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公民素质教育,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集中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养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社会发展,在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全面实现国防教育的任务,必须用制度规范国防教育,用督察检查保障国防教育,用竞赛比武激励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的一项战略工作。高校国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国防观念、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学生群体的国防意识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持续发展。调查发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防认知模糊、国防观念狭隘、国防意识淡薄等问题和不足。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的主要抓手,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依据新时代对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新要求提出明确指导思想、推动学科建设、更新教学理念、重构课程体系、保障军训品质五位一体的实践路径,以期深化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国防教育是包括国防观念和国防知识理论在内的综合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应当“成为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全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国防教育的对象不能单指担负着国防任务的军队和政府在职工作人员,理应包括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在校大学生,必须切实抓好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一、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党…  相似文献   

5.
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已全面开展起了国防教育,明确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更是振奋青年学子的民族精神与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保证。探析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宋建勇  李翠珍 《陕西教育》2007,(12):125-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国防教育是指高校通过开展与国防有关的教育活动服务国家国防建设,它与国家的战略需要紧密结合.和平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军事训练来实施,以此为围家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大学生军训,主要是对其进行军事基础知识教育和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能力.大学生军事训练对培养国家国防后备人才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有着其它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如今日益严峻的国家形式面前,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国家利益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大学生更应该接受高质量高标准的国防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目前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在目前国家形式下,要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国防教育系关国家安全和民族存亡,针对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对国际形势认识不足的现状,学校应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将国防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学生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开展军事体育训练,培养尚武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其进行国防教育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国防教育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完整,防止外来侵略和保证安全稳定,对大学生采取的国防意识、国防理论、国防法规、国防历史和国防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军事理论课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设置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丰富军事理论课教学形式和完善军事理论课配套工程等工作,可以促进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的国家安全观相比,新国家安全观更凸显出对国家安全的综合性、共同性、普遍性和合作性的关注。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培育与新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存在脱节的现象。以新国家安全观引领、创新大学生国防意识培育工作,需要将学生的国防素质纳入到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去,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规章制度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国防意识的强弱是国家、民族兴衰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未来国防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国防观念对于维护国防安全意义重大。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增强其国防素质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国防教育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国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国家意识中具有塑造学生新的审美精神,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要通过采取国防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改革和创新军事理论课教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国防德育文化等措施,促进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现代国防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国防教育必须注重国防精神的培养。大学生是国防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进入高科技战争时代后,大学生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培养大学生的国防精神离不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国防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意义和途径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现代国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国防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国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国防观统领着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社会和谐、抵御外敌入侵及对政治、文化、信息安全与防范的认知与态度。高校国防教育不应只是单纯的军事训练,而应把国防观渗透到大学生各课程学习中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国防观教育不应局限于纯军事教育、训练,其内涵丰富,教育模式需创新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国防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建立可持续而又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国防教育对高校培养具有国防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大学生国防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大学生国防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国防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是国家进行公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安全观念滞后,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和敢于奉献的民族精神.针对大学生国防意识存在的现状,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迫在眉睫.文章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国防意识薄弱存在的原因,探索研究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构建与信息时代和知识军事相适应的高校国防教育体系,为军队输送合格的后备兵员和人才,是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孔婷婷  张戈 《教师》2014,(29):101-102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新形势下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更要紧密结合时代的步伐,发挥多种教学手段,体现国防教育的实效。本文结合近些年来的在高校的国防教育实践,对创建高校国防教育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实践证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是高校国防教育改革的崭新途径。高校国防教育立体化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整体上提升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水平。这对于积极促进我国国防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还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