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文章基于“连续体”的哲学概念,阐述了对西方“文件连续体理论”进行学术评论的背景和前提,并指出西方“文件连续体理论”存在的缺陷,即无法从文件连续体模型中找到符合哲学规范的“连续体”.因而认为真正的文件连续体理论尚未形成,但只要能找到符合哲学规范的文件连续体,则中国档案界就有望克服西方“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缺陷,重新构建起一个更为科学的文件连续体理论.  相似文献   

2.
陆怡静 《兰台世界》2013,(29):21-22
文件运动源于文件价值类型的变化,研究文件运动理论有利于实现文件价值。本文浅析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内涵,得出这两大理论具有内在一致性。这种联系的观点,对理论认识和实际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文件逐步取代传统纸质文件的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在指导电子文件管理时显现出明显的不足.为此,档案学界围绕着文件生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对电子文件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展开激烈的争论.本文从分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内涵开始,比较两种理论的异同点,并结合国内学者关于二者关系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阐述笔者对于这两种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简要评介了我国档案学者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系研究上的4种观点取代论、补充论、兼容论与互补论。然后从基础与应用、宏观与微观、指导与被指导3个方面分析并阐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件连续体理论相关文献和专著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诠释,以识别文件连续体理论中国化认知现状和认知历程,并总结其认知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文件连续体理论中国化认知的发展脉络可大致划分为理论引入与争鸣(2000年至2006年)、理论吸收与应用(2007年至2016年)、理论批判与发展(2017年以后)三个阶段.总体而言,文件连续体理论中国化认知呈现出理论型研究与应用型研究此消彼长、理论显扬与理论批判并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件连续体理论既有基础理论部分,又有应用理论部分,将其简单地归入应用理论范畴,是不够谨慎的;它客观上也并非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和理论依据。文件运动理论才是全方位描述文件运动规律的理论,它既应包容生命周期理论、全宗理论、文件价值理论和其他理论,也应该直接吸纳或者借鉴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绝大部分成果,发展成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档案学术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关系的研究,现有七种观点:否定论、补充论、兼容论、互补论、并行论、发展论和共处论,本文在分类介绍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广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狭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并分析和论述了文件连续体理论在应用理论层面批判、继承和发展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8.
黄霄羽博士认为,国外档案学的两大理论“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魂系历史主义”的;“国外较为成熟的档案学理论如来源原则、全宗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也都明显地含有历史主义要素”;骈且“由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由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到文件连续体理论,其理论的演变一直是在强化档案管理中的历史主义”。可以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都带有浓厚的历史主义色彩,并且文件连续体理论较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更甚,是历史主义在档案学理论中走向胜利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中外学者对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关系问题有着两种迥异的理解 :一是后者可以替代前者 ,另一则认为前者有继续存在必要和发展的可能。这两种观点 ,谁是谁非 ,需要一个客观的分析。本文认为文件连续体理论相对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言 ,更表现为文件管理理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性 ,但我国学者研究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有同样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提出及其对电子文件管理的意义,并通过对电子文件内容鉴定的要素及方法的分析,透视文件连续体理论给电子文件内容鉴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理论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档案学者研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以下简称两论)形成了许多观点,并展开了论争。其实,这些论争归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文件连续体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释分析,解读了曾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连续体管理思想方法的澳大利亚档案学者Frank Upward、Sue Mckemmish和Barbara Reed等在近年发表的关于文件连续体在数字时代新应用的论文,分析了近年来连续体模式在数字信息保存等方面的新应用,以及文件连续体模式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结合我国档案学研究实际情况,探讨了值得我国档案学研究和借鉴的新思路,希望能促进和加强文件连续体理论和模式在我国档案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实践基础的差异性 ,十分明显。而两种理论的认识论基础的差异 ,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认识基础源于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和谢伦伯格的文件管理思想 ;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认识基础则是澳大利亚对档案学的思考、后保管主义思想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档案学界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records相关术语的翻译和解释基本上已形成共识,但对文件连续体理论中records的理解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本文在重新梳理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相关术语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中records相关术语存在有限的“生命周期”与无限的“时空延伸”之分、具化与抽象之分、单一与多元之分等区别。同时,从管理历史和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其含义在不同时代有一定意义上的重叠,并在未来有趋于一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件生命周期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欧美国家提出以来,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于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开始了其本土化的过程。之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为我国纸质文件档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电子文件的普及与管理挑战了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被认为更适合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为此,本文试图对欧美和我国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及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一分析比较,以便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进行电子文件管理。一、欧美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6.
围绕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比较研究,笔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水火不容”还是“和平共处”——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优劣之争》。的文章,在该文中笔者表达了上述两大理论不属于一个层面,因而不存在孰优孰劣,取代被取代的问题;两者都能在档案学理论图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而可以“和平共处”这样一个观点。笔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档案学理论演变看档案管理的历史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毓域  吴莹 《浙江档案》2008,(12):19-21
西方比较成熟的档案学理论包括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来源原则关注的是档案馆一个“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将研究的内容扩展为文件运动的全过程。从而成为从“点”到“线”的档案管理理论体系;文件连续体理论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添加了文件背景,使其理论体系成为“面”状结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历史主义的思想贯穿其中,并得到强化与完善。由此我们认为,历史主义认识论是档案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历史主义方法论是档案实践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两个层次来比较 :一是就基本原则而言 ,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文件的可持续价值、逻辑联系、文件管理业务制度化和对于传统档案学理论的继承 ;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则是注重文件运动中的价值变化、强调对于文件实体控制与智能控制并重、文档管理的线性一体化以及对传统档案学理论的高度依赖。二是从内容具体表述看 ,文件连续体理论引用了文件保管轴、证据轴、业务活动轴和来源轴四个档案学的论题 ,同时每个轴又分文件的形成、捕获、组织与组合四个维作为时空运行环境 ,表现出多元素跨时空的互动关系 ;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则主要研究文件运动整体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并在每个运动阶段中注重文件管理诸要素的关联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由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三位一体"档案学理论框架的核心,而且描述的是文件运动本身,因而,在后保管时代电子文件管理的实践首先对它造成了冲击.从实践发展的需要看,文件连续体理论取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必然,文件连续体理论将成为构成后保管时代档案学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模式同一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时代是否适用所提出的质疑和文件连续体模式对文件周期理论的冲击,本文探讨了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同一性,并提出两种理论在现行环境中的关系是互为补充的,而不是互为对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