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育实践在规范意义上具有向善性,其目的与行动内在统一,相互构成,是人类追求美好品质和美好生活的根本行动。教育实践及其目的是终极的,具有合目的、合理性和合道德的根本品质,是规范性的价值行动,不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技术行为。现实的教育活动惟有成为追求美善生活和培育优秀人性的行动,它才是实践。当前教育的工具化、程式化和技术化,把教育降格为训练工具人的生产过程,使得教育行动失去理性原则的规范和伦理品质的限定。回归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善的、理性的伦理行动,成为以终极目的为原则的实践。这是我们最为急迫的对真正的教育的希望和呼唤。  相似文献   

2.
关注学生生活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追求.学习生活则是其中认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学习生活是学生以学业活动为表现形式的特殊生存过程.在制度化教育的背景下,学习生活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化生活,资源竞取是制度化学习生活的本性,利益与效率追求则是制度化学习生活的现实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idea思想,使世界二分,开辟了西方形而上学入学传统.柏拉图认为,由于人的本性由灵魂决定,灵魂又由理性所主导,所以人在本质上是理性的.人的灵魂来自理念世界,其自在自为、永恒不朽的特性使得人们一通过回忆和灵魂的转向可以认识理念世界,从而发展自身.柏拉图的入学思想建基于idea思想之上而具备了超越性层面,使人的发展也具有了追求超越的特性,教育是对现实人的一种实现,也是对最完善的"理念"人的超越追求.在柏拉图看来,政治结构和灵魂结构是相一致的,国家、个人和灵魂具有承载关系,因而灵魂的教育是国家正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1.在教育目的观上,反对理性主义的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对以理性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他们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教育目的是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人的个性,导致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后现代主义者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主张对学校教育目的采取较为宽泛的态度,不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超越性的存在 ——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超越性是人的本性,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不仅具有把握"在场"生活的能力,还可能对"尚未到场"的生活作出反应.突破现存生活的规定性,作出超乎现实的追求,正是人的特性.教育所期待的超越性的存在是:把超越和创造作为生活取向、能对现存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具有自我超越意识和能力的人.当今的教育是一种病态性适应的教育,它背离了超越性的期待,把学生紧紧捆绑在应试等不合理教育体制之中.面对这种病态的教育,我们每个当事者都不能违避道德上的拷问.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平等追求的代价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平等是人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在教育中的体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平等离不开社会的制约,离开社会发展的现实而追求的教育平等是不理性的。因此,我们应当从理性的维度上理解教育平等。首先,从平等中理解教育平等,关于教育平等的追求应从历史中把握;社会发展制约下的教育平等是追求教育平等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精神生活质量提升过程是人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文明化、情趣化、高尚化的过程。它既要求人们在发挥主体性的前提下重视心灵秩序的建构,同时又引导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建构生活秩序与营造生态秩序。因此,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秩序建构价值,体现为现代人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培育和滋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在追求身心和谐发展中提高精神生活的愉悦感、幸福感、满意度,在和谐宁静的心灵秩序生成中建构持久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秩序。  相似文献   

8.
杨彦旭 《成才之路》2011,(35):16-16
古今中外,教育都是一个难言命题。强制性的教育与自由生活的本性追求应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教育应在现实的立足点与理想的精神之间敞怎样的迂回,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紧迫性命题。本文试作浅层分析,以求取得较为理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教育领域追求知识的积累和理性,而忽略了人性需求和发展本有的规律。教育的本质在于发现并启发人的本性和禀赋。顺应本性禀赋发展的教育是最有效也最有益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教育从重视知识培养转变到重视本性发展,需要从源头上转变教育思维,改革现有功利性的教育思想,把启发禀赋和本性作为教育的主导思想,在本性教育思想指导下,定位好教育各阶段的基本使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现实、历史和未来的三重依据提出和谐教育的必要性,对和谐教育的内涵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超我的四个层次作出分析,指出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是一种实践活动,进而提出构建和谐教育应致力于目标与过程、外部与内部、理性与实践、变革与传承、学习与生活、历史与未来这六个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12.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了STS、STS课程和STS教育的概念,从STS教育的兴起、实质和实施几方面论述了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观念转变与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现代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行为的先导。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索人教育与科学教育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人教育与科学教育在中西方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中的变迁,描述了西方高校人教育的复归潮流,对中国高校人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创业教育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对于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是有着深刻寓意的。它表明:面对当今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教育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已经不相适应,一场以变革教育的根本功能定位为核心内容的全面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创业教育则是这场大变革的突破口。我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架构,是20世纪中叶,借鉴苏联和西方近代教育的模式和经验,在我国古代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面对世界经济、政…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initiative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wo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udies tutors working on the PGCE programme at University of Warwick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ost Office. It looks at the effect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 within the PGCE programm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business generated materials and the involvement of business personnel. It records the responses of students to this approach and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高等教育体制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使人才的培养模式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我周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因为不能有效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而被摈弃。但是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最广义的教育过程有四种模式,特点分明。基于教育模式分析,探讨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具有产业特性,要把产业观念带入教育行业,按教育的生产规律和收益规律办学。教育的产业运作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最大化效益;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系统;适度规模发展;打造品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发展的内在动力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出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施,是为了提高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