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侠 《网球天地》2009,(3):92-95
在比赛中常会用到反手削球,可以说削球是每位选手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如果削球技术不成热,比赛中就会处于被动。  相似文献   

2.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0):13-13
我是一个全面型打法的选手,既能防守也能进攻。但我内心来讲还是偏爱削球,也喜欢看削球选手在场上的英姿。前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先生推崇40mm大球,因为它能减慢比赛节奏,使乒乓球更具观赏性,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削球选手。我很信任徐先生,同时也尽我所能让大球成为现实,因为我觉得大球也许会对削球选手有利。便是2001年大阪世乒赛上削球选手的表现很让我失望。我专门看了日本削球手松下浩二的比赛。  相似文献   

3.
削球推为主     
赵晴  远峰图 《网球天地》2013,(3):128-129
在当今职业网坛,运用单反的选手凤毛麟角,削球这项技术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的展示空间。如果时光倒退若干年,我们可以看到海宁、毛瑞斯莫、格拉夫、桑普拉斯等一批世界顶尖球员打出漂亮的削球。但在业余层面,由于削球可以突然改变比赛的节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业余球员应该掌握削球技术。  相似文献   

4.
早期的网球比赛多在草地球场进行,选手们大多采用大陆式握拍进行削球和平击抽球,因为用这种技术打出来的球反弹低。而现在,上旋球技术愈发流行,但削球特别是反手削球依然是网球比赛中重要的技术环节。如果想成为费德勒那样的全能型球员,就必须掌握反手削球技术。要知道,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须使用削球技术的,比如,在球场两侧的边线区域击球,或是面对反弹很低难以抽击的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世界优秀乒乓球削球运动员攻球技术和削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效果的统计与分析,目的是寻求削球选手制胜的规律,从而对我国削球选手的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桐桐  深泽图 《网球天地》2013,(10):135-135
学过正手削球技术的球友都知道:正手削球时是以大陆式握拍,在球来时,通过头部、肩部稍向后引拍,在拍头高于击球点的位置,保持拍头向上挥拍击球,整个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由后向前转移。在日常的比赛实践中,很多球友也喜欢使用正手削球,除了关于正手削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外,我们还知道多少关于正手削球使用的禁忌呢?  相似文献   

7.
削球作为一种战术武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常用的平击球和上旋球的飞行轨迹不同,如在比赛中有效地使用,能够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打乱对手的节奏,从而可能夺得主动权。所以,学会反手削球能够很好地提高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3,(7):48-48
这次参加世乒赛,相比两年前的第一次参赛,我更自信了一些。赛前我打了直通比赛、世界杯团体赛和亚洲杯,比赛中自己的表现让我对我现在的打法更加坚定了,觉得削球也能在乒坛打出一片天地,不单单是陪练的角色了。  相似文献   

9.
在比赛中,自如地将上旋球和削球灵活交替应用,会令对手疲于应付,往往因对来球琢磨不定而感到无所适从。当今网坛,出色地变换使用上旋球与削球攻击的打法的人当属费德勒。  相似文献   

10.
有别于抽球的各种各类削球.总被一些业余球员认为是缺乏威力的击球,其实它是一项颇具杀伤力的轻重型综合武器,它形态万千.变幻莫测,若在比赛中合理运用,则可收到攻中有守、守中带攻的奇效.并且可以以逸待劳,既适合于青壮年,更适合于老年人;可用于正手.也可用于反手;可打深也可打浅;可打高也可打低;可打直也可打斜;可打急也可打缓。所以笔者提醒业余球员,在练习和比赛中,不妨多多使用削球.特别是反手削球。另一点是,已患“网球肘”者如多打削球,还可减轻病时的疼痛(此乃笔者之切身体会)。一、发球用削球:1.平削发球…  相似文献   

11.
浅谈乒乓球削球打法的出路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经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削球打法,近几年到2002年由于弧圈球打法的冲击,导致了 使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从回顾削球打法的历史开始,从正返两方面探讨培养削球打法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并 对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与应用采取的措施提些分析看法,但随着"大球时代"的到来,新赛制的出台,乒乓球比赛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球的质量,体积极的发变引发了速度、旋转等一系列的变化,同时改变了比赛的节奏,这些变化的出现 使得一种频临灭绝的打法一消攻,重新再回到乒乓世界的百花园中。同时通过2003年47届世乒赛韩国削球手朱世赫的 技术统计分析打法。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一年在镇江举办的全国乒乓球优秀运动员比赛中,何智丽获小组第四名(共分八组),赛后调来国家乒乓球女队。那时,她自我感到对付削球是她对付各种类型打法中最薄弱的环节,对削球几乎不太会打,只会拉搓结合。何智丽于一九八○年三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2,(2):110-111
在上篇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一组削球选手“由后往前”调整步法的套路。本篇我们继续为大家呈现一套“由前往后”的衔接过程,即削方接发球后,攻方采用拉冲进攻,削方再撤步削球。这套衔接同样是削球选手在比赛中要频繁使用的,它的特点就是利用不同的击球节奏和旋转来迷惑对方,致使对方进攻质量下降,甚至直接失误。  相似文献   

14.
在少年运动员中培养横板两面反贴削球的打法,是我们业余体校教练员的一份责任。从眼前看似乎困难大,成绩差,但从长远看,只要功夫到家,在将来世界比赛中无疑将有它竞放的天地。现在谈谈自己在少年乒乓球横板反贴削球打法训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供大家探讨。一、削球的主导思想原来是稳、低、转、攻,根据近几年  相似文献   

15.
十大经典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世界》2003,(6):22-25
这是1969年以来,削球选手第一次进入决赛。朱世赫以往取得过不错的战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世界排名比较低,没有得到韩国队的重视。这次比赛他发挥得非常出色,一路过关斩将,说明他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削球打法各国都比较少,包括中国,对朱世赫的研究也比较少,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很正常。  相似文献   

16.
网球反手削球技术是众多网球运动员所采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反手击球技术,分析和了解它的技术优点,通过采取合理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使运动员正确掌握反手削球技术。使其打法更加灵活多变.能够很好地提高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给削球打法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什么削球运动是在高速度强旋转的弧圈球面前显得难以对付?在比赛中,中台、中近台削弧圈球为什么极易失误或击球高球被对方冲,扣致死?我们认为:除了比赛规则越来越利于而不利于妨守之外,从力学的角度分析,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打法主要分为快攻型、弧圈型、削球型3大类。削球打法在乒乓球运动的早期是主流打法、在20世纪60-80年代起"奇兵"的作用。削球打法随着球台的加宽、球网的降低、比赛时间的限制、海绵拍和弧圈球技术的发明,从1952年第19届世乒赛开始,开始步入长达50多年之久的下坡之路。在攻球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削球打法将如何突破和完善自己,摆脱当今的困境并拓展生存空间,本文试图从削球打法的内部规律和外部环境入手,对该打法的发展趋势做一探讨,并通过对其特点的研究,兼论技战术应用艺术。  相似文献   

19.
吕海波 《乒乓世界》2010,(6):138-139
在中国女队备战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期间,小将武扬替换同为削球打法的原主力队员范瑛,第一次进入到中国女队的主力阵容中。凭借踏踏实实的训练和比赛,武扬正在朝她人生最幸福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反映不知如何对付削球。大多数人觉得平时与削球选手练得少,对削球的旋转和节奏不太了解,但只要改变一下观念,往往就能取得突破。 我们在面对削球手时,不要有畏惧心理,只要将削球当作是搓球的延伸。就不会对削球束手无策。由于对方削球的弧线较长,旋转变化与搓球相似,因此我们对来球旋转和落点的判断就较为容易。当我们的观念转变之后,再根据打削球的三大原则,逐渐学习攻打削球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顶级选手在对阵削球手时的作战方法——“连续拉加转弧圈球”、“调短压长”和“大力冲杀”,这是进攻削球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