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美育人,育人以美, 育美的人”是美育的通俗解释。形象性是美育的显特点,形象化的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本从美育的形象性入手,对小学语教学中,教师发挥的美、教材中蕴含的美、学生“潜伏”的美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欣赏美、表现美、追求美是人的需要,怎么引导学生对美的需要向健康方向发展?怎么使学生对美的需要得到满足呢?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一种蕴含着健与美的教育过程。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感召力是巨大的,体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态美、语言美、示范美、组织美、场地器材的布置美等方面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谢宗飞 《贵州教育》2009,(21):29-29
一、羹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是一种人的基本素养教育。通过美育,最终是要美化人自身,形成完美的人格。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而且能促使学生产生创造美的激情与灵感。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娱悦”对人进行美的呼唤和陶冶。她有开启心智、端正品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成为音乐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音乐教学中,欣赏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那种蓄势待发、力拔千钧的气概,那种无可阻拦的力量,力和美的结合,充分展示了体育人的美。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它可以培养学生对运动美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那么,怎样使美渗透在体育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6.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感受美和评价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在运动中,运动中的美可以感召人,教育人。体育教学是复杂的认知系统,它不仅注重学生的形体活动,而且还讲究内在的精神、意识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从以体育道德和理论为指导内容的各个训练环节中受到相应的教育。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并给学生营造优美的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掌握技能、增强体质的同时,在运动中陶冶情操,优化品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美学观的迷失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及其教学改革背景下,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教学的意义再一次被突显。以往的教学美学观的共同局限是从功利主义和“真即美”等取向来理解教学美,教学美被视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仅仅被当作工具来使用。这种观念的实质在于对美的先在实体化的理解,也是外塑教育观的反映,它根源于本质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走出此种困境的关键是要以主、客同一的存在关系来理解美,视教学美为师生的生命存在,使教学以审美的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9.
秦运英 《中学理科》2006,(11):84-85
教育学研究证明,美感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能看到、理解和创造美好事物,就会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有趣,就会极大地激发人的学习和创造动力.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去感悟,不难发现化学中的美无处不在.对称美是一种和谐美,下面仅对化学中的对称美,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以达到寓趣于美,寓美于理、寓趣于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纵观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从我国古代开始就有许多思想教育家在培养人才方面非常注重美育,从孔子的“六艺”方面的教育内容,到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到现在提出的“以美育人”的教学思路,都反映出美术教育在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以美育人是美术教育的本质。以美育人,就是以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懂得美,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美,从而达到塑造完美人格,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下面我们简要分析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苏霍姆林斯基音乐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娱悦”对人进行美的呼唤和陶冶。她有开启心智、端正品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成为音乐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音乐教学中,欣赏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音乐作品是音乐家对生活深刻感受和体验的反映,是道德、理想、情感、审…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它将使人自身各种因素协调发展,使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步前进。审美教育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人所不可缺少的,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要通过听说读写的有机进行,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几个方面,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探讨一下怎样从审美教育角度上好语文课。 发掘文章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建筑艺术大厦的材料。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意境,都是由语言来…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吴世玲在文明社会里,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美。“美不仅令人恰情悦耳,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促进人的性格全面发展,开拓人的思维;美还能美化人的仪表,净化人的心灵。没有美,人就会愚味无知.冥顽不灵。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也是一刻不能离开美。没有...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的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挈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这些诗歌的语言精练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诗的节奏美和音乐美之中。给人…  相似文献   

15.
美感是人对事物的美的感受或体验。美感是一中能够引起人的精神享受,获得鼓舞和力量的高级情感。"美育是借助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来影响人,感染人,陶冶人教育人,使人具有感觉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能力。"中学各门课程都有美育的因素,而不仅仅是语文,音乐,美术。一些人对化学有很的误解,说起化学,总是把化学与毒物,燃烧,爆炸,污染,致癌相提并论,哪里还有美?其实,化学造成的一些危害是人应用不当造成。化学是一个充满美的科学领域,对化学的误解,正说明化学教学中的美育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通过对语言、意境、情感等教学诸要素的审美教育,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探索,增强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升华人的思想认识,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蒋智芳 《小学生》2011,(6):19-20
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谱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象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美得到塑造和升华呢?单凭音乐是不够的,还要由教师精心去设计美、创造美和发现美。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指的是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美的体态、美的造型、美的节奏的展示、感受、鉴赏和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初步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体现美的能力。体育不仅塑造健康的形体,而且使人表现出健康的精神风貌。特别是要使学生身心全面得到发展,就必须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其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丽芬 《云南教育》2002,(31):26-28
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对美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人的道德行为之美,体会社会生活之美,培养学生分辨良莠,识别美丑的能力。这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活泼、乐观性格的塑造,爱美情趣及良好习惯的形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以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粒粒粮食要珍惜》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掘教材蕴含的美的因素,恰当渗透美育。一、导入新课,创设美的情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产生的,直觉的情感体验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教育活动中的审美评价尺度与立美育人属性的确认,提出语教学审美化课题,简要分析了达成语教学审美化的立美要素,从语阅读教学活动着手,描述了审美化教学的立美操作过程。试图用美学的教育观为教育及语教学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