尾部分,都是议论与抒情,多次谈到了“极致”这一观点,大自然的极致、艺术的极致,认为这是“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作者把整个作品归结到“极…  相似文献   

20.
笔者听过很多次公开课,很多老师直接地或间接地把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传世名作《二泉映月》作为音乐欣赏教材。并将《二泉映月》与水、月联系在一起,有的说作品表现的是夜阑人静,泉清夜冷的意境;还有人说,作品描写的是无锡“天下第二泉”。因为阿炳生前经常在惠山的亭子旁拉琴。其实,《二泉映月》是阿炳在苦难的一生中,用血和泪、用心拉出来的“自度曲”。《二泉映月》这首世界名曲,原本就是一首“无标题音乐”,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