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今天,我们已经探究了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可以间接求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同学们都能很好地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这一课最后几分钟继续做一下几个特殊的探究。如果所给的实验器材缺少或损坏,老师有意拿掉电压表或电流表,学生发现问题,于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急于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利用有限的器材,通过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学生作适当引导,分组探究。教师将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案投影出来,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相似文献   

2.
一、知基点——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是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⑵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⑵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学会解电学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⑶通过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4.
在做初中电阻测定的学生实验时,笔者没有按惯例给学生准备好分组实验的器材,而是提前几天布置任务,让学生先分组讨论测电阻的方法,并画出实验电路图及确定所需实验器材及规格。在实验室具体操作时,根据需要向实验员索取所需器材,变被动测定实验为主动探究实验。这里笔者将学生分组实验后交流的实验方法分类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内容本章在学习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基础上 ,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并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得出欧姆定律 ,然后通过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介绍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等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有 :1.电压 :电压的作用、单位 ,常见的电压值 ,电压表的使用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等 .2 .电阻 :电阻及其单位 ,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等 .3 .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公式、单位 ,短路等 .4.欧姆定律的应用 :应用欧姆定律测…  相似文献   

6.
吴梅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5):40-42
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一种基本方法,测量的原理是由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由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最后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R=U/I求出待测的电阻值。测量电路有两种:电流表外接法和电流表内接法。如图1A、B所示:可见伏安法测电阻需要的主要测量器材是电压表和电流表。但是,在有些电学实验试题中没有提供恰当的电压表或电流表,这时侯就要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寻找变通的方法和替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将教材中伏安法测电阻实验进行变形。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体会伏安法的变形设计。例1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  相似文献   

7.
1.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由于电流受电压、电阻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先从课本上学习知识,然后将知识进行内化并最终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进行学习设计时要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从多个方面入手,整体提高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欧姆定律的使用范围问题在欧姆定律的学习过程中,涉及重要的物理研究思想。在电路的实验过程中,我会出现忽略导线,电子元件与电源自身的电阻,将整个电路视为纯电阻电路的问题。而欧姆  相似文献   

9.
欧姆定律可谓是初中物理的灵魂.教师要研究欧姆定律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从实验中得出答案.  相似文献   

10.
欧姆定律这一章是在学习电流、电压、电阻的基础上,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这三个重要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然后通过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等方面的知识,使同学了解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又是难点,它贯穿于整个电学的计算,是中考的热点和必考内容.纵观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题,命题热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一、电压是电学的重要物理量之一,电压表是测量电路(或用电器)两端电压的仪表,使用  相似文献   

11.
[问题]要测量电阻见的阻值,实验室能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两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1只,开关、导线若干.设计一个实验测未知电阻的阻值,有哪些方法?还需要哪些器材? 1 明确实验原理 各种设计实验的实验原理由于实验目的不同,器材的不同,而表现形式有差异,但追根溯源,还是离不开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分流、分压原理.可以说,设计型电学实验的目的就是联系实际考察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基本原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2.
欧姆定律是历年中考中必考的知识点,"电阻的测量"则是欧姆定律在中考实验考查里的重要题型.每年的考查方式各有不同,不断出新,现将近几年中考中常见的几种考法小结如下.一、伏安法测电阻此法重在考查电学基础知识、学生对书本中"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学习过  相似文献   

13.
测电阻十法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加大对实验的考查力度.强调实验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考查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测电阻是初中物理电学的一个重要实验.是欧姆定律的应用,集中了电学的重要仪器.是考查的重中之重.下面介绍测电阻十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1 设置情景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实验带有探索性、研究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完成教材上必做实验的同时,能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自己设计实验,或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条件加以限制,这样学生就不能照搬教材上的现成方案解决问题。而必须根据新的情境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进行重新选取和组织。如在介绍伏安法测电阻时.学生知道可如图1所示设计电路。但倘若教师此时提出:是否只有伏安法一种呢?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如何来测量电阻呢?问题一提出,大家纷纷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欧姆定律"一章是初中电学的核心和基础,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和热点,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问题的基础.本章主要内容包括:2个概念(电压和电阻);1个定律(欧姆定律);1个应用(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1个重要实验(伏安法测电阻);2个实验仪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4个探究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常生龙 《物理教师》2000,21(6):13-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理解端压跟外电路的电阻的关系,理解断路和短路时的端压和电流; (3)理解端压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探讨的启发式教学.教学器材: 电压表、电阻箱、电键、电池组、J1203型蓄电池、导线等各24组.新电池两节,内阻较大的电池一组(电动势为…  相似文献   

17.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这几年在素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课堂上引进了互动、分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新方法,但由于教材编排、大纲限制、考试要求等原因,教改并没有实质性进展。而新课程从理念、模式、方式、方法上等都对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比如,“探究欧姆定律”一节,原来课本设置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电阻一定,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第二个实验是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新课程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本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远比记忆一些实验结论重要的多。“上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突出了实验过程的探究。所以教师应该很好理解和应用好教材。 一、提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教师不能简单的把书中的演示实验做一遍,然后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例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节,可以在演示前:1.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2.猜想与假设:导体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选择器材?怎样连接电  相似文献   

19.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实验之一。该实验由于使用的器材不同,可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测量。文章介绍了该实验的常规方法以及几种变形方法,丰富了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要点稳恒电流基本概念 :电流强度 ,电压 ,电阻 ,    电功率 ,电动势定律电阻定律 :R =ρl/S焦耳定律 Q =I2 Rt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I=UR全电路欧姆定律 :I=εR r电路的连接串联与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电源的串联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二、考点分析历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 ,多集中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三个知识点上 ,其次是电功率和直流电路分析 .另外 ,由于该部分知识与学生实验结合紧密 ,因而常通过实验考查这部分知识的运用情况 .且考查既具体又灵活 ,如仪器的选取、读数 ,器材的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