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度焦虑原因的分析,提出大学生过度焦虑形成的原因是自身厌烦体育课,对难度高、危险性大的技术信心不足,不能正确对待体育测试以及教师和同学的评价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社会人才。  相似文献   

2.
张安山 《甘肃教育》2014,(24):64-6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体育教学正好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心境、坚强的意志、个性等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体育教师要面对的一项新课题。一、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良因素有:1.害怕心理;2.逆反心理;3.依赖心理;4.焦虑心理;5.孤独心理;6.自责心理;7.过敏心理;8.冲动心  相似文献   

3.
朱静 《华章》2013,(12)
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对1263名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自我概念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高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有积极影响;个体自我概念水平能较好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加强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改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论体育教学中引发大学生过度焦虑的原因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复杂、具有危险性的技术缺乏信心、对社会一些现象不理解、应试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教师与同学的评价等,引起心理应激负效应,是大学生形成焦虑过度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了消极对抗情绪.提出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知识,掌握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方法,培养学生防御心理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出发,提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措施: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关爱体育锻炼弱势学生,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育计划.  相似文献   

7.
高校时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过渡期,高校时期也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所以近年来随着现代人的健康模式发生变化,引起人们对于健康尤其是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的转变和广泛的关注。椐有关报道,从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者的比例大约在30%~4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的大学生大约占大学生总体的10%左右,并参照经济发达国家的调研,与经济的发展成相关态势。根据李百诊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人格障碍者占21.8%,单项障碍者(如偏执、抑郁、焦虑、敌对等)高达78%。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如何发挥体育优势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体育对保持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可通过学校适当医疗监督、思想教育和有效的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改善和解决。然而,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其他任何方法和手段不能代替和无法比拟的。美国学者R.K.Dish-man于1986年概括了1750名医生的材料,发现从事体育活动对于抑郁症的疗效达85%,对于焦虑症的疗效达60%;还有研究发现大学中的运动员焦虑心理比一般学生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体育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全国部分高校的1263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出现了心理耗竭现象。大学二年级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研究显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应增加体育课时,丰富参与形式,尤其针对大学二年级男学生。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模式应优化课程设置,着重解决术科课程过于集中问题。大学辅导员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合理安排心理辅导,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体育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全国部分高校的1263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出现了心理耗竭现象。大学二年级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研究显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应增加体育课时,丰富参与形式,尤其针对大学二年级男学生。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模式应优化课程设置,着重解决术科课程过于集中问题。大学辅导员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合理安排心理辅导,以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格因素特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6PF人格因素测试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测试,分析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测试结果显示: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格因素表现为焦虑性较高;性格内向;注重感情;性格显怯懦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成因,论述了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利用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认为学校体育能有效的调节学生心理矛盾,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根据拓展训练的特性,以体育教学为载体设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拓展训练教学干预方案,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具有积极的健康促进效益;实验组学生拓展训练教学后SCL-90各因子均比教学干预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6个维度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P0.01);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育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经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省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分都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有心理反应异常者占被试人数的11.91%;男生优于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6个因子上具有差异高度显著性的特征。指出大学体育教育应系统地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大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功能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目前我国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执拗、抑郁、自卑、妒忌等几个方面.本文通过阐述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实施以身体锻炼为手段,有意识、系统地进行心理辅导的体育教学实验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索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的意见及建议,以便更好地利用体育手段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合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干预,试图构建适合大学生的优化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在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等的得分上比实验前有显著性下降,且优于对照班。表明本次实验研究设计的优化体育教学方案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且效果优于传统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独到之处?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排除焦虑情绪、建立体育锻炼兴趣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讨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水平和场认知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介模型.从不同专业、性别和总体三方面对假设的中介模型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能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焦虑水平,不同认知方式的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场认知方式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焦虑水平的中介变量之一.提出了要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相结合,以及高校体育课务必内容多样化,满足广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基础工作是做好调查测评。根据测评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受学生自身素质特点的制约,心理健康知识贫乏与心理调控能力较差,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不健全、工作不到位。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完善心理咨询机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目前在校的高职院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作出调查,运用体育教育的方式,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调节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体育教学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对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效果,对改善职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良性转变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