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阳 《出版参考》2005,(9X):20-20
在采访朱伟之前,记者走访了北京59个书报亭,做了一个小型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三联生活周刊》的读者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下的女性,与同类杂志《中国新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等相比,《三联生活周刊》的定价最高,但销售却是最好的。带着这些调查结果,记者开始了与朱伟的交谈。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新闻类周刊早已有之,但直到近几年才悄然形成声势,出现了一批深受读者青昧的新生代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是其中的有代表性的刊物.本文通过对<三联生活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比较分析,总结出两者在读者定位、市场定位、栏目设置、内容和风格方面的特点,以此来探寻我国新闻类周刊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 王化兵)7月31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举行了优秀出版物奖颁奖大会,<于丹<论语>心得>、<中东国家通史>、<三联生活周刊>等155种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分别获得中国出版集团第四届优秀图书奖,第三届优秀报刊奖.  相似文献   

4.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新闻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日本发生9.级地震后,国内媒体做了深入报道,其中,<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表现较为突出.<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人物周刊>都是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时政类周刊,拥有较大的读者群.总部分别位于北京和广州,都倾向于中高端受众,都强调给受众提供"精神食粮".历史因素和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两份杂志在报道角度和报道的侧重点上也各不相同,长久以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需要新闻周刊而产生新闻周刊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全国都市类日报拼杀声震天动地时,一批新闻周刊异军突起 ,<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茁壮成长起来.有资料显示,这些新闻周刊已全面扭亏为盈,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一批新生代新闻类周刊迅速崛起,纷纷以办一本中国的<时代>为目标,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它以其精美的装帧、独特的视角以及颇具冲击力的文字等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9.
细节叙述——《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种叙事风格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春秀 《新闻界》2009,(2):103-104,117
新闻报道强调时效性,以"周时态"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在注重打新闻"第二落点"时逐步建构起了一种笔者称为"细节叙述"的叙事风格,这种风格成就了其报道的深度,确保了新闻真实性,凸显了新闻形象性,同时规避了新闻风险,是<三联生活周刊>一种十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三联生活周刊>"环保"报道为例,分析在媒介语境下中产阶层"环保"媒介话语的状况与特点,及其话语深处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瞭望>和<半月谈>的创刊拉开了中国时政类期刊发展的序幕,这两本期刊由新华通讯社主办,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一批新型的时政类期刊,如<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它们紧密关注国际国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热点新闻事件,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并给出独立和客观的评论,为读者提供丰富而又厚重的精神盛宴.  相似文献   

12.
从"蒜你狠"到"豆你玩",2010年居民生活消费品,尤其是农产品价格一路"斗志昂扬".2010年11月下旬,编辑部决定由我来做一篇有关蔬菜涨价的报道,花了两周时间,先在北京,后奔赴山东寿光,<蔬菜涨价的动力>一文于11月29日在<三联生活周刊>(总第606期)刊出.  相似文献   

13.
塑造期刊品牌个性的五个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期刊品牌个性塑造的必要性 品牌个性理论最早源于广告界的实践,这一理论认为赋予品牌不同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在品牌中注人情感因素,从而赋予品牌更为丰富的内涵,而消费者也会以人格化的形容词来定义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品牌,如<中国新闻周刊>的犀利客观,<三联生活周刊>的温情细腻,<南风窗>的严谨冷静.  相似文献   

14.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出生于福建永安,祖籍江西余江,是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和出版家.在近二十年的新闻出版生涯中,他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星期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和<全民抗战>周刊等报刊,撰写评论和通讯报道文章数百万字,出版了数十本著作和译著,并成立和经营了生活书店,为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模范".  相似文献   

15.
邹韬奋的《生活》周刊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趣味有价值的周刊"是原来印在邹韬奋所主办的<生活>周刊的刊头上的文字,这也是韬奋办刊的个性所在.1926年10月,原<生活>周刊主编王志莘转入银行界任事,31岁的韬奋以职教社编辑股主任的身份,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的职位.此后一直到1933年7月流亡出国考察,这7年间他一直全心全意地致力于<生活>周刊的言论及其发行、编务工作.这是韬奋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七年.通过办刊实践,他便深刻地了解了市民阶层的理想、抱负和喜怒哀乐,进而也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社会和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在近二十年的出版生涯中,他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生活>周刊、 <生活星期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和<全民抗战>周刊等报刊,撰写评论和通讯报道文章数百万字,出版了数十本著作和译著,并成立和经营了生活书店,为我国的报刊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模范".韬奋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新闻出版事业,他的编辑思想更是其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和探讨韬奋的编辑思想特色,对今天的期刊编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0月16日,2009中国传媒产业高峰论坛暨浙江地市级报社社长论坛在杭州召开,主题是"数字化时代的传媒挑战",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应邀做了题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报业发展>的演讲.会后,本刊记者采访了朱伟峰副司长.  相似文献   

18.
喻乐 《传媒》2004,(8):14-25
"并不是所有杂志都对你胃口,但总有一份为你而生:关于你这类人的生活与生存、价值与信仰、情感与趣味、成长与保健."<新周刊>在第161期的封面文章<人人都爱看杂志>中如是告白.有人说这是<新周刊>在受众导向时代依然我行我素的托词,也有人说这是<新周刊>在个性化阅读时代里仍然可以无为而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庞春燕 《传媒》2006,(4):25-25
本刊讯(记者庞春燕)近日,甘肃、青海、湖南三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严肃查处了3起违法违规事件.甘肃<都市天地报>因违规出版<都市天地报·明星BIGSTAR>周刊,被甘肃省新闻出版局责令立即停办该周刊,并撤销张振兴<都市天地报>总编辑职务;<中国食品质量报>驻青海记者站严重违法违规,被青海省新闻出版局撤销;湖南<长安>杂志、<衡阳广播电视报>摊派发行,被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责令其停止摊派行为,并处理了相关责任人.  相似文献   

20.
李闯 《传媒》2007,(3):69-71
都是网络惹的祸 2005年,中国报业近20年来首次遭遇增长低于GDP,人们将造成这种现象的绝大部分原因归结为网络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2006年,鉴于几部美国电视剧(以下称美剧)的流行,特别是近三年来美剧P2P传播逐渐升温至异常火爆的现象,12月份的<三联生活周刊>在其<〈越狱〉的中国隐秘流行>特别报道中认为,美剧的这种传播方式是"这个时代媒体剧变的迹象",互联网对电视媒体的冲击也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