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现行大中专教材《现代汉语》关于语气词“啊”的音变,阐述繁琐且有错误。规律应为两条,即连音现象和增音现象。错误的原因是混淆了【z】和z;把两个字母表示一个因素的“er”当成了两个音素。音变不是字变,不宜混同。  相似文献   

2.
与普通话儿化音变不同,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有增音现象。根据偃师方言儿化音变的实际将其归纳为复辅音型、类双音节型、普通型3种类型,复辅音型与类双音节型儿化韵的产生不仅涉及韵母的韵腹与韵尾,而且受到韵母的四呼和声母的影响。偃师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产生是词缀“儿”的语音特征左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与普通话儿化音变不同,偃师方言的儿化音变有增音现象。根据偃师方言儿化音变的实际将其归纳为复辅音型、类双音节型、普通型3种类型,复辅音型与类双音节型儿化韵的产生不仅涉及韵母的韵腹与韵尾,而且受到韵母的四呼和声母的影响。偃师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产生是词缀"儿"的语音特征左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语气助词“啊”的音变问题阐述了新的观点。文章认为, 语气助词“啊”的音变不必强求, 理由是: 1. 语气助词“啊”只具有音变的可能性,不具有音变的必然性; 2. 语气助词“啊”具有音变的另样性; 3. 语气助词“啊”具有不音变的现实性。文章把“啊”的音变划分为三类: 直接拼读式音变、半直接拼读式音变和间接拼读式音变。  相似文献   

5.
说“音变”     
普通话里,一个音节在连续的语流中不免互相影响,产生语音变化,这种语音变化就叫音变。 一、几种主要的音变现象 1.轻声其特征是失去本调。 2.变调基特征是失去本调。 3.语气词“啊”的音变其特征是增加音素。 4.儿化其特征是附加卷舌动作。 二、发生音变的汉字的注音问题 关于发生音变的汉字如何注音问题。一些著作只是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提出:轻声不标调,儿化音节拼写的时候在原来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对于其它音变现象一般不作说明。 按道理讲读什么音就该注什么音。然而事实上情况较为复杂,在操作上不便于整齐划一。前…  相似文献   

6.
词汇借用过程中,对不符合借入语音系格局的形式常常要进行音系修补,增音是其中很普遍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修补策略。通过对汉语普通话中328个英语来源借词所构成语料的增音现象的分析,可以发现增音受多种原因的触动,既有音节结构、音段配列的制约,也有词长的限制。增音的位置大多采用右向增音。对于增音的音质,其中受前面辅音影响的比例占所有增肯的一半以上,是汉语中英语来源借词增音的主要策略:增加的元音/i、u/在底层并没有赋值,所增加的音段和其它的音段共享一个或多个特征。另外也可以采用增加默认元音/γ/的策略。从某种程度讲,两种策略也都是知觉作用的结果,不同程度印证了Steriade提出的知觉映射假设及音系知觉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名从主人"的再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从主人”原则在世俗现实中因使用的领域不同而表现为三种情形:一、音形皆从主人,二、音从主人、音随客便。这三种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理据,且大多数能被人们接受。因此本认为,对具有特殊读音的姓氏、地名用字的审音,应该多考虑其“俗实”中的“形从主人,音随客便”现象以定取舍。  相似文献   

8.
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但通过调查,发现在朗读或说话时,音变的正确率很低。提高语气词“啊”变读的正确率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有所提示;将“啊”的音变结果用相应的文字书写出来;逐步渗透音变知识;加强口语教学,提高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9.
南宋语音处于上承北宋下启元代语音变化的阶段,反映着中古音系向近代音系统的过渡与转变,这一阶段的音变现象研究属于语音演变转型期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史熠《资治通鉴释文》三十卷正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的音切集中反映了宋代的语音特点,分析声类变化中的“浊音清化”现象可窥宋代音变特点之一二。  相似文献   

10.
为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目标 ,有必要掌握“啊”字的变调和音变规律。一、“啊”字变调“啊”字在句首时作叹词 ,声调有如下几种变化 :1.表示惊异赞叹读一声。如 :“啊 !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 .表示追问读二声。如 :“啊 ?你说什么呀 ?”3.表示惊疑读三声。如 :“啊 ,这难道是我的影子吗 ?”4 .表示应答的、明白过来的读四声。(1)表示应诺。 (音较短 )如 :“啊 ,好吧 ,我就去。”(2 )表示明白过来。 (音较长 )如 :“啊 !原来就是找个树杈 ,挺简单 ,我会了。”二、“啊”字的音变“啊”字在句…  相似文献   

11.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学有一种将学术研究贴上国家标签的符号诉求。预设“国家语境”、提炼“中国经验”并形成可推广的“中国模式”便成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遗憾的是,高等教育学在寻找“中国模式”的过程中一直使用他者视角,其本土化历程没有离开“精英主义”取向,并造成了知识生产的内卷化。学科需要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中记录更全景化的“中国体验”,更需要将自身作为方法,重获“第一原理”。  相似文献   

12.
定州汉简《论语》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论语》抄本,与今本《论语》在文字使用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尤其是汉简中使用了大量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俗省字和同义词,这些差异对于研究汉代文字状况和《论语》的早期面貌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冀中一日》写作运动是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却没有引起学界重视的大众文学写作运动。它开创了现代中国新的写作形式"一日体",集中呈现了大众文学写作的诸多问题。孙犁对这场运动的介入,以及《冀中一日》的重新发现和利用,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文学话题。  相似文献   

14.
论"字"     
字是语言单位的书写符号,是一切文字系统共有的基本单位,独立性、整体性、合成性和定型性是其共性;表示的语言单位不同、由字母或字根构成、构成元素多少和排列方式不同、形体长短等等是其个性。拼音文字的字不仅可以与汉字进行比较,而且通过比较可以揭示不同文字系统的性质和特点。拼音文字的字与汉字不相当、拼音文字的字是字母、是词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诸种文学样式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文体.最少受到外来影响,被称为"国体散文".在华人散文中,对"茶"的书写为其他文体所罕见,可谓达到极致.本文力图通过对"茶"与"散文"关系的多维度考察,揭示"茶"与"散文"之间互为依存的形神关系,提出文学体裁本身也有独特个性,当书写主体与文本体裁的内在气质达到某种高度的和谐统一时,被书写的主体的审美价值和意蕴就得到最大化的彰显.文章进而从外部环境探讨了茶散文的盛衰与中华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三步五环节”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具有现代教学方式的探究性、自主性和独立性特点,对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及其知识的自主建构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生在写作时千篇一律,言不由衷,作文里“假、大、空”的“失真”现象十分严重。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写作失真的不仅是老师作文教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问题,它还牵涉到社会现实环境、教育体制、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等盘根错节的方方面面。本文试从社会大环境和教育体制两方面进行病因查寻,探讨这一现象形成的更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于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并清晰阐明了两个历史时期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定位,认为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对"两个不能否定"予以深入条析,不难发现其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及重要现实意义。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中,可以寻得"两个不能否定"的理论依据;从中国近代救亡图存史、苏共发展史和中共奋斗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可以获得"两个不能否定"的历史镜鉴;而且,"两个不能否定"作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要遵循,对于正确认识党的历史进而坚定历史自信至关重要,同时也对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书法大家辈出,书法作品美妙美伦,它们是中国艺术的骄傲,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大组成部分。中国书学博大精深,富有民族特色,深入研究书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有重大意义。本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总结了唐代书学“意在笔前”和“忘机兴发”两种创作心理,分析了唐代书学情感表现与笔法的关系,从而探讨了书法作为艺术,情感表现与笔法的深层结构,对在艺术理论的语境中进一步研究书法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20.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3-4):114-120
In the current Party rectification movement, the bourgeois rightists have seized the chance to express opinions freely, to produce many anti-Party, antisocialist falsehoods. Even writing reform, which everyone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under the Party's leadership, has become a target of their attack. Rightist Zhang Bojun fired the first volley in this battle early in the campaign at a conference convened by the United Front Office.? Ignoring objective reality, he made the slanderous accusation that a small minority had taken charge of China's writing reform. Other people brought out many facts to refute this point, leaving him without a thing to say. Many poisonous ideas concerning writing reform have also appeared in some periodicals they control. One example is an article in Guangming ribao [Kwangming Daily] of April 28 of this year, entitled, "A Biologist's Thoughts on Writing Reform."? Square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a long history in our country, and they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some people's mi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