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参与式教学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教学是近些年国内外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法。把参与式教学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有重要意义。参与式教学能摆脱课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两层皮”,有利于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参与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有案例教学、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以及网络参与式教学等形式。  相似文献   

2.
心育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育"即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心育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本质的回归.心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使之成为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和谐的完整的人.心育注重实践,注重过程;强调对全体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强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紧密联系及全面渗透.所以,心育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心育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3.
陈志丹 《考试周刊》2010,(28):156-157
主体参与式教学有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本文对主体参与式教学在《概论》课中的运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从主体参与式教学方法及具体操作程序对主体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作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4.
参与式教学活动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良好平台,它突显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中的应用,发现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面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融洽了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参与式教学活动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良好平台,它突显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中的应用,发现参与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面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融洽了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参与式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切实、可行、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能够充分地凸显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独立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重点分析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7.
高青 《考试周刊》2008,(4):101-102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生活的主体位置,教师通过组织、设计"活动"的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应试倾向"、"片面发展"、"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与文化两张皮等几个较为典型问题,提出了将"参与式教学"全面引入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远程开放教育中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促进教学过程中参与行为的发生,但远程开放技术手段的多样性、教育过程的开放性、教育空间的分离性也对教学主体的参与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对远程开放教育中参与式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采用多种手段培养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的参与能力、推进教学资源建设以便为远程开放教育参与式教学提供外部环境支撑是在远程开放教育中推行参与式教学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参与式教学是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实践,将其应用于特殊教育课堂中的理论依据有:多元智能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为本、个别差异、整体性和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特殊儿童的全人和全程参与。  相似文献   

10.
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新理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实践探索、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用文献法、分析法阐述对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就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缝康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中的渗透表现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必要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探索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以此来增进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的教育活动,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个方面组成.加强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充分重视人们的心理层面,遵循人的心理规律,因势利导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宏观层面,创建健康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施鸣锣开道;在中观层面,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在微观层面,养成每个学生健康的心理,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创业者成败得失的经验、市场经济对创业者的素质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态的现实表明:创业心理教育,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应然的核心课程。就创业心理教育在高职创业教育中的价值地位、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以及评价的方式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方法和途径尽管多种多样,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始终是课堂教学。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建构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心理健康课堂,是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课堂需定位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开发与培养,具备追求积极的课堂价值取向,活动导向的课堂教学思维,直通生活的课堂教学内容,正向多元的课堂反馈机制的课堂特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核心是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创新心理结构解析为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实践能力、知识积累等四个特征,从实践教学中阐述混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培养学生创新心理的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理不健康是影响青年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问卷调查可知,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容乐观的。面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予以干预,通过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析青少年道德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青少年的心理困惑来看,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人格障碍导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心理是道德主体性的内在依据,既是道德教育内化的基础,也是德育的目标。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现实生活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满足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求,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心理健康修养,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冲突与困惑。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身体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对于一个人来说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影响到整个人综合素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内在因素,只有心理素质成熟才可以说个体真正达到了成熟的标准,尤其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学生阶段正是一个人各方面素质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进一步加强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素质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学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以寻找通过心理教育加强综合素质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