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即使在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飞快蚕食市场份额的当下,电视仍然占据着传媒行业的重要地位,拥有大量的收视群体.但是电视行业低成本和流水线性制造的节目,总是难以摆脱快餐文化的束缚.尤其是电视访谈节目,要想节目被受众认可、接受、喜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不仅要有高质量的节目嘉宾,更要有优秀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电视访谈节目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有效的信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讲述完整的故事,就要主持人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流动空间中创造新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2.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节目形态一般是主持人与嘉宾在一固定场所一对一的访谈,以两者的话语交谈推动整个节目的进展,并适当配以解说和空镜头.顾名思义,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关键就在于"访"和"谈".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日播栏目"心理访谈"是一档心理健康栏目.电视访谈节目最突出的特点是改变过去制度化的传播格局,使大众传播更具人性化特征①.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就是服务大众心理的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的现场控制力,是主持人处理好场上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电视访谈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介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节目中,节目主持在语言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握一定的交流技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运用大量事例论述把握技巧、学会倾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语言交流中只有掌握"倾听"技巧才能让节目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5.
刘嘉 《传媒》2017,(22)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电视访谈节目以其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优势和较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从中央电视台至地方电视台的众多电视媒体争相运作.然而,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演进升级,电视访谈节目在努力求新求变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众多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受不良风气影响表现出逐利性失态.基于此,笔者借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构想,来探讨文化自觉在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助力其创作出更多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兼具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精品电视访谈节目.  相似文献   

6.
访谈节目由于运用的电视手段少,很容易给人单调、枯燥的感觉.在访谈节目中充分运用"道具",调动各种电视传播元素,能更好做到现场的信息交流互动,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一、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价值定位 电视访谈节目是建立在以主持人为主体的一种艺术样式.与一般主持人不同,对于电视访谈节目来讲,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集节目的策划者、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播出的主持者四种角色于一身.一名优秀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要能够正确的引导受众、传播思想理念,在节目的舆论引导中成为节目定位的体现者、信息传播的引导者和话语权的掌控者.  相似文献   

8.
陈芳 《新闻战线》2015,(3):129-130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步迈入国际大舞台。电视英语节目以现代化气息成为当前最具代表性的栏目之一,尤其是央视英语频道的电视英语访谈节目,形成对外传播的一座桥梁。近年,央视英语频道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其中电视英语访谈类节目《Dialogue》,在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之余,也从根本上为中国在国际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以电视英语访谈类节目《Dialogue》为例,对跨文化背景下电视英语节目的传播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3年《实话实说》开播并热播以来,中国访谈节目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一时间,电视荧屏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番热闹景象。电视访谈节目深受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影响,笔者以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为个案,拟从文化品格的角度来解读电视访谈节目如何使用持续不断的符号互动来设置议程、生成与传播共同意义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电视访谈节目的符号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中,电视访谈节目是目前非常流行也较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在西方国家,电视访谈类节目被称为"脱口秀"(talkshow)。而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1993年上海台的《东方直播室》是我国最早的电视访谈节目。如今,从中央电视台到地  相似文献   

11.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节目主持人及访谈嘉宾围绕共同话题,以人际传播的方式展开交流,并通过电视媒介展示其交流过程的节目形态。主持人是节目核心,是谈话过程的主导者,通过不断提问和收集信息掌控交谈的内容、质量和进度。因此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否出彩好看,与主持人关系重大,有些节目甚至直接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比如《小崔说事》、《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等。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带有人际交往的特征,但又不等同于日常的人际交往。首先,主持人通过访谈获取事实信息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十分明显。其次,访谈的实现依赖于极其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依赖于一种深沉的"蓄谋"。  相似文献   

12.
1.绪言在西方国家,电视访谈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样式,占整个西方电视节目总量的60%~70%。在我国,电视访谈节目最多时达200余个,其中有些栏目做得很不错,但总体来说,影响深远、传播效果好、深受观众喜爱的访谈节目寥寥无几。观众觉得一些电视访谈节目不好看,或者说厌烦这样的节目,实质上是观众看节目时强烈地意识到时间的存在,以致注意力常常偏离,或者干脆更换频道,另寻“新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电视从业者没有树立时间控制意识。法国构造主义心理学家铁钦纳把时间分为“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物理时间是恒定的,而心理…  相似文献   

13.
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的表现是节目成功的基础.因为就节目形式而言,主持人的角色为"访",嘉宾的角色是"谈";就节目内容而言,嘉宾谈话的内容才是节目的重心.  相似文献   

14.
辛旺 《青年记者》2017,(9):83-84
《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以下简称“《鲁》”),以一日的实地拍摄、真人秀元素为主线,对王健林、董明珠等大咖进行专访,在形式上与以往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迥然不同.此档节目推出以后引起观众、媒体的强烈关注,也引发关于电视人物专访节目革新的思考. 借鉴真人秀节目突破采访局限 长久以来,电视人物专访是在演播室内完成,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以脚本为主,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构成一期整档节目.这种形式早已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真人秀元素的加入是这档人物专访节目的亮点.真人秀式访谈没有预定的脚本和台词,彻底打破了传统演播室访谈节目的空间限制和表现形态,给观众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相似文献   

15.
作为电视媒介传播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高官访谈"节目的生存价值、提升空间理应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从权力关系的明确与回归、公民意识的觉醒、媒介意见沟通功能的实现等方面探讨了"高官访谈"为现代民主政治搭建公共平台的生存价值.同时,本文又分别从政府、公众和媒介三方面探讨了此类节目的不足及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近十年来已成为电视新闻性节目中名副其实的主力军.这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以至于许多老主持人因无法适应节目要求而被迫"退役".所以,弄清新闻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对明确主持人的努力方向、提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新闻访谈节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电视访谈节目品牌经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艳霞  刘琴 《今传媒》2010,(11):34-35
目前电视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发展迅速,受到电视人的青睐。但我国电视访谈节目从业人员品牌经营意识淡薄,如何使一个电视访谈节目能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从品牌经营的角度分两大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电视访谈节目品牌经营的战略步骤,包括传媒市场调研、确定发展目标和定位、评估自身执行能力、品牌传播和营销推广、品牌战略的持续性、一致性;二是电视访谈节目品牌经营的具体方法,包括节目的包装、节目的内容、开发延伸产品及培养新品牌。  相似文献   

18.
吴娟 《新闻传播》2014,(3):182-183
<正>电视访谈是一种互动,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嘉宾接受采访,交流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节目主持人调控、把关,调动对方谈话的愿望和兴趣,双方共同构成节目的核心和灵魂,共同营造了一个信息和情感交织的"气场"。特别需要注意的,电视访谈节目这个"气场"非常宝贵,一旦被破坏,后期无论如何作也无法弥补,即使不得已而勉强弥补,总会留下"夹生"的痕迹。因为嘉宾不是演员,即便是,那个当下的情绪、情感也是不能模拟和恢复到自然无痕的。为此,对于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来说,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是平等对话、互相倾听、真诚理解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殷俊  殷瑜 《今传媒》2007,(6):33-34
2006年3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了一档全新栏目--"赢在中国",它创造性地融合了大型选拔赛、电视访谈、电视专题等节目形态到真人秀节目中,辅之以现场直播,贯穿"励志、创业"主题,在全国广受好评.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电视屏幕可谓异彩纷呈,在经历了综艺晚会热、纪录片热和纪实电视剧热之后,又出现了电视“谈话热”。中央电视台以综艺型的谈话节目《十二演播室》为发端,经过访谈型的谈话节目《焦点访谈》,而后又推出了论辩型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尤其是《实话实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屏幕终于有了纯粹的电视谈话节目,它把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谈话节目展示给了观众。在中央电视台“一枝独秀”的示范效应下,电视谈话节目这朵荧屏奇葩在全国各地竞相开放。如今全国各省级电视台几乎都有了类似《实话实说》的电视谈话节目,可以说荧屏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