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AHP-GRAM模型在企业兼并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振辉  达庆利 《科研管理》2003,24(3):130-136
介绍了一种风险识别法。将层次分析法(AHP)与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GRAP)有机结合,构建了AHP—GBAM评价模型,引入到企业兼并风险模式识别中,对企业兼并中各种兼并模式风险大小的可能性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近期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案,由于遭受东道国的各种阻碍,有些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一波三折甚至无法完成并购,有些企业对并购风险估计偏差也导致海外并购最终失败。因此,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时,必须全面识别和评估评估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各种风险,并能够向并购方提出预警,从而及时预防、化解、控制海外并购风险。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宝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9):195-197
针对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建议应识别跨国并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完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流程;加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崔影慧  陈惠 《软科学》2008,22(2):22-25
构建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风险灰色关联测度模型,对各种文化整合模式风险大小的可能性做出判断,得出最优的文化整合模式,并通过实例说明测度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针对一般系统中评价指标的不独立性,将基于灰关联度的指标权重的确立方法和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给出了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最后运用实例将该模型评价结果中的各考察对象进行纵向比较,并与基于多策略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横向比较,证明该模型客观、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的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灰色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实际问题,将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和模糊综合评价综合集成为灰色综合评价模型,以充分利用专家评判信息的模糊性与灰性.通过设置协调性、效益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健康性、稳定性等7大类30个指标,建立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通过计算,该组合评价方法应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7.
严素梅  唐永林  陈荣 《现代情报》2009,29(4):195-198
本文介绍了投融资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及其风险。对投融资可行性研究中的零次情报进行了研究,包括:投融资运作中零次情报的收集和分析;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灰评估方法建立了融资投目标企业的灰色选择模型。以防止投融资可行性研究中产生的零次情报的流失,为投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减少风险,使投融资运作的决策过程更为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8.
目前,业务外包和全球采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供应商的选择问题便逐渐成为企业供应链关注的焦点。构建了一套供应商选择的三级评价体系,运用多层次灰熵优选模型对该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这个工具,求出指标层的评判矩阵,并运用信息熵法确定其权重,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潘颖  战京玲  王凯 《未来与发展》2012,35(6):110-11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源于对跨国并购风险识别不足,以及风险防范措施的缺失。本文结合中投投资黑石、中铝收购力拓等海外并购失败案例,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基于海外并购流程,从并购前的准备阶段、并购实施过程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阶段,系统提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并购整合风险大一直困扰着我国种业企业。有效的控制种业企业并购整合风险,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并购整合的成功率。本文分析了我国种业企业并购整合风险表现及特征,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对影响种业企业并购整合风险因素进行了分类、识别与筛选,同时构建了我国种业并购整合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M公司并购案例在模型中的实际应用,得出该并购案例的整合风险等级为E5,即风险低,该结论为M公司制定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种业企业并购战略决策实施中有效控制并购整合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知识型企业并购是基于价值创造的投资行为,但并购的价值创造依赖于并购投机价值和风险损失的实现情况,风险损失的减少就意味着并购价值创造的增加。本文分析了风险损失和价值创造的内在关系,以及风险控制的选择如何影响并购的风险损失和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2.
苏屹  郭稳  张傲然 《科研管理》2022,43(9):48-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识别与提取,提高创新效率。基于隐性知识本身固有特征和并购双方“有限理性”特征所引发的双方关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并购双方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中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大数据知识整合技术能力、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水平、目标企业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转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等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水平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有促进作用;对目标企业的补偿率存在最优区间;成本与预期收益比率的变化将导致并购双方的博弈策略向不同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3.
钢铁企业横向并购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在西南地区钢铁企业横向并购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影响知识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索性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钢铁行业中,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有关知识的先天条件对于知识转移的层次、实施过程以及转移效果均没有显著影响,而两者却对于并购动机产生正面影响,且呈显互补关系。收购企业有关知识的先天条件对于知识转移投入没有显著影响。并购动机正面影响知识转移层次与投入,知识转移层次只正面影响实施过程,而知识转移投入正面作用于实施过程与转移效果,知识转移实施过程对转移效果有正面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上述结论的内在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和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江 《科研管理》2002,23(6):59-66
本试图就购并绩效评估指标和度量方法作研究,提出购并的经济绩效表现在成本优势、销售收入增加、无形资产增加和核心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方面对购并绩效作评价,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为此,本在对指标作系统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对这四个方面评估的度量方法。在购并绩效测算评估中,最困难的是对核心能力提高作用于经济绩效回报的评估,因此,本提出了核心能力作用于经济绩效的评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企业并购的动因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康宁  夏辉 《科研管理》2004,25(5):90-93,59
企业并购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内在要求,是一种市场行为,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演进了一百多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新世纪初,发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新一轮并购浪潮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全面分析了本次全球企业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并深入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企业并购绩效缺乏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企业并购是多个局中人参与的博弈行为,分析了并购方和被并购企业的行为特征,建立了不同情况下的企业并购博弈模型,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博弈双方的最优战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跨国并购成功的影响因素及核心技术的特征两个方面的研究,认为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不具备进行成功的以获取技术为目的跨国并购的经验和能力。以三星模式和戴尔创新模式为案例,提出了解决技术差距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集值统计的技术创新风险度量及其预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评价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考虑了专家对风险进行评价时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值统计原理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方法,并对专家们判断的可靠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Hemoglobin (Hb) Grey Lynn is a Hb variant caused by a substitution of Phe for Leu at position 91 of α1-globin chain, originally described in individual of unknown ethnic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interaction of Hb Grey Lynn with a non-deletional α+-thalassemia found in Thailand, a hitherto un-described condition. The proband was adult Thai woman referred for investigation of mild anemia with Hb 90 g/L. Hb analyses using low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aised a suspicion of abnormal Hb presence, which was failed to demonstrate by cellulose acetate electrophoresis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DNA sequencing identified a CTT (Leu) to TTT (Phe) mutation at codon 91 corresponding to the Hb Grey Lynn (Vientiane) [α91(FG3)Leu>Phe (α1) on α1-globin gene and a C deletion between codons 36 and 37 on α2-globin gene causing α+-thalassemia. As compared to those observed in a compound heterozygote for Hb Grey Lynn / α0-thalassemia reported previously, higher MCV (81.7 fL) and MCH (26.3 pg) values with a lower level of Hb Grey Lynn (19.7%) were observed in the proband. The normochromic normocytic anemia observed could be due to the interaction of Hb Grey Lynn with α+-thalassemia. The two mutations could be identified using PCR-RFLP and allele-specific PCR assay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