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1992年我国成为《白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之后,我国图书版权引进开始快速发展,但图书版权输出方面却相对较慢,这与我国翻译人才培养具有紧密关系。翻译人才培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开始研究国外的翻译人才培养;90年代,学者就"复关"之后翻译人才素质的培养进行分析;进入新世纪,由于  相似文献   

2.
版权资源是出版社的宝贵财富,在出版业激烈的竞争中,谁占有丰富的版权资源,谁就占有优势。出版社的版权管理主要指版权贸易管理。版权贸易分国外和国内两种,此外,在一个中国的范围内,也存在与台、港、澳地区的版权贸易问题。 我国于1992年加入世界两个多边公约——《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出版行业开始与世界接轨。根据两项公约的规定,参加国际版权公约的国家政府要向其他任何缔约国作者的有版权的作品提供与本国作品同样的保护。我国199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就是本着“政府管理原则”颁布的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版权既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也包括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而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又包括出版者拥有的由作者授予的某一作品(著作、译作)的专有出版权和发行经营权。因此,获得国外优秀图书的出版权和发行权,是出版社优化出版结构、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版权贸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红 《出版经济》2003,(10):13-16
版权贸易主要指围绕着版权许可和版权转让而进行的贸易活动。属于服务贸易范畴,是与智力财产权相关的贸易活动。欧美和海外也称为版权交易。表现形式是版权的引进与输出。1991年6月1日我国颁布了《著作权》法,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伯尔尼公约》,加入公约  相似文献   

4.
何娅 《编辑学刊》2004,(1):57-60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中外文化的交流空前繁荣.自从1992年我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图书的版权贸易可谓是一路凯歌、形势喜人,翻译事业亦借此东风,有了量上的飞速发展.据悉,年出版翻译品种已逾万种.目前的翻译引进图书在我国图书出版业中占很大分量,每年引进的翻译作品七千余种,占每年出版新书的十分之一,而这些翻译作品在整个图书出版市场中所占份额就更大了.这些翻译图书沟通了我国学术界、文化界与世界的联系,也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视域,促进了文化、科技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出版社以高质量的翻译作品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海内外版权贸易极为活跃,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版权贸易作为知识产权贸易,充当了当前国际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广泛而持续的一个经济角色。如今,版权贸易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我国的版权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91年以前为第一阶段,版权输出大于版权引进,且版权贸易量较少。1991~2000年十年间为第二阶段,1991年6月,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关于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也相继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相似文献   

6.
国际版权公约中的强制许可规定两个版权公约中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强烈要求对他们使用外国作品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1971年在巴黎召开讨论修改伯尔尼公约的会议上,照顾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作为附件通过,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世界版权公约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这就是平常  相似文献   

7.
中国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英国出版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最有吸引力的市场.犹如一块色香诱人的蛋糕吸引着英国出版商的眼光。早在1982年,英国出版商就开始组团访问中国,试图进入中国市场、1992年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中英出版贸易进入实质性阶段并且发展迅速:培生集团(Pearson Group)、郎文出版公司(Longman Publishing Company)、  相似文献   

8.
随着版权意识的日益普及,如何保护作者和出版社的版权不受侵犯已成为编辑把关不可缺少的任务之一。许多编辑接到一部稿子(写作或翻译的)首先注意要把关的第一关就是版权。是写作稿,要看看是作者自己写的还是抄袭他人的;是翻译作品,要看看是否已购买了翻译版权,版权法规定翻译作品只有原著作人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过去以后才不需购买版权,在版权保护期限内一定要购买了版权才能翻译出版。目前,国家版权局和各省市版权处相继成立了版权代理公司,尚未购买版权的翻译选题应该通过代理公司购买好版权,再组织翻译。目前,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的翻译作品全部都是购买了版权再翻译的,没有征得国外著作权人同意的翻译作品一律不出版。但是,也有一些出版社因为编辑缺乏版权意识,列选或一审时都没有考虑购买版权的事,第一关就没有把好,结果给出版社、给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人们常常以为,把稿子发掉,编辑把关的任务也就结束,其实不然。著作权法规定,出版社出版他人作品的最长期限为十年,超过十年想继续出版发行,必须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续订出版合同。也就是说,出版社与作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有效期不能超过十年,超过十年即为无效。1983年,由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相似文献   

9.
《出版广角》2013,(1):48-52
谢山青关键词:合作出版内容至上创新为王上榜感言:找到一条真正"走出去"的道路比成功运作一两个外向型图书项目更重要,得一鱼不如得以"渔"。最好的办法是与熟悉国外市场的国外出版社共同探讨如何从西方读者感兴趣的角度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策划图书,并且共同出版,真正做到"内容至上""创新为王"。简介:谢山青,2003年进入译林出版社,负责版权工作,现任译林出版社社长助理兼对外合  相似文献   

10.
1995年我国版权引进与输出据国家版权局透露,1995年我国出版单位共引进作品版权1664项,输出354项。出版专家认为,引进版权项目之多,为几年来少见。特别是引进比输出大4倍多,更是少有。人们觉得自我国参加国际性版权公约以后,翻译作品日见减少,现在...  相似文献   

11.
珍贵的书信─—向韩素音买版权王中秋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山西出版界拟将韩素音的作品《Themorningdel-uge》翻译出版(中译名《赤潮——毛泽东与中国革命》)。1992年10月.正是中国正式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时间。加入了公...  相似文献   

12.
中俄(苏)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 国很早就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苏联作品,但两国真正的版权贸易却是1992年10月我国先后加入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之后才开展起来的。 回顾过去:挥之不去的  相似文献   

13.
版权贸易是沟通中外出版界合作的重要桥梁,如今,版权贸易已是国际经济贸易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广泛而持续发展的领域之一。版权贸易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版权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9—1990年的11年间为最初的阶段,也可称作合作出版阶段。当时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很多出版单位积极与海外出版单位合作,也进行一些版权贸易,但数量较少。1991—2000年版权贸易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1991年6月份,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关于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并相继加入了《…  相似文献   

14.
由沈仁干等同志编译的《国际版权手册》即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手册的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翻译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0年出版的《版权与邻授权法律术语词汇》,该组织对版权与邻授权领域中常用的265条名词术语作了通俗的权威性的解释,每条汉译名词术语后均列有相对应的英、法、西三种文字。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对于学习与掌握各国版权法和国际版权公约很有价值。第二部分翻译了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六个版权与邻授权公约,其中除了伯尔尼保护文  相似文献   

15.
罗锋 《新闻传播》2009,(6):77-78
一、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现状 自1992年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两个国际性版权公约.中国书业与世界书业正式接轨,图书版权贸易也驶入历史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谭嘉 《出版经济》2004,(9):10-12
世界版权公约(一九七一年七月二十四日修订于巴黎)缔约各国,出于保证在所有国家对文学、科学、艺术作品的版权给予保护的愿望;确信适用于世界各国并以世界公约确定下来的、补充而无损于现行各种国际制度的版权保护制度,将保证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并鼓励文学、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相信这种世界版权保护制度将会促进人类精神产品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增进国际了解;决定修订一九五二年九月六日于日内瓦签订的《世界版权公约》(下称“一九五二年公约”),为此特协议如下……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896年5月4日于巴黎补充, 1908年11月13日于柏林修订,…  相似文献   

17.
翻译图书的出版发行,在中国整个图书市场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多年的统计报告,结合各种市场调查报告,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分析,本文全面分析了从2002年到201 2年十年间翻译类图书的版权引进和国内市场的销售表现,针对未来市场的走向,结合最新的版权贸易和数字出版信息,对这个专业出版领域的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参加国际版权公约之后,出版社碰到了一些翻译出版业务的新问题,故连载本文以助。本文论及签约前后有关版权问题,值得重视;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可供借鉴。本文摘译自《翻译出版业务》一书,作者宫田昇先生是日本综合著作权公司社长,从事翻译出版和著作权代理业务几十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数次在中国讲学,介绍海外的翻译出版情况。摘译经作者同意。  相似文献   

19.
刘禹 《出版参考》2007,(10S):27-27
作为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出版行业的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向来十分重视版权工作。版权贸易是版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的版权贸易从引进版权起步,进而与重要出版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迄今已形成引进、输出、合作开发新选题并重的良好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谢山青 《出版参考》2010,(14):28-28
译林出版社近年来高度重视外向型图书版权输出工作,笔者在负责日常版权引进事务的同时,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图书"走出去"工作的调研和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