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初中数学竞赛中,常被用来解题的代换法,有以下的三种解题模式。 1 以式代数 在解答一些数字计算与求代数式值的问题时,用代数式代换常数,把数字问题转化为代数式问题,使数字间的特征更加突出,规律  相似文献   
2.
(d±6)~n展式系数三角分别记为△_1,与△_2,△_1各数减去△_2对应数再乘以2,然后划去左边0斜边,补上右侧0斜边得△_3,△_1与△_2对应数相加得△_4,△_3与△_4对应数相加得△_5:  相似文献   
3.
本期问题 初219 设k是一个给定的正整数.试求出所有的实数a,使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ax+a+2006=0的两个根均为整数,且两根之差的绝对值不小于2k-1.  相似文献   
4.
由正项等差数列若干项的方幂构成的不等式,叫做正项等差数列方幂不等式,数学教学讲到等差数列问题,很少联系不等式,为了沟通等差数列与不等式的联系,文[1]从等差数列三项的足数成等差数列出发,引出几个正项等差数列方幂不等式.本文再从等差数列三项的足数成等比数列出发,引出几个这样不等式.为了简便起见,以下规定数列{an}是公差为d(d≥0)的正项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的和,m,n,p,k为正整数,且n≠k.  相似文献   
5.
常值代换法解代数题,有以下两种模式: 1用代数式代换常数 在解有规则的数字问题中,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代换题目中全部或部分的常数,使数字间的特征、规律更加突出、明显,既容易发现解题途径,又能避免繁冗的数字计算,常能收到以简驭繁的效果,举例如下: 例1 化简(2(6~(1/2)))/(2~(1/2)) (3~(1/2)) (5~(1/2))。(1996年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题)  相似文献   
6.
有一类不等式,能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但入手难,为了消除这个难点,本文介绍均值不等式的一种新用法:根据题目的乘方指数、根指数以及积的因式个数等数字结构特征,确定所用的均值不等式,把其无数化成相应个1的和,并化成适当的形式,即能入手证明.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数学奥林匹克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期问题 初279如图1,过圆外一点P作圆的切线PA和割线PB1B2,切点为A,交点为B1、B2,再过点P作圆的另一条割线PCD交圆于C、D两点,  相似文献   
8.
迭加法又名错位相消法,它常用于解决数列中的某些问题。应用此法解题的优点,不仅简洁、明快,而且易于推广。举例如下: [例1] 求证:1·2 2·3 3·4 … n(n 1)=1/3n(n 1)(n 2)。(高中代数第二册P73练习.1.) 证:令b_m=m(m 1)(m 2),则b_m-b_(m-1)=3m(m 1), 令m=1、2,…、n得n个等式,并把这n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b_n-b_0=3[1·2 2·3 3·4 … n(n 1)]。∴ 1·2 2·3 3·4 … n(n 1)=1/3(b_n-b_0)=1/3n(n 1)(n 2)。若令b_m=m(m 1)  相似文献   
9.
设S_t(n)=1~t 2~t … n~t,SS_t(n)=sum from i=1 to n sum from j=1 to i (j~t)=1~t (1~t 2~t) … (1~t 2~t … n~t),t∈N,并称SS_t(n)为自然数方幂的累进和。文[1]给出:  相似文献   
10.
本期问题图1初191如图1,△ABC内接于⊙O,AC>BC,点D1、D2在AC上,且AD1=BCD2,联结AD1、AD2、CD1、CD2.求证:AD1·AD2=AC·BC+CD1·CD2.(郭璋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100028)图2初19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且AE=1mAB,DF=1nDC,DE与AF相交于点G,GH⊥AB,垂足为H.试用m、n的代数式表示AABH的值.(田永海黑龙江省绥化市教育学院,152054)高191在△ABC中,求证:cos4A1+cos2A+1+cocso4sB2B+1+cocso4sC2C≥230.(张俊江苏省兴化市昭阳中学,225700)高192如图3,点P在△ABC内部,且满足∠PAB=∠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