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杜鹃 《青年记者》2007,(9):24-25
她是一个热气腾腾的人,作为一个记者,她是一个有良心的,有高度责任心的记者,她的新闻点是深入到所有层次人的心里面的;她热气腾腾是因为随便什么人,她都愿意帮忙;她的作品是有温度的,用她自身的热情把别人也点燃了。她,就是文汇报的“首席记者”周玉明。  相似文献   

2.
抗骚扰     
她叫ROSEBELLY,进这家国际性的大公司时,所有五个字母以下的英文名字都用完了,可想而知她是多么多么小的小字辈了。同事都是她的前辈与导师,他们对她很好,很照顾她,可是……这段日子她想辞职了,她越来越不喜欢她的主任。  相似文献   

3.
在我印象里,章子怡是谦谦淑女,虽然现在是国际巨星,但是,看她仍然单薄的身材,看她穿沉重古装戏服吃力如婴儿吃奶的样子,我都有些怜惜。她不太会给人有心计与强悍的感觉,虽然她的卷发会给她带来些许成熟的味道,但是我仍然对她多是清纯的期许。  相似文献   

4.
影圈朋友都知道她的病很凶,叫她多休养,她却不稍停,台上台下,幕前幕后,在闪光灯前,或只在她接近的朋友和工作伙伴中,她的意志与豪情是过人的。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05,(6X):24-24
同样的人生,可以细细品味,也可以尽情挥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不能追问的,追问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给自己强加痛苦,可作者偏偏就是要追问。她追问自己最冷酷的问题是:爱一个人能有多久?因为这追问,她更恐惧她对他的情感所凝铸成的思恋究竟能有多久——她期望他永远是她精神的全部,寄托的全部。  相似文献   

6.
一宝珍来找我,我知道有事,没想到是这回事。她找一个当兵的对象,见一面就走了。然后那男的就给她写了一封信,表示同意相处下去。宝珍是我的小学同学,她长得很漂亮,也很能干,在农村是里里外外的一把好手。男方的母亲非常愿意,男的也就同意了。宝珍来是为了让我给她回信,她小学还没毕业,不会写信。  相似文献   

7.
什么也不做     
他们始终不是朋友。 年轻时候,他们相好过一场,还生了个女儿。后来各奔东西,她写自传体小说,对他口诛笔伐,他过了四五十年,才淡淡地回一句:“认定是负心,是人各有见,认定为落后,是人各有道。”她倒霉的时候,人家整她,要他证明她是三反分子,他说:“杨沫同志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的思想。”她好了,他们仍然来往不多,她死了,追悼会张中行都不去。  相似文献   

8.
日本发射的月球卫星就是以日本的名著《竹氏物语》中的女主人公的名字——“月亮女神”而命名的,她是美丽的竹子所生,竹林里的竹取翁夫妇将她抚养成人。她是一个亭亭玉立,美丽聪慧的绝代佳人,无数个富人家的公子哥向她求婚,都被她一一拒绝,值此难办之时,玉皇大帝召她上天宫,8月15日,花好月圆这天,她飞往天宫(月球),成为月球女神,也被誉为美竹公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电话那头的娟娟(化名)言语中除了气愤还有一些恐慌——她在网上看见了自己的照片,有一些甚至突出了她的隐私部位,娟娟是个打扮时尚,前卫的女孩。她可以肯定,网上的照片是前些日子她在商场里俯身选购东西时被偷拍的。虽然娟娟已经跟那些网站交涉过,要求他们删除照片,可还是有很多熟人看见过,说她是个“不检点”的人。娟娟十分懊恼,不知道自己是否已被侵犯了肖像权,她曾经想找出那些偷拍她照片并在网上发布的人,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名普通而特殊的档案员。说她普通,因为她和我们一样做着平凡的档案工作,十几年如一日。说她特殊,因为她是一代楷模郑培民同志的妻子,丈夫成为高官,妻子的“档案员”身份一直未变。  相似文献   

11.
一言 《出版参考》2004,(3):10-10
她站在台上,不时地挥舞着她的双手;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带点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依依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伸出右手,用  相似文献   

12.
杨扬:我想给自己留下感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她是真的离开了,她说队里不再需要她,她说已想好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刘晓庆涉嫌偷税刚被捕,立刻就有媒体拿这个题目做起了文章。其实这题目是很不准确的,因为当时刘案并未判决,羁押她的地方是看守所而不是监牢——这是题外话,暂且不谈。不管刘晓庆进了哪里,总之是不太体面的地方,那么是谁送她进去的呢?文章说是“她自己”。这话当然绝对错不了,有句古训就叫咎由自取,她不偷税,检察院能签字逮捕她?但如此回答,虽然一语中的,简捷明快,却未必缜密周全。她为什么会把自己送进去?除了她自己,还有没有其它的外在因素起作用?有人说刘晓庆“一贯胆大妄为”,所以才有今天这一步。然而胆子的大小,其…  相似文献   

14.
李相 《青年记者》2005,(4):22-26
韩小蕙女士是《光明日报》资深记、高级编辑、名作家。尽管她的这个“身份”是新闻界、学界众所周知的,我仍然要在章开头标明,因为我希望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可能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的人们都能够认识她,了解她,感知她,热爱她——在多少人忘却崇高,鄙视信仰,失去追求时,韩小蕙以她柔弱的双肩、手中的笔,始终坚持职业操守,坚持人的良知,坚持人生真善美情怀。而且贵在“始终”,这是多么难得啊!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经常去找她,成了她那里的常客,她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她是孤儿,是人们的关爱让她活了下来,并长大成人。为回报社会,在20多年中她抚养了130多个弃婴,使这些没家的孩子找到了新家。  相似文献   

17.
20年的运动生涯让郎平懂得,在运动场上,今天大家是对手,明天,甚至下了场就是朋友。但是,她也知道,公众的心态与教练和运动员的心态永远是不一样的。她说,不管谁赢,她都高兴。排球对她.真的就是一个大家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按说上海市长宁区档案局局长方惠萍是一位具有亲和力的人,采访她应该不难,但其实不然。我们在她办公室一坐下,她就说,“工作是大家做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看到我们掏出采访本,她显然有点不安,“我个人真的说不出有什么先进事迹,工作是大家做的。”  相似文献   

19.
编辑的艺术分析,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分析,一个是对作家的研究分析,一个是对读者的研究分析。文学的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作家自身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是作家凭借自身的感受和生活的逻辑以及自己的情感逻辑去进行的艺术创造。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表现着她特有的带有创造性的艺术美。她首先能激起编辑的艺术美感,在作家—编辑—读者这三位一体中,艺术美是作家、编辑与读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作家要创造她,读者要欣赏她,在这两者之间的编辑则要寻找她和肯定她。在这里,编…  相似文献   

20.
在电影史上,曾有多少男女演员在银幕上如流星般闪过,但英国女演员费雯·丽的名字,相信会让人们一代代的铭记。她的美丽,她的激情,她的传奇,她的悲剧结局。今年7月8日,是她离开人世40周年的日子,她走的那年,年53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