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江西瑞金召开.会议为期八天.这是中国人民政权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全国性的代表大会,是当时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年来艰苦奋斗的革命果实,是中国新的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的伟大的开端.这次大会胜利地召开,也是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学说的辉煌胜利,因为中国红色政权在中国的存在已经成为现实的了.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处在极端危急情况下的党和红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大大加快了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九三五年一月,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坚定地支持了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刘少奇同志在这次会议上,为纠正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赋予教学的时代感是十分重要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这段话中,革命导师精辟地道出了历史与现实的密切关系,以及历史知识指导现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我们国家民主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巨大进步。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几个重要文件同样将成为我国不朽的历史文献。这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宪法,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这次会议所通过的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中国建设相结合的光辉事业.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未成事业,排除万难,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个伟大的转折关头,回顾毛泽东同志用马列主义有关革命转变的理论,成功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并取得了光辉胜利的历史经验,这对我们不是没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从而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大大加快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我们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在中国人民战胜国內外敌人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起了极其伟大的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中国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在极其尖锐的阶级斗争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的每一篇著作,都给革命指出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象灯塔一样照耀着革命胜利的进程。在中国现代史课程中,讲授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有很重要的意义。从中学历史课的角度来说,学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包括发表的历史背景、基本內容和伟大意义),既是学习历史基础知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它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这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以至于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之际,重温这篇光辉著作,仍倍感亲切,深得教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研究中国国情的必然结果:1.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础,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2.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研究中国国情的实践结果;3.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研究中国国情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七十年前的这场革命,深刻铭记在我国和世界革命人民的心里.回顾这段历史,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重视的:首先,孙中山先生和其他革命家为开创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事业建立了不朽的业绩.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同过去封建帝王的改朝换代不同,辛亥革命是将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君主制一举推翻,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开了通路.我国人民长期遭受封建专制蹂躏.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同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一样,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这一论断含义深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结论。毛泽东同志是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在中国的群众革命斗争中产生的,是经过了长期的历史考验而选择出来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光辉而伟大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为了提高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最可靠的力量,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革命和建設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杰出的最伟大的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最善于把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人民群众的首創精神紧密地結合起来,最善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环境中发展馬克思列宁主义。現在,我們正是处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伟大的中国革命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壮阔的大海     
半个世纪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十八年以来,党又领导我们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泽民同志指出:“两次伟大革命,两次历史性飞跃,造就了两个伟大人物,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和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战友、事业继承者的邓小平同志.”这段话恰当地确立了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理论,是我们党对中国革命一贯的指导思想。它象灯塔一样,照亮了我们革命的航程,通往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这个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了中国人民,向着各种各样的敌人,进行了翻地复地的搏斗,把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引向另一个胜利。还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创造了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党和人民在集体奋斗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完整理论,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有一个提出、发展和最后形成的过程。仔细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这一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  相似文献   

17.
彭雪枫同志是我党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军事家和政治家.自从1925年参加革命后,"念年戎马苦生活",他"对党忠贞,为民赴汤",被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誉为"共产党人好榜样",被陈毅同志称赞为我党"俊才"、中原"栋梁"、"一个典型革命人物."他的一生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8.
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至今已是60周年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主义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特别是这次会议是我党第一次依靠集体智慧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向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为党的建设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遵义会议体现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等,至今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精神,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60周年。  相似文献   

19.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它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毛泽东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今天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之际,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坚持和发展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几个主要问题,对于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际的建设,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里 ,从争取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这个伟大的目标出发 ,深刻地阐明了史学工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向全党提出了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任务 ,并提出了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 ,他所提出的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