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及其管理之概念大致经历了"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学习"的演进过程。但各阶段并非截然分割,而是呈现出"四个重叠、偶尔冲突但共存"的现象。我国目前虽然广泛地采用了"高校学术生事务"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等术语,但其概念已融入中国色彩,有其特定的本土化涵义。  相似文献   

2.
发展学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学生"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和实践目标.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充足的经费设施保障、项目化的教育管理、学生社团的有效组织等保证了"发展学生"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将"发展学生"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理念,通过打造专业队伍、创新评价体系、丰富选择内容,达到"发展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王敏 《考试周刊》2013,(26):172-172
教师正确认识、关爱、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逐步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作者从以慈母般的"爱"关爱学生、以朋友般的"真"理解学生、以严父般的"厉"要求学生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康艳玲 《考试周刊》2013,(95):80-81
"数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闪烁着的是鲜明的学生立场,揭示的是教学应该以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的实践哲学。学生的立场,是一种精神的指引,实施的途径必定因人而异、精彩纷呈。"我是学生",作者尝试立足学生视角,摘录、整理平时实践中的教学片断,"读"并试图"懂"学生,从"教材"走向"学材",从"复制"走向"理解",从"盲目"走向"洞察",努力"为学生"的数学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以学习为业的人,学习作为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或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学生身份与学生角色的核心特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以及学生自己对"学生"这一身份的认同并不一致。"好学生"和"差生"是学生群体中被普遍认同的两种身份。在学校层面的话语体系中,"学习的好与差"和"是否听话"成为衡量学生身份的基本标准。学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主要发生在学校这一时空场域之中并依赖于学校。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身份认同,使其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学校必须成为一个令学生喜欢和向往的学习之地。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强弱,既是全社会对参与职业教育意愿的表征,也是检验职业教育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志。当前,普遍存在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缺失问题。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其根本原因是由教育工作者和职业学校二者学生观的定位不清导致的。管理范式真正秉持"学生本位"的理念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根本路径,主要表现为"正确看待学生,避免灌输"、"建立人性化的课程体系"、"学生民主管理的归位"、"尊重学生专业选择的意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学生的精神需要,采用平等对话、自选参与、质疑优先等方式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运用恰当的期望和坚持"无错"课堂信任与宽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建"兴趣学习小组"和开通"帮助热线"帮助学生,实施"四个一"赞赏工程,持续有效地赞赏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焕发学生生命活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精神需要,实施精神关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焕发学生生命活力,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吸收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延伸和必要补充,也是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通行的做法.在新时期"以学生为本.强化自我管理"的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理念下,培养学生干部参与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就对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和使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英语教学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建立"学生主体式"的英语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管理中,管理者经常会遇到有许多在思想、心理、学习等层面上较差的学生,他们破坏课堂秩序、迟到早退、不尊重师长、不团结同学,时时刻刻以制造"问题"为乐,这类学生姑且称之为"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问题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学生本身,而在于学校或家庭的教育方法失当。本文探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待问题学生的策略,把握分寸,减轻压力,用爱呵护,营造轻松氛围,以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中心"视阈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从以"崇尚秩序"为中心向以"支撑发展"为中心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空洞口号"向"具体实践"转变,努力构建起适宜学生发展的制度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班级是以班级成员为中心,以班级成员管理自治为运行机制的新型班级组织。它是开放的组织管理体系,其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一种"竞争力匹配与调和"模型。实践中,可以通过重新树立学生领导力权威、营造"可以犯错"的学生领导力执行氛围、重新确立学生领导力执行的目标等途径和手段来实现班级组织转型和学生领导力变革。新时期,提升学生领导力水平,树立学生自治意识是首要前提,维护学生领导权威是重要保障,变革班级组织架构是关键步骤,完善班级纪律规定是基础环节。只有改变传统"德育式"和"法治化"的教育实践方式,才能实现"通过教育的纪律"、学生个体的纪律化和"美化集体的纪律"。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教师在办公室聊天的时候,经常发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带了"的感慨。是学生"变"得太快?还是我们"跟"得太慢?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孩子学知识是不变的,变的是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在教学上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因此,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如以前好了,学生注意力不如以前集中了,需要我们扑下身子,走进学生的生活;耐住性子,倾听学生的需求;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叶丽 《学子》2013,(11):39-40
语文课堂要想让学生"得意得言又得法"且充满情趣,教师就得心甘情愿地"让学"于学生,让自己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在备课的时候,要切实地了解学生,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教学要由"为教师好教而设计"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因为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正的精彩。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每当我们轻轻打开课本,就宛如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全面提高学校的学生素质,促进学校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对中学生心里健康教育问题做了深入探讨,重点分析了三个方面:辩证认识"问题学生"的特点,分析"问题学生"滞后的原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理念的教育;加强班级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引导和帮助学生就业,减轻就业焦虑,使他们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实现就业,是所在院校学生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和目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就业矛盾也日益突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都在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但是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偏重于日常管理及事务性工作,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及服务工作支持力度欠缺。本文试图探讨将学生工作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以推进学生就业。通过分析学生就业困难现状,总结就业困难原因,对比国外学生管理工作服务就业的先进经验,提出加强学生工作服务功能、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以学生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教育、教学思想古已有之,但由于班级教学制的提出,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的特殊国情等原因,近代以来的教育逐渐偏离了"以学生为中心"。随着信息技术、心理和教育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现在人们开始重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必须全面、整体、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8.
李伟 《中学生物学》2011,27(7):30-31
新课程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观察"、"实验"、"探究"、"调查"、"实践"、"模拟制作"及"设计"等活动,而且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生的体验"已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但是,从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偏离关注学生体验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生工作领域内涵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整体培养着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形成学生创生性的行为方式而言,它促进学生学会策划与综合创生,学会践行与动态生成,学会反思、重建与行为质量的自我提升.就提升学生复杂性的思维品质而言,多元丰富滋养出学生思维的"理性",自主实践滋养出学生思维的"自我"性,实践体验滋养出学生思维的"过程"性.就滋养学生富有生成力的精神品质而言,学生工作促成着学生去"信任·希望·充满感情","理解·关怀·满怀感恩"和"开放·进取·充满活力".学生工作还综合性地发展着学生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催生了"学情理论",其根基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动态。本文着重研究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顾"教"不顾"学"而导致出现的无视学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