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副词“都”、“才”在特定的句式中可以部分互换,原因在于,从语义层面上来讲,“都”“才”都可以修饰表“系列推移性”语义特征的名词语。也正因为“都”“才”修饰的是表“系列推移陆”语义特征的名词语,故在语用层面上表现出比较义。  相似文献   

2.
"连"字句中"都"与"也"的语义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数理语言学角度对“连”字句进行语义解读,发现“连”字句激活了层级性预设或说“格”代数,并运用模型论和“格”代数哈斯图进行了直观展示,也由此将“都”和“也”分化为表示横向总括、类比的“都1”、“也1”以及在层级性哈斯图中表示纵向总括、类比的“都2”和“也2”。从“连”字句出发,本通过对“都”与“也”的句法对立分析入手得出二的语义认知对立:“都”在“格”代数哈斯图中强调上限或下限(即端点);与“都”相对,“也”不凸显端点,而强调哈斯图中段的对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数理语言学的角度看,“连”字句的本质是将层级预设中两个以上的论元映射到唯一的一个值上,形成了一个补集为空集的特征函数。“都”与“也”的语义认知对立不只是在“连”字句中,在让步复句、比较句等其他句式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这方面的研究为包括“连”字句在内的涉及“都”与“也”语义认知对立的各句型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尤其”和“特别”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两个副词,都表示程度深,隐含比较义,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自由替换。  相似文献   

4.
“兴”的本义是有所托、寄,“赋比兴”之“兴”和“兴观群怨”之“兴”用的都是引申义。前者的意思是“托事于物”,后者的意思是“托事于《诗》”。“兴观群怨”的具体意思是依托《诗经》发表意见,借此观察彼此的心志,互相交流思想情感,并对他人进行怨刺。春秋“称诗”分赋《诗》、引《诗》两种形式,“兴观群怨”对二者都是适用的。前人或认为“兴观群怨”乃指作诗或读《诗》而言,这种看法是颇需斟酌的。  相似文献   

5.
“科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三伏”即为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时节,这是广大老百姓都知道的事实。如何“数九”和“数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都”字句的基本句式出发,考察了“都”的句法组合功能,并从中挖掘“都”的基本语义内涵,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并分析了“都”的四个基本语义。随后又指出除表语气以外的其它三个义项都是由实词“都”的义项“汇集”、“总共”虚化而来。从而又为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解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以德治国”,追根溯源是对儒家“德治”思想中以民为本,立身惟正,举贤任能,教而后刑等积极合理因素的深刻借鉴和继承,包容了儒家“德治”智慧的深厚底蕴。“以德治国”与儒家“德治”在性质和内容、主体和目的、实施时的地位和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和不同。“以德治国”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新时期对国家管理机制进行理论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多年来在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哑巴”英语现象,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口语教学必须从小抓起。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词汇量少,尤其是刚接触英语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能力差,除了背课文及做替换练习外,不可能用英语说个“没完没了”。但我们都知道,“背”出来的只是僵化的“句子”,只有“说”出来的才是真正的、活的“语言”!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有限”的词汇,“说”出“无限”的、活的“语言”?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教学实践表明:运用教学游戏、创设真实情景、鼓励发散思维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一、运用教学游戏…  相似文献   

9.
"真"的假文凭与"假"的真文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则笑话,说是某小学为了测试三年级学生的社会知识,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选择题:街道墙上常见的“办证”小广告中“办证”的“证”指的是:a学生证、b健康证、c出门证、d存车证。答题时,学生嘲笑说,老师连这都不懂,这几个答案都不是,是毕业证。老师又问:“是小学毕业证,还是初中、高中、中职毕业证?”学生齐声说:“都不是,是大学毕业证。”还有学生补充说是研究生毕业证。这则夸张的笑话,我们可以一笑了之,但制售假文凭之泛滥无忌、之明目张胆,我们却不能等闲视之。对办假文凭的广告,最常见的办法是涂掉,你偷偷摸摸写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西方文学所具有的许多特征都可以说是源自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影响,其中“自由写作”理念无疑是最能体现“现代性”复杂的文化内涵的特征之一。西方文学“自由写作”理念是自文艺复兴始,经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孕育而生成。由于种种原因,“自由写作”理念与“现代性”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理念最根本的价值却正好是“现代性”自身的异己因素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思想与传统“德治”思想从内容到实质都有着极大区别,是具有科学内涵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也是对“依法治国”的坚持和补充,实施“以德治国”方略,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既是“锻练思维的体操”,又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钥匙”,因此,每个同学都想学好它,都渴望学好它。但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代学习理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掌握方法的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学数学和其它学科一样,都要讲究学习方法。学习得法,事半功倍,学不得法,事倍功半。下面就学习高中数学从“三条原则”、“三个习惯”、“三种方法”、“三大能力”、“三个关系”,这里简称“五三”学习方略谈几点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班主任已近两年。每学期下来,班中总会多多少少有一些“疑案”积留:如教室的门玻璃变成了“碎花脸”;讲台上唯一的鸡毛掸子成了“光杆司令”;“生物角”里的仙人掌被水淹得“奄奄一息”……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它们却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做教师的“料”,怎么如此无用,连那么小的事都查不出来!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乐"民俗旅游与"三农"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家乐”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它在解决农民增收,调整农业结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诸多方面都能够发挥独特而显著的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对利用“农家乐”民俗旅游解决我国严峻的“三农”问题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先富”与“消除两极分化”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都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两共同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中。“先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的发展模式,但“先富”必须与“消除两极分化”统一起来,才能既促进生产力发展,又不会造成收入差距无限制扩大,从而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两极分化”不等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指阶级分化,必须纠正与此有关的一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6.
《庄子》"寓言"、"重言"和"卮言"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寓言”是《庄子》一书的表达方式,“重言”和“卮言”都是“寓言”。“重言”概括了“寓言”的使用方式,“卮言”概括了“寓言”的特点。从思维发展的深层原因上看,庄子选择“寓言”的方式来立言达理是由战国时期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特点所决定的。《庄子》的寓言具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同时理性精神在逐渐增强;“重言”反映了《庄子》的理性精神,“卮言”反映了《庄子》的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汉语的"都+NP+了"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认为“都+Np 了”句式中的Np具有顺序义,并具体考察了Np的各种顺序义小类,同时,本认为“都+Np 了”句式中的“都”不是时间副词,是语气副词,不同于“已经”。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六形态”和“三形态”,“六形态”和“三形态”立足于不同的角度,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分析历史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二者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邵阳方言“把”是一个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非常丰富的高频词,集“给予”、“被动”和“处置”于一身,在具体的语言使用中,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朱熹主张“禀气定数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以及人类都是因为禀气不同而定的。他首先说明了“人”和“物”都禀气而成,只是禀气不同。又认为人的命运是由气禀决定的,认为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他还论述了“先天禀气”是造成人的“善”“恶”的品质的根据,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善恶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