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斌 《中等数学》2014,(3):19-23
第一天 1.如图1,在锐角△ABC中,已知AB〉AC,∠BAC的角平分线与边BC交于点D,点E、F分别在边AB、AC上,使得B、C、F、E四点共圆.证明:△DEF的外心与△ABC的内心重合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E+CF=BC.  相似文献   

2.
本期问题 初189 如图1,在△ABC中,AB:BC:CA=3:5:4,⊙O1、⊙O2是两个互相外切的等圆,且都与边BC相切,其中,⊙O1,又与边AB相切,⊙O2又与边AC相切.已知直线O1O2分别交两圆于点P、Q,分别过点P、Q作BC的垂线,垂足为M、N.求证:NC=2BM.  相似文献   

3.
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平面几何题为: 如图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C的平分线与AB边交于点P,M为△ABC的内切圆⊙I与BC边的切点,作MD//AC,交⊙I于点D,证明:PD是⊙I的切线.  相似文献   

4.
题如图1,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C的平分线与AB边交于点P,M为△ABC的内切圆⊙I工与BC边的切点,作MD//AC,交⊙I于点D.证明:PD是⊙I的切线.  相似文献   

5.
2011年第2期《数学教学》第811号问题: 在△ABC中,AB〉BC〉CA,点E、F分别在AB、BC上,满足AE=CF=AC,点O、I分别为△ABC的外心、内心.已知EF⊥BC.求证OI//BC. 通过探究,我们发现了该问题的拓广,并给出一个解析法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例1如图1,在Rt△ABC中,∠A=90°,AB=6,AC=8,点D是BC的中点,DE⊥BC交边AC于点E,点P在射线AB上运动,点Q在AC上运动,且∠PDQ=90°.  相似文献   

7.
程川 《中等数学》2011,(4):20-21
题目如图1,在△ABC中,AB=AC,D是边BC的中点,E是△ABC外一点,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2010,(4):45-48
786.如图1,在△ABC中,已知∠A=60°,I为△ABC的内心,IF//AC,交AB于F,∠BFP=1/2∠B,点P在BC上,求证:PC=2BP.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2014,(12):47-49
926.已知点I为△ABC的与BC边相切的旁切圆圆心,求证IA^2/CA·AB-IB^2/AB·BC-IC^2/BC·CA=1。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试题呈现(2022年徐州市数学中考第28题)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12,点P在边AB上,D,E分别为BC,PC的中点,连结DE.过点E作BC的垂线,与BC,AC分别交于点F,G两点.连结DG,交PC于点H.  相似文献   

11.
周元 《数学教学》2008,(6):46-48
731.如图1,点O是△ABC的外接圆圆心,点P是AB上一点,过点P分别作半径OA、OB的垂线,与AC、BC交于D、E,与AB交于点M、N,求证:PM=MD的充要条件是PN=NE。  相似文献   

12.
1.(江苏省连云港市)如图1,△ABC中,BC=4,∠B=45&;#176;,AB=3√2,M、N分别为AB、AC上的点,MN//BC,并设MN=x,△MNC的面积为S.  相似文献   

13.
本期问题 初183 在△ABC中,∠ABC与∠ACB均为锐角,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F⊥BC于点F,EG⊥BC于点G,设BE交DF于点M,CD交EG于点N,BN与CM相交于点P。求证:AP⊥BC。  相似文献   

14.
如图,已知:P、Q、R分别是△ABC的三边AB、BC、CA上的内点,使得BP=PQ=RC=1。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两个关于三角形边的命题 .命题 1 到三边不等的三角形三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是此三角形最大边所对顶点 .命题 2 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是此三角形重心的等角共轭点 .注 :△ABC内两点D、E互为等角共轭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DAB =∠EAC ,∠DBC=∠EBA ,∠DCA =∠ECB .先证明命题 1 .证明 :设△ABC内一点P到三边BC、AC、AB的距离分别为x、y、z,并设BC =a ,AC =b ,AB =c ,S△ABC=S .则有ax by cz=2S .①不妨设a >b >c,则2S =ax by cz≤ax ay az=a(x y z) .所以 ,x y z≥2Sa .上式等号成立的条…  相似文献   

16.
第 42届IMO第五题是 :在△ABC中 ,AP平分∠BAC ,交BC于P ,BQ平分∠ABC ,交CA于Q .已知∠BAC =60° ,且AB +BP =AQ +QB .问△ABC各角的度数的可能值是多少 ?先求解 ,再给出更一般的结论 .图 1解 :如图 1,在AB的延长线上取点D ,使得BD =BP ;在AQ的延长线上取点E ,使得QE =QB .连结PD、PE ,则AD =AB +BP =AQ +QB =AE ,且 △ADP∽△AEP .故∠AEP =∠ADP =12 ∠ABC =∠QBC ,即 ∠QEP =∠QBP .下面的证明中要用到如下的引理 .引理 等腰△ABC中 ,AB =AC ,平面内一点P满足∠ABP =∠ACP ,则点P在BC的…  相似文献   

17.
AB是Rt△ABC的斜边,在射线 AC、BC上各取一点B′、A′,使得A′B=AB′=AB,P、Q是形内两点,若P、Q到Rt△ABC各边距离之和相等,则PQ∥A′B′,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8.
1.已知锐角△ABC满足∠A<∠B,∠A<∠C,P为边BC上的动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使得BP=PD,CP=PE.证明:当点P在边BC上移动时,△ADE的外接圆过一个不同于A的定点.2.求所有的函数f:R→R,使得对于每个实数对(x,y),均有  相似文献   

19.
李建泉 《中等数学》2011,(10):16-19
几合部分 1.设锐角△ABC边BC、CA、AB上的高的垂足分别为D、E、F,直线EF与△ABC的外接圆的一个交点为P,直线BP与DF交于点Q.证明:AP=AQ.  相似文献   

20.
擂台题(9)设l是经过点A且平行于△ABC的边BC的直线,D、E分别是AC、AB上的点,连BD并延长交l于B_1,连CE并延长交l于C_1,BD、CE交于P.若B_1D=C_1E,那么(1)当点P在△ABC的边BC的高上时,△ABC为等腰三角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