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一、严峻的现实传统的学习方式可以说是一种"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它是一种低品质的学习。首先,学生缺少自主意识。学生意识不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不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了解怎样听课、复习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是大班的英语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学生而言它也是最能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然而,在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是讨论中的不合作、不倾听现象。这是最让我们教  相似文献   

3.
陆文君 《教师》2013,(35):23-25
普通话学习个人档案不只是解决了教师教学精力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它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趋向于积极,学习行为趋向于自觉,学习结果趋向于合理。它不仅使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也使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反思等综合社会能力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产生的基础是需要,当学生感到某种学习需要时,就会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地去接近它、探究它。教学中,我结合实际,巧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寻找身边的数学过去的数学学习是只注重课内不重视课外,只重视课本不重视联系生活,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非正式学习"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40年代末进行的"非正式教育"。它指的是学校课堂学习之外的学习,是学习者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地点,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进行的学习。它与由学习机构发起的、基于课堂的、组织严密的正式学习概念相对应。"非正式学习"是常见的,又是不知不觉的,往往不被人们关注。它有几个基本特征:(1)偶发性和随意性。它蕴含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与生活互动和相容,可以发生在除学校课堂学习以外的任何时间和地点。(2)多元性。它获取知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学习仅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切断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是不可能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整合。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8,(8)
一、严峻的现实传统的学习方式可以说是一种"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它是一种低品质的学习。1.学生缺少自主意识。学生意识不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不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了解怎样听课、复习和做作业,不懂得怎样  相似文献   

8.
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的指导作用举足轻重。它是学生起步时的支持者,支持学生踏上科技的荆棘之途;它是学生迷茫中的引导者,指引学生辨别真伪、努力攀登;它是学生急躁时的镇静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向上;它是学生成功路上的奠基石,送学生到达光辉的顶点。一、开题:注重教师的指导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旧模式的根深蒂固,面对研究性学习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往往很不适应,他们不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不知道如何来计划安排这种形式的学习,所以,在开始阶段,教师的指导就尤为重要。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讲座,学生理解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树立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了科学方法,提高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还要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实验、如何观察、如何调查、如何查阅资料。指导的形式有多种,如参观学习、个别指导、印发资料、提供参考书目和查阅有关网址等。二、选题:注重可行性论证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一个好题的选择,对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在学习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选题良莠不齐,存在题目过大、缺乏可行性、不科学等问题。如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陈思成 《孩子天地》2016,(8):291-292
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生自主学习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出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德军 《林区教学》2013,(12):77-78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表示不等关系最基本的工具。它不仅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它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的后续内容,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起着横贯上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逐步转型,教师应该建构适应转型的新教学思维,从知识传递式教学思维转向知识建构式学习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教学,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建构新思维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程思维: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导";内涵思维:从"知识教授"到"问题学习";模式思维:从流程式的传递型模式到内涵式的建构型模式;方法思维:从"讲授教学法"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学习思维: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角色思维:从"接受者"到"体验者";方式思维:从"单打独斗式学习"到"团队合作式学习";生态思维:从"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复习思维:从"线性复习"到"回归复习";期望思维:从"感知学习"到"理解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教师学习的内涵是多元的。从学习过程看,教师学习是建构性学习;从学习方式看,教师学习是参与式学习;从学习结果看,教师学习是理解性学习。教师学习内涵的研究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了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城市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热潮,这一热潮的实践源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但学习型城市理论并不是源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而是源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国外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比较成熟,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已经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尚在完善中,而学习型城市理论尚属鲜见。因此,构建学习型城市理论已成当务之急。这里试图从学习型城市的核心和基础的角度对其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变革,深度学习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表征。深度学习是高阶思维的认知重构过程,是深度参与的交往互动过程,也是积极投入的主体成长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演进经历了接受学习、参与学习和创造学习三个阶段。从认知内容、学习动机和社会互动三个维度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机制和发展价值是:从原理记忆到项目实践的认知内容高阶化,促进学生文化性发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学习动机内化,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从主客体互动到实践共同体的社会交往深化,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基于此,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为:重视价值观引导和生涯规划、重构充满“获得感”的课程体系、创建学习实践共同体、打造智慧学习生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方法的移动学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由于技术背景不一,使用学习工具的差异,以及状态学习的不同,因此移动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有别于其他模式的学习方法。着眼于学习方法的角度,来探讨具有移动学习特点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由于技术背景不一,使用学习工具的差异,以及状态学习的不同,因此移动学习的一些学习方法有别于其他模式的学习方法。着眼于学习方法的角度,来探讨具有移动学习特点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混合式学习综合利用线上和线下两种学习模式,让学生经历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学习体验。该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云班课”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将该模式运用于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结果表明,混合式学习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学习成效更高;学习经验值与期末考核成绩具有显著的高度正相关关系。由于学习经验值源于学习活动的参与,为了改善混合式学习成效,该文提出教师应围绕教学资源、学习活动、学习监控、形成性评价等方面改善教学策略;学生应在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学习反思等方面改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erspectives of seven teachers in England who teach pupils with severe profound and multipl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bout their learning to teach this group of students. Teachers’ views were captured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online communications. Four themes emerged from teachers’ perspectives about their own learning: learning through doing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through self-inquiry and research, learning from and with others and more form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eacher learning is affirmed as a helpful lens to further understand how teachers learn to teach pupils with complex learning profiles. The article supports teacher learning as a holistic process that takes place throughout teachers’ careers. It highlights the value teachers place on learning through doing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through self-inquiry and research, learning from and with others, as well as formal learning.  相似文献   

19.
学习体验是高职创业课程有效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从学习沉浸体验、学习关系体验、学习获得体验与学习活动体验四个维度编制高职创业课程学习体验量表,并采用该量表对1204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创业课程学习体验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其中,学习关系体验最佳,学习沉浸体验最差;学习体验与创业实践、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正向预测关系。依据研究结果,高职创业课程模式应由知识驱动转向实践驱动、学习方式由传授式变向沉浸式、评价指标由学业结果延向学习体验、课程资源由课堂支持走向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学习急需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课堂倾听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深度学习的课堂即充盈着倾听的课堂。课堂倾听是深度学习发生的前提与基础,学会倾听是学会学习的重要体现。支持深度学习的课堂倾听并不能一蹴而就地形成,需在反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优化与迭代升级,渐渐从独白走向互动,从接受走向批判,从结果走向过程,从排斥走向接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